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划重点:
1、2025年的双11,我们清晰地看到两大变量:一是“大消费”战略下的淘宝,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整合多个消费场景,为淘宝带回亿级用户;另一个,则是AI。
2、好用的AI是淘宝AI应用的检验标准。为此淘宝率先选择对平台开刀,启动一个过去十几年少有的大项目:利用AI重构商品库。全新的、被AI清洗过的20亿商品库,成为搜推广这一核心引擎的坚实底座。
3、为了减轻商家大促负担,淘宝让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经营伙伴。围绕AI数据分析、AI营销、AI美工和AI客服四大核心场景,推出一整套成熟的解决方案。
4、为了提升消费者的决策效率。淘宝将AI能力润物无声地融入用户既有购物动线中,集中推出六款AI导购应用,全面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5、可以说,这是首个AI全面落地的天猫双11。在流量分发、消费者体验和商家经营三个核心领域,淘宝第一次将AI全面应用于交易的各个环节,掀起一场效率革命。
作者 常远
编辑 重点君
将AI从聊天机器人形态深度整合进电商核心流程,正在演变成全球科技巨头共识。
在硅谷,亚马逊的Rufus和谷歌智慧结账助手竞相实现AI的自主下单能力,试图彻底接管复杂的购物决策与执行;Meta推出全自动AI广告工具,让商家只需输入产品信息和目标,就能自动生成广告文案,并在Facebook、Instagram上自动投放与优化;不直接运营C端电商的微软则通过Copilot赋能B端构建AI电商能力。
而在中国,淘宝天猫也正在用AI重构自己的第十七个双11。
这次双11,站在一个新旧交替的十字路口。持续十余年的GMV崇拜与流量狂欢,在近年逐渐显露疲态。电商行业的宏观叙事,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一方面,商家多平台经营已成常态;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复杂低效玩法的耐心也消耗殆尽。
很显然,旧地图已经无法导航到新大陆。
2025年的双11,是淘宝新管理层确立“AI+电商”核心战略后,面临的第一次全面大考。我们清晰地看到两大变量:一是“大消费”战略下的淘宝,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整合多个消费场景,为淘宝带回亿级用户;另一个,则是AI带来的深刻效率革命。
今年,AI成为天猫双11最大的变量之一。这也是首个AI全面落地的天猫双11。在流量分发、消费者体验和商家经营三个核心领域,淘宝第一次将AI全面应用于交易的各个环节。
当困扰平台的流量匹配痛点、困扰消费者的决策痛点、困扰商家的经营成本痛点被一一解决时,新的增长开始涌现。
效率革命的务实蓝图
面对AI浪潮,很多行业都开始宏大叙事。但对淘宝这个承载着10亿用户、20亿件商品的庞大生态而言,任何不切实际的宏大叙事都需要谨慎对待。
淘宝选择一条极其务实的道路。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搜推智能总裁张凯夫曾多次强调一个标准:“‘好用的AI’是淘宝AI应用的检验标准”。好用的反面则是过于炫技或者概念驱动。
![]()
在这种理念下,淘宝拒绝噱头式的接入,比如简单地在产品界面上叠加一个聊天窗口。而是从最开始就选择一条更艰难,但更根本的道路:系统化重构。
正如凯夫在采访中所述,淘天在2024年底决策层会议后,梳理出三件“最具确定性”的AI升级任务:大幅提高流量匹配效率(搜推广);为商家增效降本;打造新的AI导购产品。
这三大任务,精准对应电商领域长期存在的几大痛点:消费者找不到想要的商品、商家缺少有效流量、商家经营成本高企。
淘宝的逻辑是,AI的价值在于切切实实地解决具体痛点,痛点一旦被解决,另一面就是实实在在的增长点。
这场效率革命,首先始于一个消费者看不见的底层工程。
长期以来,电商平台最大的痛点之一是流量匹配效率低下。其最大的困局,在于如何在10亿年度活跃用户和超过20亿件商品之间,实现精准连接。所以我们能看到消费者时常抱怨搜不准,比如搜索“黄色连衣裙”,结果中却混杂着绿色和蓝色的畅销款。
这并非算法愚蠢,而是源于数据过于陈旧。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历经数十年发展,积累了庞大的商品信息库,但传统上由商家填写的商品信息,存在大量不规范、缺失甚至错误的内容。凯夫坦言,面对陈旧的底层数据,“如果商品信息缺失或者错误,模型和算法是无法理解的”。
这意味着,再强大的AI也无法在陈旧数据上开出智能的花。因此,2025年,淘宝启动一个过去十几年少有的大项目:利用AI重构商品库。这是一个牵扯到技术、业务多个团队的超级工程。
在过去,这项工作依赖行业小二。而现在,淘宝开发AI Agent(智能体),自动学习行业知识、分析用户行为、补全商品属性。这个在人工时代“多年未解决”的难题,在AI的助力下,数月内便取得显著效果。
全新的、被AI清洗过的20亿商品库,成为搜推广(搜索、推荐、广告)这一核心引擎的坚实底座。
一系列变化悄然发生:
平台效率提升——AI让系统真正“读懂”商品与用户,淘宝平台流量匹配效率实现双位数增长;
搜索更精准——在复杂语义下的搜索相关性提升20个百分点,系统能理解如“能支持扫地机通过的床”这类复杂需求;
推荐更贴心——推荐信息流点击量提升10%;
广告更有效——商家广告ROI(投资回报率)提升12%。
这种底层提效,迅速传导至业务层面。以宠物行业为例,淘宝通过AI对数千万商品进行重新组织,使商品信息丰富度提升34%。结果是,双11开卖以来,宠物行业由首页“猜你喜欢”信息流推荐带来的成交额,同比增长超过40%。
这清晰地画出一条路径:AI重构底层数据带来平台匹配效率提升,让商家获得精准流量,从而实现成交额的增长。
从“人海战术”到“经营伙伴”
如果说重构商品库是AI在平台侧的内功,那么面向商家的AI工具,则是赋能生态的外功。
电商经营的第二个痛点,是高昂的经营成本。过去,大促对于商家,特别是中小商家,意味着人海战术:临时雇佣客服、手动拉取报表、外包设计海报等。
今年双11,AI正从辅助工具升级为经营伙伴。淘宝天猫围绕AI数据分析、AI营销、AI美工和AI客服四大核心场景,推出一整套成熟的解决方案,目标不仅是降本,更是提效。
过去的商家工具生意管家,已正式升级为AI Agent(智能体)组合。它不再只是一个工具箱,而是一个标配的经营团队。
这款AI助理能自动生成经营分析、诊断流失风险、提供策略建议。数据显示,双11正式开卖前两天,日均能为商家产出超500万份经营解读分析。这帮助商家平均节省30%的工作量,经营效率提升1.5倍。
在广告侧,阿里妈妈的货品全站推等工具,借助AI实现更精准的人货匹配。双11期间,货品全站推助商家的ROI同比增长超过15%。一些品牌已获得实质性增长。以美的(Midea)为例,在AI选品和AI出价的助力下,品牌成交增幅超过150%。
在商家成本高昂的美术素材领域,AI生成内容正释放巨大潜力。在经营场景中,AI商品图帮助商家点击率提升10%;淘宝的AI美工每月帮助商家自动生成2亿张图片,极大降低设计支出。整体来看,AI累计已生成图片/视频素材共1.5亿个。
智能客服产品店小蜜也已升级至5.0版,它不再依赖人工配置规则,而是基于大模型具备了自主学习和多轮对话能力。在双11开售关键两周内,店小蜜累计接待服务消费者达2亿人次,带动成交显著提升。据测算,店小蜜每天能为商家节省的成本约合2000万元。
![]()
AI提效的受益者,不仅是资源雄厚的大品牌,更是千千万万的中小商家。天猫家具商家纳艾森负责人彭怀安提到,往年双11,他忙到连自己的生日都会错过。而今年,AI生意管家等工具帮他节省大量时间,他不仅过了生日,公司还实现了20%的增长。
将运营能力普惠给每一个商家,让真实的增长得以发生,这正是AI好用的价值。
大象无形的消费体验
平台和商家侧的效率提升,最终都将汇聚到消费者体验上。
近两年,电商平台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消费决策链路的外溢。用户越来越习惯在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种草”,再到淘宝天猫“拔草”。
要夺回用户消费决策的起点,就必须让淘宝更好用,核心在于彻底解决消费者的决策疲劳。
当海量商品涌来,消费者需要的不再是更多选择,而是更优决策。传统的关键词+筛选模式,迫使人去理解机器;而AI时代的解法,是让机器来理解人。
淘宝的解决方案,不是另起炉灶做一个强干扰的聊天机器人,而是将AI能力润物无声地融入用户既有购物动线中。这是一种大象无形的理念:最好的AI,让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双11前夕,淘宝天猫集中推出六款AI导购应用,全面提升购物效率:
AI万能搜:这标志着搜索框的革命。用户不再需要绞尽脑汁思考关键词,而是可以输入“带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这样的复杂自然语言。AI万能搜能提供文字+视频+商品的融合答案,从导购开始介入。
AI帮我挑:直指选择困难症。当用户在搜索结果页中迷失时,可以通过多轮对话,让AI助手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如“深度滋润但不油腻的护手霜”,来精准筛选商品。
![]()
AI清单:变被动搜索为主动推荐。基于用户的消费偏好和生活需求,AI能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双11囤货清单或心愿清单。
拍立淘:升级为多模态AI搜索。不仅能识图,还能实现同款价优和同类商品推荐,将视觉需求直接转化为购买。
AI试穿:解决服饰、美妆等品类的最大痛点,让用户“一键上身”。
AI Summary:提供商品摘要和口碑总结。
这些工具的落地,正推动电商交互方式从传统的关键词搜索转向对话式决策。系统承担更多的推理过程,缩短用户从需求到成交的路径。
这种体验的提升正被消费者感知。如今,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有大量用户在分享如何使用淘宝AI导购获取建议、计算优惠。AI正实实在在地帮助消费者更高效购物。
结尾
如果说,过去十几年,双11推动中国云计算、电子支付、智慧物流等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那么在2025年,双11则成为AI在电商领域最大规模的练兵场。
![]()
通过AI,平台、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正在形成一条完整的正向通路:
始于底层的20亿商品库基建,带来平台流量分发效率的提升;
高效的流量,通过猜你喜欢和更精准的广告,传递给商家,成为确定性的增长;
商家在AI工具的辅助下,降本增效,有余力提供更好的商品与服务;
最终,消费者在AI导购的帮助下,获得更懂你的体验,决策效率全面提升。
一个消费者体验更好、商家增长更多、平台效率更高的可持续商业循环,正在形成。
AI电商的面目正在越来越清晰。今年,淘宝用一场全面落地的双11,已经开始试图给出一份完整的答案。它没有追逐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立足于电商的根本,用AI去解决行业最古老、最具体的痛点。
它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炫技的概念。它关乎宠物商品的推荐成交额增长40%,关乎商家ROI提升15%,关乎小商家纳艾森老板那个终于能过上的生日。
这或许才是AI在电商领域最踏实的落脚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