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地处浙江省的地理中心,是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共同发源地,滋润了大半个浙江,堪称“浙江水塔”,因此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佳誉,亦有“浙江之心”之美称。
![]()
从磐安县北流之水,发源于尚湖镇长坞尖公岭,聚水成溪,迂回婉转往北流,在玉山台地与河谷之间,形成了落差200米以上的大峡谷,称为“浙中大峡谷”。
两岸绝壁耸峙夹一水,谷中之溪故名夹溪,下游澄潭江,与新昌江、长乐江、黄泽江等水系相汇为剡溪,再下游称为曹娥江,再入钱塘江,奔流到海不复回。
![]()
夹溪流经尖山镇的峡谷中,两侧危崖相逼,森然对峙,近千米长的河床陡然下跌,溪流随势跌落,钻谷穿崖,形成了十八个连环不断的险涡和深潭,典型的第四纪冰臼地貌特征,远古时期冰川、流水长期冲刷侵蚀造就的地质奇观,人称夹溪十八涡。
![]()
地球演变的第四纪冰川时期,冰川融水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了数百万年的冲击、游动和研磨,因此形成了大小不同的深坑,形似舂米的光滑石臼,口小、肚大、底平,因此称为冰臼。
![]()
2006年6月,有“冰臼之父”之称的地质学家韩同林教授一行来到磐安,6月29日进入夹溪十八涡,看到那么多葫芦状的光滑圆坑,非常震惊,他说,这是他见过的保存最完好、分布最集中、大冰臼数量最多的冰臼群。
![]()
景区内最大的一个冰臼,称为“天螺涡”,居然是景区人员意外发现的。
2005年9月,景区工作人员偶然发现了圆形的砂地,周边全是整体的岩石,出于好奇,试着清理砂土,想不到越挖越深,最后清理出了一个状如螺蛳内壳的圆形大石坑,因此取名为“天螺涡”,深达8米,直径达4米。
![]()
韩同林教授说,这是他在全国范围内看到的最大的冰臼,欣然题字:“天下第一冰臼”,景区刻字于石,立于冰臼旁。
![]()
7月1日,韩同林教授写了一份考察报告,报告中称,夹溪冰臼群多分布于基岩冰床磨蚀面上,是目前浙江地区发现冰臼群分布最多、规模最大的地区,其分布集中度、保存完好性、大冰臼之多在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冰臼群中是惟一的。
临走前又为夹溪十八涡题字:冰臼奇观、天下一绝。
![]()
2006年5月1日,夹溪十八涡景区正式开放,至今游客络绎不绝。
景区内雄、奇、险、秀、幽、古,多种特色兼具,令人叹为观上的洪荒之美,成为了磐安县内最有名的风景区。
2013年12月26日,颖之第一次游览十八涡景区,同行友人多年未见,念念不忘。
![]()
《徽娘宛心》、《永远的铭记》、《新还珠格格》等剧组,都曾到夹溪十八涡取景拍摄,十八涡更加蜚声海内外。
![]()
颖之游历山水,在宁波市内也见到过令人震撼的第四纪冰臼群。
宁波市余姚市四明山镇梨洲村的岩下山自然村,青龙潭峡谷,原有十八潭连环,小潭众多,当地人称十八井孔,是颖之在宁波市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冰臼群。
![]()
峡谷中最大的冰臼,造型独特,弧形穹窿,比磐安十八涡的“天下第一冰臼”更大更壮观!
颖之认为,真正的天下第一冰臼,不在金华市磐安县,而是在宁波市余姚市四明山镇的十八井孔。
![]()
宁波余姚青龙潭十八井孔和金华磐安夹溪十八涡,同属第四纪冰臼群,遥相呼应,堪称浙江地质传奇。
磐安县夹溪十八涡全国闻名,宁波青龙潭十八井孔,为什么默默无闻呢?
颖之发现并传播,希予保护和利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