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荔枝新闻)
转自:荔枝新闻
连云港市第二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
调查团队在开展冬季鸟类调查期间
11月11日
在连云港赣榆区临洪河口
拍摄到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大鸨
阔别近40年,它又回来了!
![]()
曾经的大鸨与人们的关系很近
江苏省曾是大鸨重要的越冬地
经专家核实,上世纪80年代大鸨曾在我省洪泽湖有稳定种群, 1987年洪泽湖记录大鸨100余只,栖息在人烟稀少的麦田、荒草地、开阔的河漫滩、枯水期露出水面的湖滩周围和草洲一带,但之后再无公开准确记录。
基于长期无记录,《江苏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江苏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二批)》《江苏省陆栖脊椎动物名录(2024)》等名录均未将大鸨列入其中。
![]()
随着连云港市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曾经消失的物种重现连云港,如在第一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中记录到豹猫、伪虎鲸等。大鸨这位阔别近40年的朋友,也终于在第二轮本底调查期间回归港城。
![]()
连云港市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近年来在沿海湿地、江河湖荡、低山丘陵等流域海域区域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重大工程,有串珠成链的“生态岛”,有渔鸥翔集的美丽海湾,有和谐共生的幸福河湖。
连云港作为首批开展第二轮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的市域,本次越冬水鸟调查已经记录到东方白鹳、白鹤、白琵鹭、小天鹅、花脸鸭等一大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而大鸨在连云港沿海重现,更是连云港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
![]()
科普小贴士
大鸨的体重最重可达17公斤,雄性大鸨体长115cm,高90cm至105cm,体重5.8公斤至18公斤,雌鸨体长90cm,高75cm至85cm,体重3.3公斤至5.3公斤,是雌雄体型和体重差别最显著的鸟类之一,也是地球上最重的飞行鸟类之一。
大鸨有2个亚种,种群规模估算为 2.96万至3.3万只成年鸟(IUCN2023),指名亚种分布在中亚、欧洲和非洲;普通亚种繁殖于内蒙古东部、黑龙江松嫩平原以及吉林省西部,越冬于华北平原的农田区域,目前普通亚种种群数量不到2000只。据以往记录,大鸨在江淮、黄淮等地都有越冬群体。但近10年来研究数据显示,大鸨的越冬地已经萎缩到了黄河流域局部地区。
(来源:江苏生态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