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了,我也努力在当地打工,相信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近日,资阳市雁江区检察院检察官回访吴芳(化名)时,她这样描述自己逐渐步入正轨的生活。
眼前的吴芳生活安定,很难想象她曾深陷一段混沌岁月——因夫妻关系不和,长期遭受前夫家暴却无法离婚,后又因犯重婚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缓刑一年。
然而判决生效后,本应接受社区矫正的她为何迟迟未报到?是恶意逃避,还是另有隐情?
2024年1月,雁江区检察院接到吴芳漏管的监督线索后,立即派检察官前往社区矫正机构,通过调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展开调查。
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吴芳于2019年3月从外省嫁至德阳市,因夫妻关系不和,在雁江区务工期间结识周某,二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并育有一女。2023年12月,她因重婚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缓刑一年。法院在判决中将吴芳与周某的社区矫正执行地均确定为雁江区的同一住址,并将执行文书寄送至区社区矫正管理局。
“吴芳尚未解除婚姻关系,如果再按同一住址同时接收她和周某,等于继续维持他们的非法重婚状态,所以我们才迟迟未办理接收手续。”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道出拒收缘由,这也直接导致吴芳陷入40天的漏管状态。
根据法律规定,社区矫正必须有固定居所。而在询问过程中,办案团队了解到吴芳的丈夫存在家暴行为。如果强制她返回德阳市原籍接受矫正,很可能再次面临家暴风险。
检察机关既要维护刑罚执行的严肃性,防止脱管、漏管,也要保障社区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确保矫正工作依法、公正、规范开展。检察官进一步了解到,吴芳已搬至雁江区某村其妹妹家中居住。经实地走访、询问村民与村干部,并由村委会出具居住证明,最终确认她符合在雁江区接受监管的条件。
2024年1月,雁江区检察院依法向社区矫正管理局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提出了接收吴芳在本地矫正的监督意见。同时将异地法院违法线索移送至当地检察机关。同年2月,吴芳被纳入社区矫正,按时参加矫正学习。
但检察履职并未止步。检察官意识到,案件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情与法的难题——吴芳尚未解除上一段婚姻关系,若不从根本上解决,重婚的法律风险将始终存在。
为彻底化解矛盾,检察官前往吴芳原籍地走访调查了解到,吴芳与丈夫感情早已破裂,但因男方不愿离婚,加上吴芳缺乏法律知识,未能通过合法途径解除婚姻,最终导致重婚事实的发生。
找准症结后,雁江区检察院及时启动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通过德阳检察机关为吴芳联系法律援助律师,支持她提起离婚诉讼。2024年3月,经法院调解,吴芳与前夫正式解除婚姻关系。同年5月,她重组家庭,开启新生活。12月,吴芳顺利完成社区矫正,回归社会。
近年来,针对此类跨区域异地交付执行难题,资阳市雁江区检察院依托重庆与成德眉资等六地共同建立的《成渝地区“4+2”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协作机制》,逐步解决了异地社区矫正中存在的信息互通、交付执行、协助监管等难题,帮助多名异地矫正对象顺利完成矫正,走向新生。
(川观新闻记者 田姣)
来源:川观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