![]()
在中国东南沿海
一片面积仅约占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上
走出了56位中外院士
密度之高
在全国地市层面令人惊叹!
![]()
潮汕地区地图▲ (图源:广东省自然资源厅)
潮汕
这个以擅长经商闻名于世的地方
何以成为名副其实的"院士之乡"
让我们透过数据与故事
探寻这片土地的"人才密码"
![]()
潮汕地区是中国著名侨乡
潮人遍布世界五大洲
大致形成了"本土1500万-国内1500万-海外1500万"
的独特空间人口布局
全球潮籍院士的出生地分布也呈现出鲜明特点
大约"六成生于本土,两成生于国内,两成生于海外"
![]()
![]()
全球潮籍院士出生地分布▲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这一分布正是潮汕文化
"根在本土、枝展全国、花开世界"的生动体现
折射出潮汕地区深厚的人文根基
与全球性的人才辐射格局
尽管分布全球各地
但全球潮人具有强烈的祖籍认同
潮汕地区由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组成
我们通过籍贯及出生地数据
绘制出全球潮籍院士们的“家乡地图”
![]()
![]()
全球潮籍院士“家乡地图”与具体名录▲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特别说明:
1.统计口径:本研究将出生地或籍贯中任意一项归属于潮汕四市(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的院士,均纳入“潮籍院士”范畴。
2.归属原则:优先以籍贯信息为准;若籍贯不明而出生地明确属于潮汕,则以出生地所在城市归类。每位院士仅计入一个城市,避免重复。相关信息主要通过官方及权威公开渠道获取,若有疏漏,敬请指正。
3.未明确归属者:四位院士(李凯、黄学晖、方国光、汪正平)的籍贯仅标注为“潮汕”,未能进一步归属至具体城市,故未在地图中单独标注,也未纳入四市统计,但仍在院士总数中予以保留。
4.数据统计截止于2025年9月1日。因资料浩繁,应仍有部分国内、海外潮籍院士信息未被收录,欢迎补充。若在细节上有疏漏错误,敬请指正。
![]()
汕头以28位院士的绝对优势,
堪称潮汕的"学术心脏"
这里走出了
菲尔兹奖得主、世界顶尖数学家·丘成桐
中国现代隔震减震技术开拓者·周福霖
国际微藻生物工程引领者·陈峰
真空微纳电子学家,原中大、复旦校长·许宁生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尤其是潮阳潮南等地
成为院士密集涌现的"黄金地带"
堪称中国县域中的"院士之乡"
![]()
文化底蕴深厚的潮州
孕育出兼具人文与理工素养的院士群体
国学泰斗·饶宗颐
文学史大家·陈平原
欧洲华人首位"六院院士"、食品工程权威·孙大文
AI语音识别专家、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海洲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潮州院士完美诠释了
"文化底蕴赋能科技创新"的独特路径
![]()
揭阳以化学、医学、经济学等基础学科见长
这里走出了
病毒学家、鼻咽癌研究奠基人·曾毅
配位化学与超分子化学奠基人·陈小明
"中国核潜艇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
汕尾的四位院士成就卓著!
中国核动力事业开创者·彭士禄
中国绿色造纸技术开创者·陈克复
中国"金融数学"学科开创者·彭实戈
著名化工与环境工程专家·邱学青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
按潮籍院士们的出生年代梳理
一条清晰的中国科学事业发展脉络跃然眼前
![]()
全球潮籍院士出生年份统计图▲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奠基一代|1910年前出生
5位先驱
生于晚清民初,长于动荡
却以铮铮铁骨撑起中国现代学科的脊梁
杜国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照亮思想史之路
蔡翘开拓中国生理学与航天医学事业
许涤新奠基中国生态经济学
他们是从潮汕出发的第一代科学之光
中坚一代|1910-1940年出生
25位中流砥柱
这是星光最炽热的一代
他们历经战火、见证建国
在艰难岁月中撑起民族的科技脊梁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深潜三十年
“石油炼制先驱”侯祥麟突破技术封锁
“国学泰斗”饶宗颐融贯古今
他们以非凡的毅力与智慧
成为共和国建设中最坚韧的基石
承上启下|1940-1960年出生
17位关键人物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
他们既是本土培养的精英
也是连接国际的桥梁
丘成桐斩获菲尔兹奖征服几何之巅
吴国雄提出季风理论解码全球气候
他们让中国科学真正走向世界
也让世界看见潮汕智慧的辽阔深广
新生力量|1960年后出生
9位先锋,人数仍在持续增长!
在全球化浪潮中成长
于基因检测、食品工程、语音识别等
前沿领域锐意突破
卢煜明开创无创产前检测惠及全球母婴
孙大文引领食品智慧冷链技术
李海洲推动语音识别与人机交互发展
他们正从创新的追随者蜕变成为
规则的制定者、方向的引领者
![]()
全球潮籍院士出生年份名录▲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这条清晰的人才轨迹表明
潮籍院士群体的集体崛起绝非偶然
它与国家从救亡图存
到大国崛起的伟大征程
完全同频共振,
是家国情怀、地域文化与时代机遇
相互作用的成果
四代学人,一道星轨
群星闪耀,薪火相传
这正是"潮汕智慧星域"
不断扩张、永续光芒的动态注脚
![]()
潮籍院士的学术版图跨越了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诸多疆界
体现出全面而精深的学术版图
更在物理化学、工程技术
生命健康等关键领域形成突出优势集群
本文将全球潮籍院士的研究领域
归纳为以下六大“星丛”
![]()
![]()
全球潮籍院士学术领域分布图与具体名录▲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特别说明:以上分类基于院士具代表性的研究领域,为避免重复,每位院士仅归入一个主类别。
工程与技术科学:17人
以工程智慧,筑牢强国之基
生命科学与医学:12人
从病毒抗争到生命呵护
生命至上,是他们一切研究的最终注脚
物理与化学:9人
在物与化的微观世界中
潮籍院士们不断拓宽人类认知的边界
人文与社会科学:7人
以学术照亮社会,用思想影响时代
潮汕智慧中不仅有技术的精度
更有人文的温度与思想的深度
数学与信息科学:6人
从纯粹数理到智能前沿
潮籍院士以逻辑与算法重塑世界
地球与环境科学:5人
探索地球的奥秘,守护人类的共同家园
以脚踏实地之研究,献宏图于山河大地
![]()
潮汕院士们的光芒
不仅闪耀于学术殿堂
更凝聚成一句句启迪后人的金石之言
![]()
(图源:中华潮汕高才会)
这些星语
根植于潮汕独特的文化土壤
面朝大海的开放之气
倚重宗亲的传承之根
务实精进的实干精神
家国一体的深厚情怀
![]()
潮汕地区的"院士现象",并非偶然
它是千年耕读传承
闯荡四海的海洋精神
崇文重教的家族理念
与近代以来中西汇流的时代浪潮
共同激荡出的璀璨结晶
![]()
![]()
![]()
![]()
(图源:星球研究所)
从韩江平原到世界舞台
从工夫茶香到科学殿堂
潮汕人以其特有的精细、开放、拼搏、务实与家国情怀
在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留下深刻印记
如今,新一代潮籍青年学者正追随前辈足迹
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学、量子信息等
全新疆域中开拓前行
这条由智慧与情怀汇聚的星河
必将永远光明,薪火不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