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蚂蚁把数字医疗那块儿升级成健康事业群了,还当成集团的战略支柱来搞。说白了,这事儿核心就是蚂蚁不想只做医疗健康的“搭线人”,要亲自用技术(尤其是AI)加上之前铺的那些基建(比如医保码、支付系统),解决咱们平时看病买药的那些麻烦。
![]()
前阵子回县城老家,陪我叔去县医院拍CT。以前这事儿可折腾了,拍完得等市里的专家周末过来读片,最少要等三天才能拿结果。现在不一样了,医院装了个AI影像系统,拍完片子几分钟就出报告,还能直接把片子传给市里的专家远程确认,当天就能搞定。我叔说,现在县里的老人拍片子再也不用往市里跑了,省了不少路费和时间。其实这就是AI解决医疗资源不均的例子,而蚂蚁现在搞的健康事业群,就有这种AI技术落地的影子——用模型帮着解决实际问题。
再说我妈,她有糖尿病好几年了。以前她得自己记血糖数值,每次去医院都要带个厚厚的小本子,医生得翻半天才能调药。后来社区医院推荐了个AI健康助手,她用手机就能记录血糖,系统自动生成曲线,还会提醒她什么时候吃药、该吃什么菜。更方便的是,这个助手和社区医院的系统连在一起,医生随时能看到她的数据,有时候不用去医院,医生就直接在微信上给她调药了。要是以前,她每月都得跑一趟医院,现在省了不少功夫。这事儿其实和蚂蚁健康想做的慢病管理智能化挺像的——用AI把患者、医生、数据串起来,让服务更连贯。
说到底,蚂蚁现在做的就是把这两类事儿拧到一块儿。一边是用AI搞创新,比如影像识别、慢病管理这些;另一边是把医保、支付、医院这些服务串起来,让AI真的能用到实际看病的场景里。为啥蚂蚁这会儿敢下场?其实也简单,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大家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多,而AI正好能解决一些以前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资源不够、服务不连贯。不过这事儿可不是短时间就能成的,医疗行业本来就复杂,技术要验证,和医院、医保的磨合也得慢慢来。但不管怎么说,蚂蚁这一步算是给自己打开了新路子——除了生活和金融,健康这块儿说不定能长出新的增长曲线,也给咱们普通人的医疗健康带来点新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