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场公开演讲上,说了一句让不少人坐不住的话。
她透露,自己听说五角大楼内部正在讨论一种新的全球战略构想——美国把重心放在西半球,俄罗斯主导东欧事务,中国则在东亚扮演更中心的角色。
![]()
她还明确表示,这种“划分势力范围”的做法,可能会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没过多久,前国务卿蓬佩奥也站出来表达类似观点,强调美国不能退到“自己的后院”,更不能丢掉全球的主导地位。
希拉里口中的“划分势力范围”,到底只是内部讨论,还是美国战略大势的真实走向?难道五角大楼真有这么一套方案?
精英焦虑:从全世界“老大”到区域“守门人”
希拉里的警告,其实透露出美国老一辈政治人物对时代变化的深深不安。在她看来,美国不该也不能放弃对全球事务的全面主导。
她担心的是,一旦默认这种“你管东边我管西边”的局面,美国就等于从全球“老大”的位置上退下来,只守着西半球这点地盘打转。
![]()
而蓬佩奥的态度更直接,他认为这种想法根本是“投降式”的战略,削弱了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但话说回来,他们的这份焦虑,并非没有来由。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把自己当成世界秩序的设计师和维护者。
从欧洲到亚洲,从中东到非洲,美国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力量无处不在。现在突然有人提出要“缩回去”,自然让这些老资格政客感到不安。
![]()
不过,现实情况已经不容他们继续幻想。从过去几年美国政府的战略动作来看,收缩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无论是减少海外驻军,还是在外交上频繁回避复杂冲突,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身影”,确实比以往低调了许多。
一些五角大楼内部的草案,也开始把“本土安全”放在更优先的位置。这些变化,都印证了一件事:美国正在重新评估自己还能管多宽、走多远。
而希拉里和蓬佩奥的担忧,听起来虽然动情,但也显得有些与现实脱节。
![]()
全球局势变了,力量对比也在悄悄发生转移,继续依靠过去那套“全球管家式”的思路,未必还能行得通。
特朗普的算盘:收缩不是认输,是调整打法
当前在特朗普的执政下,美国的国际战略确实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特朗普上台后,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美国优先”,但这个“优先”并不等于“全世界优先”,而是“先管好自家门口的事”。
这几年,美国在全球的军事部署明显减少,开始把更多资源集中到本土周边,尤其是西半球。
![]()
比如,在拉美地区,美国加强了和传统盟友的联系,对一些“后院”国家的干预动作也明显变多。但在东欧、东亚这些远离本土的地方,美国却越来越谨慎。
和欧洲的关系逐渐降温,对亚洲事务的参与也不像过去那样高调。虽说嘴上还是强调“维护秩序”,但实际行动上,明显是收紧拳头,不再四面出击。
特朗普政府一边口头上维护全球领导地位,一边实际动作却更像是在筑起一道“战略围栏”,把真正关注的重点放在美洲大陆。
它的背后,是对现实国力的重新评估。美国不是不要当“老大”,而是意识到现在的“老大”位置既烧钱又吃力,还不一定讨好。
这种转变,也许在希拉里和蓬佩奥看来,是“战略失败”,但在特朗普眼中,却是更务实的选择。
![]()
与其四处点火、疲于奔命,不如退一步,稳住自己最重要的地盘,再看局势怎么变。
如果说划分势力范围是战略收缩的一种表现,那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美方主动调整节奏的方式。
多极世界:不是谁想划地为王,而是格局已变
回到希拉里的那句“听说”,确实透露出某种大国之间正在悄然成形的新格局。但问题在于,这种划分势力范围的趋势,不是某一个国家拍板就能定下来的,而是当前国际力量格局自然演化的结果。
世界已经不是冷战时期那种“美苏二分天下”的时代了,更不是一个国家说了就算的局面。今天的全球政治,更像是一盘复杂的棋局,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主导力量、话语权和利益圈。
美国曾经试图一手掌控所有棋子,但现在,这个棋盘越来越大,棋子越来越多,美国管不过来了,也拉不住了。
![]()
在东欧,俄罗斯正在恢复它的传统影响力;在东亚,中国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这两个方向,过去几十年一直是美国重点布局的区域。但现在,面对资源和力量的有限,美国要同时在两个方向保持高压状态,难度越来越大。
于是,“划分势力范围”这种提法,哪怕只是内部讨论,也透露出一种战略上的无奈。
而从中国的角度看,这种变局并不陌生。中国一直主张区域合作、互不干涉,强调多边机制的作用。
面对美国可能的战略收缩,中国并没有急于填补所谓的“权力真空”,而是更注重通过自身发展和区域合作,稳步扩大影响。
东亚是中国的“家门口”,也是中国最熟悉的地缘空间。
![]()
在这个区域内,中国的角色越来越自然,越来越不可替代。
说到底,美国今天所面临的战略困境,并不是哪个国家“趁虚而入”,而是它自身的系统性问题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资源分配跟不上战略野心,国内政治撕裂严重,盟友信任度下降,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让美国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而所谓“划分势力范围”,也许正是这种重新定位过程中的一个表征。
不是世界变了,而是美国要变
希拉里和蓬佩奥的声音,代表了美国旧政治体系的一种惯性。他们怀念那个美国说一不二的世界,但现实已经不再允许那套剧本继续演下去。
而特朗普政府的做法,虽然看起来“退缩”,但实质上可能更符合当前的国力基础和战略需要。
美国不是失去了选择,而是不得不做出选择。与其说它被迫接受划分势力范围,不如说它正在尝试找到一种更可持续的全球存在方式。
![]()
从“全球主宰”变成“区域稳定器”,虽然听起来不那么风光,但可能才是它接下来不得不走的路。
至于这种局面能不能稳定下来,能不能实现“以退为进”的转变,还要看美国内部能不能真正放下旧有的傲慢,接受一个更加多元、多极的世界。
世界不会等着谁来指挥,而是靠谁能真正适应变化。美国能不能做到这一点,恐怕连它自己都还说不准。
信息来源:“特朗普和中俄划势力范围”,希拉里和蓬佩奥急得蛇鼠一窝——观察者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