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在谈论这场战争的最后结局时,很多人都认为,不外乎三种可能:
一是俄罗斯胜出,乌克兰败北;二是乌克兰获胜,俄罗斯失利;三是双方均遭受重创,两败俱伤。
![]()
(俄乌战争)
其实,除了这三种广为人知的结局推测外,在这场俄乌双方的角力背后,实际上还隐藏着一个“隐形输家”,那就是德国。
而且令人遗憾的是,德国原本可以避免这场悲剧。当初,默克尔坚决不任命默茨担任重要职务,德国曾一度成功避过一劫。
只可惜,天意难测,默茨最终还是成功上位,推翻了默克尔的相关规划,整个德国也由此自食其果。
![]()
(默克尔曾让德国躲过一劫)
德国失去的是什么
先来说说,德国在俄乌战争当中失去了什么。
首当其冲的是能源储备。对于德国这种国内工业高度发达,但严重缺乏本土能源资源的国家而言,这无疑是灭顶之灾。
![]()
(德国工业高度发达)
原因很简单,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不久,德国作为北约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急不可耐地加入了制裁俄罗斯的行列。
有报道称,在2022年6月,德国甚至与美国合作,直接冻结了俄罗斯在欧洲金融机构的账户资产,并禁止俄罗斯提取资金。
而俄罗斯作为反制,祭出了能源限制的手段,俄德两国一度已经走到了撕破脸皮的边缘。
![]()
(石油成为了俄罗斯武器)
那么,这么做的结果究竟如何呢?根据《参考资料》2024年2月22日《德媒:俄乌战争让德损失 2000 亿欧元》报道,战争对德国经济的打击远超预期:
2022年经济增长下滑2.5%,直接损失1000亿欧元;2023年损失进一步飙升至1400亿欧元,相当于每个德国人承担4800欧元。
请注意,而且这些损失,甚至只是德国直接受困于能源危机的成本,如果算上战争造成的物流受阻、商品流通有限等情况的相关影响,德国的情况甚至更加危险。
![]()
(德国街头)
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工业生产基地,也是最重要的物流中转枢纽。在俄乌战争爆发之前,德国原本还可以凭借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俄罗斯及欧洲其他国家保持了紧密的经贸往来,提高自身经济实力。
尤其是俄罗斯的存在,不仅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廉价能源,还带来了将近一亿人口带来的消费市场,这也是德国商品的重要出口目的地。
但随着战争的爆发,欧洲内部的物流链受到严重冲击。德国先是失去了俄罗斯的能源供应,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许多企业不得不削减产量甚至暂停部分生产线,工业竞争力大减。
![]()
(德国工业)
同时,又失去了俄罗斯带来的商品市场,外部消费需求难以刺激本国工业制造,出口收入锐减。
加上战争带来的物流中断,进而导致资金断流,德国目前各行各业普遍饱受投资不足之苦,市场份额进一步遭到蚕。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由于缺乏投资,德国2023年出口下降1.4%,进口下降9.7%;2024年,德国工业产出萎缩3%,出口较2023年下滑0.8%,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8%,失业人数增至278.7万人,年均失业率上升0.3个百分点,达到6%。
![]()
(德国工业)
甚至因为投资的不足,德国的数字化和高新技术,已经低于欧洲平均水平。
更加让人唏嘘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本可成为 “救命稻草” 的中德合作也受波及。作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的高新技术与市场本可助力德国缓解压力。
受对俄立场影响,德国与中国在部分外交认知上存在差异,一定程度上导致双边经贸合作的推进节奏放缓”。
![]()
(中德贸易本可以是救命稻草)
默克尔曾让德国逃过此劫
这一切,都是当初默克尔竭力避免发生的悲剧。
默克尔清楚地知道,德国之所以能够在欧洲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质上依赖两大优势 —— 而这两大优势,都与俄罗斯紧密相关。
一是地理与物流优势。正如前文所说,德国是东欧、中欧通往西欧的关键通道。
一旦德俄关系破裂,物流通道受阻,德国的中转价值会直接缩水,如今投资失利、物流中断的局面,早已在默克尔的预判之中。
![]()
(德国是交通物流重镇)
第二是工业与能源优势。作为一个能源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德国工业实力的背后,是俄罗斯稳定且廉价的能源供应。默克尔任内始终保持对俄务实外交,即便西方与俄关系紧张,作为西方一员的德国也避免过度刺激俄方,正是为了保障能源安全。
早在2014年全欧孤立俄罗斯的时候,就是她力排众议,坚决和俄罗斯达成了能源合作。
毕竟,没有稳定的能源,再强的工业也会沦为“无米之炊”,而这也证实现在德国面临的尴尬局面。
![]()
(德国工业)
这也是为什么2018年的时候,原本属于同一个党派的默克尔和默茨发生激烈冲突,默克尔坚决不用默茨担任自己政治接班人的根本原因,默克尔知道默茨的对外立场更趋强硬,与德国务实外交的核心诉求并不吻合。
![]()
(默茨)
默茨脱离了实际,连累了德国
但现在,伴随着默茨取代朔尔茨当上德国总理以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不知道是想要强化美德关系,还是看到法国扛起了欧洲反俄大旗,法国国际声望一路猛涨,德国总理默茨似乎也有意转变态度,在俄乌冲突等问题上采取了极为强硬的立场。
![]()
(默茨)
但他们似乎没有注意到,美国敢于强硬反俄,是因为美俄本土相隔遥远,即便关系恶化,也不会波及美国本土,且两国利益交集少,冲突代价可控。
法国敢于介入俄乌,是因为俄乌战争的存在,可以帮助法国打破欧盟内部 “法德合作,法国管欧洲外、德国管欧洲内” 的旧共识,提升法国对欧洲的影响力,再加上法国军工实力雄厚、又和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关系密切,随时可以获取替代能源,风险完全可控,可收益却是巨大。
![]()
(反观军队)
相比较而言,德国有什么?它本来就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不需要像法国一样通过介入外部事务来提升自身地位,无需靠反俄刷存在感;而且德国的军工产业规模和影响力也远不及法国,很难通过反俄获得利好条件,它甚至都没有稳定的替代能源来源。
从这一点看,德国采取强硬反俄立场,更多是基于强化跨大西洋盟友关系、呼应欧盟内部主流态度的考量,却忽略了自身与法、美在能源结构、产业基础上的差异,最终得不偿失。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所作所为,甚至还得不到一个理想的结局。美国最近对德征收巨额关税,德国盲目追随美国,可能赔了夫人,还要折兵。
![]()
(德国工业一落千丈)
参考资料:
1、新华网《国际观察丨连年萎缩 德国经济面临多重压力》 2、环球《“欧洲经济引擎”发出失速警报》 3、央视新闻《工业产出跌至新低!德国原有经济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