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
走进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
看鄂尔多斯如何输出“绿色密码”
当世界各国为“碳中和”目标积极探索路径时,位于鄂尔多斯高原腹地的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正用扎实实践为全球零碳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园区作为碳排放重要来源与经济发展的“产业摇篮”,打造零碳园区已成为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引导产业深度脱碳、适应绿色贸易规则的关键举措。
什么是零碳园区?
“零碳园区是指在园区规划、建设、运营全过程中,通过能源结构优化、能效提升、碳捕集利用、绿电替代、循环经济等多种方式,实现园区范围内碳排放与碳吸收平衡,最终达到近零碳排放目标的新型产业化示范区。”鄂尔多斯蒙苏经济开发区发展和招商局副局长苏媛这样定义。
![]()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受访方供图
零碳园区真的没有碳排放吗?
零碳园区的核心是“归零”,就像一个精准的“碳天平”,一边是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碳排放”,另一边则是通过清洁能源替代、碳回收利用、碳汇交易等方式形成的“碳抵消”,最终实现园区在一定周期内的碳排放量“归零”。
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面临哪些难题?如何解决?
“建设过程中,园区面临三大难题:一是鄂尔多斯地处西部内陆,吸引发达地区头部企业落地较为困难。二是标准缺失,在标准编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碳计量等工作上没有先例可循。三是绿色电力系统配套,相关标准认定以及绿色产品认证等方面缺乏经验。”苏媛向记者介绍道。
对此,园区配套打造零碳创造中心、科技人才服务基地,搭建鄂尔多斯新能源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先后吸引了隆基、远景等头部企业落地。与此同时,园区联合科研院所与企业一起攻关源网荷储智能调度技术,与各方合作推动标准建设,先后参与多项国家、地方标准编制,成立“净零工业环境服务公司”,帮助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绿色低碳产品认证等方面服务,建立能碳管理平台。
创新破局填补全球空白 硬核数据彰显零碳成效
多项闭环创新措施助力园区从“蓝图”变“通途”,填补了全球零碳园区落地实践空白。据苏媛介绍,2025年园区预计实现超5000万吨二氧化碳年减排的目标,相当于植树22.7亿棵。园内企业绿电使用比例约75%,年绿电发电量30亿千瓦时,替代燃煤约100万吨,废水循环利用率达95%,废水回用量1800万吨每年,节约的水资源相当于35万人一年的用水量,固废资源化率超90%,减少填埋占地500亩。
广袤的北疆大地上,一张宏大的零碳产业发展蓝图徐徐展开,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是这张蓝图上的“中国样板”,为“零碳社会”建设、全球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的“零碳密码”。
审核:
代晋国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会员 环境保护领域正高级工程师
翟学东 鄂尔多斯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 给水排水领域正高级工程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