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岁的小王是互联网公司职员,每天坐在工位上办公超过 10 小时,下班还总约朋友吃火锅、烧烤,平时喝水也少。最近半个月,他每次上厕所都感觉肛门刺痛,偶尔还会发现纸上有血迹,一开始以为是 “上火”,没当回事。直到上周疼痛加重,坐立难安,才去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他得了混合痔,还叮嘱他:现在年轻人得痔疮的越来越多,大多和不良生活习惯有关,30 岁后再不调整,病情容易反复加重。
![]()
为什么痔疮患者越来越多?
痔疮是肛周血管出了 “小问题”—— 简单说就是肛门周围的血管因为各种原因变得曲张、淤血,形成了小肉球或引发疼痛。当下,无论青年还是中年群体,痔疮发病率皆在悄然攀升。这一现象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息息相关,诸如久坐少动、饮食不节等,都在无形间影响着肛肠健康。
久坐久站成常态:上班族、司机、教师等人群,每天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肛周的血液循环会变慢,血液容易淤积在肛门周围,时间久了就容易形成痔疮。数据表明,每日久坐时长超 6 小时者,相较于有规律活动之人,痔疮发病率高出 40%。此数据凸显了久坐对健康的潜在威胁,提醒人们重视日常活动。
饮食越来越 “重口”:现在外卖、烧烤、火锅成了很多人的日常,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吃得多,而蔬菜、粗粮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吃得少。此类重口味食物会对肛周黏膜造成刺激,而油腻饮食亦易致使肠道蠕动减缓。这一系列不良饮食状况,均会提升痔疮发作的潜在风险。
![]()
年轻人普遍缺乏运动:不管是上班还是休息,大多时候都在坐着刷手机、看电脑,身体活动量严重不足,肠道蠕动变慢的同时,肛周血液循环也得不到改善,双重因素让痔疮更容易找上门。
痔疮看似是 “小毛病”,却能严重影响生活 —— 发作时疼痛难忍,坐立不安,严重时还会反复便血,甚至需要手术治疗。更让人在意的是,现在 20-40 岁的年轻人痔疮发病率,比十年前提高了 30%,越来越多的人被这个 “难言之隐” 困扰。
30 岁后,这 4 个坏习惯要尽量避免
30 岁后,身体的代谢和血液循环速度会慢慢下降,肛周血管的弹性也会不如从前,这时候如果还保持不良习惯,痔疮很容易找上门或加重。医生提醒,这 4 个坏习惯一定要尽早改掉:
![]()
(一)久坐久站不活动
不管是坐着办公还是站着工作,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都会让肛周的血液 “堵在半路”,慢慢淤积成曲张的血管,进而形成痔疮。特别是长期久坐之人,臀部承受的压力颇为严重,致使血液循环更为不畅,相较之下,面临的健康风险也更高。
建议:每隔一小时,无论久坐还是久站,都起身活动五分钟。可舒展腰身、慢步行走,亦或做几个深蹲,如此能有效促进肛周的血液循环,有益健康。
(二)饮食重辣重油缺纤维
麻辣火锅、烧烤、油炸食品虽然吃着过瘾,但这些辛辣、油腻的食物会刺激肛周的黏膜,让血管变得充血、敏感;而蔬菜、粗粮吃得少,肠道里的纤维不足,蠕动就会变慢,排便时需要更用力,容易压迫肛周血管。
建议:平时多吃菠菜、芹菜、冬瓜等蔬菜,以及玉米、燕麦等粗粮,每天保证适量纤维摄入;少吃辛辣、油炸食物,避免长期刺激肛周。
![]()
(三)喝水太少肠道干燥
很多人忙起来就忘了喝水,身体缺水会导致肠道里的粪便变得干燥,排便时需要使劲用力,这个过程会给肛周血管带来很大压力,时间久了就容易引发痔疮或让症状加重。
建议:每天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总共喝够 1.5-2 升水,大概是 8 杯左右,让肠道保持湿润,排便更顺畅。
(四)常穿紧身裤压迫肛周
现在很多人喜欢穿紧身牛仔裤、紧身 leggings,这些裤子虽然显身材,但会紧紧压迫臀部和肛周的血管,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时间长了就容易导致血管曲张,诱发痔疮。
建议:平时多穿宽松、透气的裤子或裙子,尤其是久坐的时候,宽松的衣物能减少对肛周的压迫,让血液循环更顺畅。
痔疮的发生和加重,大多和 “后天习惯” 有关。30 岁后,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会下降,这时候更要重视肛周健康,及时改掉久坐、重口饮食、喝水少、穿紧身裤这 4 个坏习惯。
![]()
预防永远比治疗更重要,平时多活动、饮食清淡、多喝水、穿宽松衣物,就能大大降低痔疮的发作风险。若已出现症状,切勿硬撑。尽早检查、及时干预,方能防微杜渐,避免小恙酿成大患,让生活免受诸多困扰,多些自在安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