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是陕西省咸阳市公安局彩虹分局刑侦大队的一名民警。
“别人按流程办案,他总在琢磨办案的新思路。”分局长这样评价。
“他是青年民警的楷模。”分局政委如此称赞。
刑侦大队队长说:“他吃苦耐劳,顾全大局。”
同事说:“他工作严谨,对年轻人帮助大。”
从警十五年,他在派出所、巡特警支队、禁毒支队等多个岗位上的历练,将自己打磨成了一把刑侦尖刀。
用“血与汗”践行初心
记者见到赵飞时,他正在处理一起老人被骗的案子。他手中的电话,响个不停。
“我们辖区是老旧社区,陪读宝妈多,退休老人也多,诈骗案时有发生。”放下电话的间隙,他右手腕内侧露出一道疤痕。
“干刑警,难免意外。”说起这道疤,赵飞语气平静。那是在外地抓捕电诈嫌疑人时留下的。嫌疑人见人靠近,猛地掏出手机,想用膝盖折断毁灭证据。赵飞一个箭步冲上抢夺。破碎的手机零件,将他的手腕划出一道口子。
万幸,手机主板完好。关键证据被保住了。这为后续侦破案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从警至今,赵飞多次负伤。三处肋骨骨折,两处骨裂,右手腕两处刀伤。因常年高强度工作,休息少,每逢阴雨天,他的肋骨总会隐隐作痛。
“我是从派出所出来的。老百姓家丢一头猪,可能就损失了一年的指望。既然当警察,就要给老百姓办好每一起案件。”从派出所民警到巡特警,从禁毒警察到刑警,岗位在变,赵飞“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初心不改。他因扎实的功底,成了局里刑侦工作的“灵魂人物”。
“干中学”屡立奇功
“网络世界,瞬息万变……”谈起新型犯罪,赵飞深有感触。从新兵到骨干,从民警到警长,他一直在学习中成长。
相比传统案件,赵飞坦言,新型犯罪侦办更难,取证更难。但只要肯吃苦、爱钻研,再难的案子,也能找到突破口。
2011年11月,一名群众报警:银行卡深夜被隔空盗刷。案件引发恐慌。
赵飞带领十余名精干力量,在海量数据中寻找蛛丝马迹。他判断,这是一起利用“嗅探”技术的新型网络犯罪。
“当时完全陌生,只能边学技术,边带大家梳理信息。”赵飞回忆。攻坚一个多月,专案组锁定了三名核心嫌疑人。
随后一年,赵飞团队辗转四川、河南、上海、海南等10省20余市,行程超三万公里。最终,凭借胆大心细、认真执着的劲头,他们全链条破获了全省首例“嗅探”电诈系列案。
案中抓获嫌疑人17名,查获“嗅探”设备3套、非法改装车2台、作案手机上千部,并打掉了一个向境外贩卖银行账户的团伙。案件流水高达4.2亿元。
此役,为刑警们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积累了宝贵经验。
赵飞主办的此案,被陕西省人民检察院选为“全省第一批普法典型案例”。
从警十五年,赵飞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他还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
来源:咸阳市司法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