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逛超市,想找小时候常喝的乐百氏AD钙奶,货架上全是新出的酸奶饮品,连个影子都没看到。
![]()
突然就感慨,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老牌子,怎么说没就没了呢?说白了,企业这东西,就像棵树,根要是扎得不稳,叶子再茂盛也熬不过冬天。
记得小时候,乐百氏几乎是每个小孩的标配。过年走亲戚,大人手里拎的礼盒里总有它;放学路过小卖部,掏五毛钱就能买一小瓶,吸溜一口,甜得直眯眼。那时候何伯权带着团队把乐百氏做成年销几十亿的牌子,多牛啊。可后来呢?听说他急着把公司卖给达能,合作又出了问题,自己退出去后,乐百氏的产品就没什么新意了。包装还是老样子,口味也没更新,慢慢就没人买了。要是当时他们能稳住脚步,别被快速扩张的念头冲昏头,或者后来能跟上大家口味的变化,比如出点低糖的、带果粒的新品,说不定现在还能在货架上占个位置呢。
![]()
再说瑞幸咖啡,前阵子爆出来财务造假,大家都以为它要凉透了。结果人家转头就变了个样,推出生椰拿铁这种爆款,还把线上订单做得风生水起。现在走在街上,到处都能看到瑞幸的门店,手机点单几分钟就能拿到,年轻人都爱这口。其实啊,这就是懂变通的好处。年轻人喜欢什么,它就做什么;哪里错了,就赶紧改。要是当时死扛着不调整,估计现在连门店都剩不下几家。
还有白象方便面,以前在康师傅、统一的夹击下,没什么存在感。可人家守住底线,拒绝日资入股,又跟着市场需求变。比如现在大家都追求健康,它就推出汤好喝系列的非油炸面,线上线下一起发力。去年过年,我妈还特意买了一箱白象的汤好喝,说比以前的方便面健康,味道也不错。说白了,它能翻红,不是运气好,是因为心里有数——知道消费者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该守什么。
![]()
其实这些例子看下来,企业的兴衰真的和创始人、时代风向、内部管理脱不了关系。创始人的脑子要清醒,别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还要能看懂时代的变化,比如现在大家都喜欢线上购物,你还死抱着线下超市不放,肯定扛不住;内部管理也不能一言堂,要是连员工的意见都听不进去,早晚要出问题。
那些消失的老牌子,不是输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自己。说到底,企业要想长久,就得像过日子一样——踏实,灵活,还得心里有数。现在想想,要是那些老牌子能多看看周围的变化,多听听不同的声音,说不定就能躲过那些坑,继续留在我们的生活里呢。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