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主任那天还送了我一个:讲经说法。
——今天的编辑 门牙
有天在电梯,我说我没有现金咋办,@彭主任 马上搭腔:你去楼下找小卖部的老板儿左撒!
话音刚落,所有人相视一笑:左?好久没听到这个说法了,太土了太土了……
![]()
成都话里头,就是有各种土得掉渣的话,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你要认认真真问,我一时之间还真想不起来,用哪些字词,来仔仔细细地答。
![]()
但就是会在言谈间,不经意地冒那么一两个出来,有时候自己都要反应一哈——好像好久都没听到人这样说过了。
土得掉渣,又近乎失传。四川话专业八级讲堂之老成都土话篇,又开课了——
![]()
(为了方便非四川语系以外的朋友识读,本文韵母声调均通用普通话声调调值,即:55,35,214,51。)
肉rǒu
【解释】:不干脆,不果断
【例句】:你做个事,好肉哦!
当“肉”字在成都话里面用作形容词的时候,其名词的气质还是在的。意为:办事不干脆,不果断。组个词:肉扯扯。
再宽泛一些的理解,可以是懒、旋。
![]()
原本计划好的事,懒了一下,可以说成“肉了一哈”。要出门了,还在悬,我妈就会说我“紧肉!紧肉!”,普通话翻译过来:你老是这么拖沓,耽误时间。
肉,就有一种你想夺一哈,但不确定TA是不是就会跳一哈的绵扯扯、旋哒哒。
展zàn
【解释】:移动,挪动;搬家
【例句】:你把那个板凳展一哈嘛!
在普通话里面,展的第一释义是:展开,放开。
但是到了成都,展,就是你把它移动一下。比如拖桌子、拉板凳,将它们从A点移动至B点,这个叫:展。
![]()
更深的层面,展也可以专指搬家——就是展你自己。比如同事听说你刚搬家,就会问你:你展屋啦?如果刚巧和他同一个小区,干脆就说:诶,你展过来啦!
旋xuan
【解释】:拖沓,疲沓
【例句】:不要旋了,搞快点哦!
旋和肉最大的区别——旋是单纯的拖沓、动作慢,而肉,还有一点点“懒惰”的成分在里面。
在普通话里面,旋就是旋转。
![]()
这种意译放在成都话里面也说得通,你喊他做个事,他在正式开动之前,总要做点另外的动作旋转、周旋一下——旋,耽搁,旋脱的就是耐心和时间。
瞅qiò
【解释】:看;探头探脑地看
【例句】:你瞅啥子嘛瞅?
可以说在四川的地界上,瞅,是从来不会读成chǒu的。相比通用语文层面上对它平平无奇的解释:看,成都人的qiò,更精确地表现了这个“看”的时间。
qiò,就是短暂地看,偷偷地看,不经意又怕人发现地看,平均每次一眼。
![]()
相似的同义词,可以是:抹一眼、晃一眼。但在语境里面,它又比瞄一眼,稍稍多了一点刻意,和几秒钟的时间。
曲蟺儿qusǔer
【解释】:蚯蚓
【例句】:走,去挖曲蟺儿!
刻板印象里,一直以为这两个字是:蛐蟀。时间一长,记忆一混,便分不清成都人说的曲蟺儿到底是蚯蚓还是蛐蛐。
准确地讲,曲蟺儿,是四川人对蚯蚓的别称:
![]()
清代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通过音韵分析指出,四川方言中的"曲蟺"得名于蚯蚓善屈曲延伸的生理特性。
曲,屈曲盘旋;蟺,通“鳝”,原意指蚯蚓。既然曲蟺儿是蚯蚓,那蛐蛐还是还给油蚱蜢儿。
翘根儿qiáo gér
【解释】:死亡
【例句】:刚刚逮的那只曲蟺儿,翘根儿了。
在《四川方言词典》中,撬根儿专指小偷,贼娃子,而翘根儿,意思就是死亡。
同样逻辑的词,在普通话里面也找得到出处。比如:翘辫子、死翘翘。如果是更老气一点儿的老辈子,则会说:洗白。
![]()
洗白除了指钱用光了之外,另一层意思,也是死亡。比如你打游戏,角色丢了一条命,屏幕上出现“game over”时,你就可以说:哦豁,洗白了。
lia
【解释】:滑,掉;比喻推卸(责任)
【例句】:经过再三争取,事情终于被我lia脱了。
lia,四川话边音,二声。成都人经常说的“lia肩膀”,就是对不负责任的人的专称。
这个形容简直精准,你想想,从生理结构上来讲,一个溜肩的人,背书包都会频繁滑落,能担得起何等重任?
所以lia在成都话里面,专指:推卸责任。是贬义词。
![]()
而另一层意思则是形容一个东西滑、掉、脱落。比如我们经常说的lia皮,就是一块皮肤,因遭受外力而脱落、翻起。
比如你一口吃了一坨汤豆腐,上颚翻皮了,你就可以说:哎呀,我的天膛lia皮了!
xiáo
【解释】:推,掀
【例句】:不听话哇?不听话把你xiáo出切!
《四川方言词典》里,没有xiáo这个字的对应汉字。只是在释义上,同普通话的:掀。
但是它又比那种向上揭开、使其离开的动作,多了一点成都人的莽割割。但用“推”来解释,在情绪层面上又短了一大截。
![]()
xiáo,应该是一种大力推搡的动作,多用于生气时。快乐的时候也不是不行,比如你要荡秋千,你可以给背后的人说:来,你xiáo一把!
一匹/一扇/一转/一抓
yi pi/yi sǎn/yi zuàn/yi zuà
成都人有自己的量词。不信可以去菜市场听一听。
一匹,不是一匹马,而是一匹砖,一匹火砖;一扇,不是一扇门,而是一扇排骨,一扇优秀的猪肋排;一转,不是转一转,而是一转葡萄;一抓,不是抓一抓,而是一抓香蕉。
![]()
简单粗暴地总结下来:匹是大块大块的,扇是成放射片状的,转,要读成四声,是连成一串的。抓,也读四声,是指一头连成一片,成弯曲状排列。
这种词,你根本无法跟外地人说清,到底是为啥子,就是一种约定俗成,一种自然而然地随意为之。
![]()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较为典型的老成都话专用词汇之外,我们平常生活中仅存的一些专有发音,还是非常值得反复回味。
比如九眼桥不说九眼桥,而是:九“远”桥;琉璃场不是琉璃场,而是:“六溜”场;簇桥不是簇桥,而是:“戳”桥。
![]()
蝴蝶结不说蝴蝶结,要说:扎卷儿;咬一口不说咬一口,要说:ào一口,或者niào一口。
去参加婚礼,你说你姓尹,记名册的嬢嬢马上纠正你:啥子yìn?哦,yùn!
现在会说四川话的娃儿都越来越少,更不要说这些土渣渣的成都话专用词。拜托大家,捡起来学一哈嘛!
![]()
插图手绘 | Vero
今日编辑 | 成都话专八的门牙少女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
![]()
@Fion
这位演员注意一下,背台了!
![]()
@biubiubiu打小怪兽
我吃掉一大口
![]()
@阿斯本穆耳
静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