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沈阳故宫迎来营建400年。
11月15日,由沈阳故宫博物院主办,诚邀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博物馆合办,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旅顺博物馆为支持单位的“风华共筑——沈阳故宫四百年”在沈阳故宫文化博物馆开展。展览以历史发展为脉络、时间轴为框架,通过百余件文物及珍贵史料系统呈现沈阳故宫四百年历程。
![]()
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将后金政权迁至沈阳,兴建沈阳故宫。自此,沈阳城从辽、金、元、明历代一般州城、路城、中卫城,一跃成为城池规制整齐,宫殿、坛庙、衙署、府邸俱备的地区中心城市和后金都城,开启沈阳这座古老城市的新纪元。展览围绕“交融与共筑”,用“维沈之阳”“敦化合流”“古韵新声”三个篇章八个单元,阐释沈阳故宫的营建、作为“陪都宫殿”的功能地位及其演进过程、在近代中国社会剧变中的命运浮沉与当代新生。“努尔哈赤御用剑”“皇太极御用腰刀”“皇太极御用黄色暗团龙纹常服袍”“乾隆款黄玉浮雕兽面纹撇口杯”等诸多珍贵文物集中亮相。
![]()
维沈之阳
自1625年始建大政殿,到1783年增建文溯阁等建筑,沈阳故宫的营建跨越一百五十余年,不仅传承了中国宫廷建筑的千年统绪,更是中华民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维沈之阳”部分从建筑形制、布局规制、审美特色等角度剖析沈阳故宫集萃汉、满、蒙古、藏等多民族建筑装饰元素,融合宫殿建筑与地域建筑特征的独特风貌。同时,还通过“砖刻汉文盛京城怀远门门额”、《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等文物、史料,对皇太极实施的城市改造、衙署设置、完善官制、劝学重教、改制满文等多项举措进行诠释。原藏实胜寺的清初文物“铜嵌铁刃云龙纹钺”首次出展。
敦化合流
1671年,康熙帝正式开启清帝东巡之制。此后的158年间,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四位皇帝先后十次东巡,因驻跸期间一系列重要庆典的举行,沈阳故宫具有了新的职能。“铜镀金松篷果罩”等文物史料展现崇政殿朝贺、大政殿筵宴等东巡典章制度,“乾隆八年款铜镀金双龙纽云龙纹编钟·大吕”“康熙丙申年款灵璧石黑漆描金云龙纹编磬· 倍南吕”等文物见证清代礼乐制度在陪都的应用。
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的态势进一步发展,满汉文化交融渐成一轨同风之象。乾隆时期增建的宫殿,更多地体现了清代中期成熟的、受汉文化深刻影响的官式建筑风尚。康熙、乾隆等皇帝在东巡期间,留下了丰富的御制诗文。随行的文臣名士,如纳兰性德、高士奇等,亦在此留下多篇翰墨。清代沈阳文事昌盛,更是与多部文学巨著紧密相连,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族世居沈阳。旅顺博物馆收藏的孙温、孙允谟所绘《红楼梦》画册之“晴雯笑贴绛云轩匾 宝玉领秦钟拜贾母”“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村老老初游大观园”等在本单元展出。
![]()
乾隆八年(1743),清高宗弘历初次东巡盛京后,决定将清代皇室档案、内府刊刻的书籍典籍送至沈阳故宫收藏,包括《玉牒》《实录》《圣训》《满文老档》和《四库全书》、各类“殿版”图书、法帖拓片等。此外,沈阳故宫还曾汇集了清帝历次东巡时从北京携来或由内务府专门调拨的大量御用器物和艺术珍品,至清末,沈阳故宫文物收藏数量已达十万余件,成为与北京故宫、承德热河行宫并存的清代三大宫廷文物贮藏地。
“红绫面满文兴祖直皇帝第一子子孙觉罗竖格玉牒”、武英殿刻本《皇朝礼器图式》、“乾隆款粉彩九桃天球瓶”“乾隆款粉彩双凤耳百鹿尊”等诸多文物共同彰显沈阳故宫作为皇家档案与珍宝贮藏中心的重要文化功能。其中,“红绫面满文兴祖直皇帝第一子子孙觉罗竖格玉牒”“清穆宗毅皇帝玉谥册”等文物均为首次展出。沈阳故宫的敬典阁专门用于收藏《玉牒》,清代《玉牒》每十年左右修订一次,是研究清代皇族宗法制度、人口变迁等的重要史料。
古韵新声
1914年,沈阳故宫所藏11万余件文物,运至北京故宫“内务部古物陈列所”,这批文物都加有“奉”字标识,以表明其来源。其后这批文物部分随故宫文物南迁,辗转各地,现存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宫以及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等多地。在沈阳故宫营建400年之际,现收藏于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院的“雍正款青花折枝花铙形碗”“雍正款祭蓝釉玉壶春瓶”等6件“奉”字款文物回到沈阳故宫参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阳故宫迎来了保护与利用的新纪元。1949年,人民政府在沈阳故宫设立“沈阳故宫陈列所”,进行接管与初步整理。1955年,正式定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确立了其作为清代历史艺术类博物馆的性质。1961年,沈阳故宫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沈阳故宫博物院进入国家一级博物馆行列,2025年,迎来沈阳故宫营建400年。
![]()
沈阳故宫博物院坚守“保护第一,加强管理,发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方针,锚定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切实履行守护文化遗产之责,让这座古老宫殿不断焕发新光彩,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新力量,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沈阳实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