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矿业界炸开一个大消息。什么大消息?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公布!这是中国地质界的最高奖。
![]()
11月8日,第十九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名单公布,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拿下了分量极重的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奖。
这奖什么来头?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主办,两年一评,每次最多15人,一人一生只能拿一次,是响当当的终身荣誉。从1989年到现在,一共才评出298位得主,其中72位是两院院士。一句话,含金量极高。
陈景河是谁?1982年福州大学地质系毕业,在山上、在矿里,跟石头打了40多年交道。他最传奇的一战,是在福建紫金山。
上世纪60年代起,好几拨勘探队伍在紫金山来回找,就是没大突破。从1982到1992,陈景河带队硬啃十年,大胆预测出“上金下铜”的构造,结果一举揪出我国东南沿海首个陆相火山岩带超大型金铜矿。这套成果,后来拿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但问题来了:这是个低品位矿,当时被普遍认为是“鸡肋”,开发价值存疑,最后甚至被下放给了上杭县。
不甘心十年心血白费,陈景河带着团队开始“点石成金”。他创新经济地质理论,重新评估矿床,又靠一系列技术突破,硬是把边界品位压了下来。结果呢?资源量实现“裂变”:金从5.5吨飙到316吨,铜从129万吨增至324万吨——紫金山从“鸡肋”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大金矿”。
陈景河有句名言:“能赚钱的石头就是矿。”在他看来,市场才是判定“矿与非矿”的终极标准。这话说得够直白,但理儿就是这么个理儿。
基于这个理念,他搞出一套“矿石流五环归一”管理模式,把地勘、采矿、选矿、冶炼、环保五个环节串成一条线,全流程优化,目标就一个:让经济效益最大化。
这套思路,不仅让紫金山起死回生,更在后来指导紫金矿业评价一大批国内外大型矿床,形成独有的“紫金模式”。
有了理论和模式支撑,陈景河的脚步迈得更远。
在西藏巨龙铜矿,他多次闯进“生命禁区”,带队往深里找、往边探,用新指标重新算账。结果,铜资源量从1027万吨暴增至2588万吨,虽然平均品位只有0.28%,但靠规模和技术,硬是把成本压下来,2024年利润做到70亿元,占西藏GDP的3.5%。这矿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海拔最高、规模最大、品位最低的铜矿山。
黑龙江多宝山铜矿也曾陷入迷茫。深部发现隐伏矿体,但规模不明、方向不清,团队一筹莫展。2021年6月,陈景河去调研,直接断定:“不止这么多,一定还有新东西。”一句话点燃团队信心。三年后,结果揭晓:新增铜资源365万吨,平均品位0.47%,其中,新发现的斑岩型盲矿体铜资源量达281万吨,是中国东北40年来唯一探明的超大型铜矿体。
新疆乌拉根铅锌矿,过去因禀赋差长期“躺平”。陈景河在一次推介会上一眼相中,判断其矿体厚、走向稳,潜力巨大。紫金接手后重新补勘评价,铅锌资源量从135万吨猛增至745万吨,成为全球效益最好的低品位铅锌矿之一。
他的眼光还瞄向全球。在刚果(金),他精准预测并组织实施卡库拉铜矿勘查,新探明铜资源1888万吨,平均品位高达2.56%,是近十年全球新发现规模最大、价值最高的铜矿。三期全部达产后,年产量将冲至60万吨,跻身全球第三。
此外,他指导的找矿项目屡传捷报,山西义兴寨、贵州水银洞等一批国内矿山,以及塞尔维亚Timok斑岩铜金矿带等海外项目的勘查工作,均取得了系列重大突破。
在他的带领下,紫金矿业累计自主勘查新增铜4039万吨、金1739吨、锌969万吨,成为中国控制金、铜资源最多的企业,金、铜、锌、银产量国内第一、全球前十。
在全球找矿越来越难、矿石越采越贫的今天,陈景河又建言行业要大力推进低品位资源大规模二次开发利用,为资源最大化开发利用和矿业绿色转型提供解决方案。
他也格外重视人才培养,经常深入国内外一线,支持骨干申报国际“合资格人”,在国内企业里率先组建起自己的“合资格人”团队。
2025年,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布新章程,将奖项规范为“野外奖”和“科研奖”两项,更加突出地质工作者的本色:必须以扎实的野外工作为基础,以不懈的科技创新为动力。
而陈景河这次获奖,正是对这句话最硬的回应。
获奖名单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奖(8名):
李亚林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丁正江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王炯辉 五矿勘查开发有限公司
陈景河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许向宁 四川省第二地质大队
周尚国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一局
彭云彪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荆少东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7名):
代世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吴珍汉 中国地质科学院
侯明才 成都理工大学
王学求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王汝成 南京大学
王贵玲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胡祥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