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动力电池站上全球产业潮头后,宜宾的下一个增长极在哪里?答案,指向蓬勃发展的新型储能。
11月12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召开,当天共签约项目180个,总金额达861.3亿元,涵盖动力电池、新型储能、光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新能源关键领域。
![]()
来源: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
当下,储能产业已成为全球博弈的科技高地、城市竞争的战略赛道之一,宜宾正加速布局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新的增长极。
在11月13日的储能专题会议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表示,储能未来将比电动汽车更为重要,过去的电能不能储存,而有了储能后,将大力推动能源发展。
协鑫集团创始人朱共山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储能市场能占据动力电池50%的份额,这个市场非常大,未来会呈现几何式增长。
从动力电池到晶硅光伏,再到新型储能产业,宜宾这座长江第一城有着更高的目标:力争到2030年,实现全市动力电池年总产量400GWh、全产业链产值达3000亿元的跨越。
全球每10块动力电池,就有1块“宜宾造”
作为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主要承载地,宜宾2023年、2024年的动力电池产业产值均超千亿,成为宜宾继白酒之后的第二个千亿级产业。
截至目前,四川宜宾已累计引进动力电池上下游配套项目120余个,规划产能300GWh,已建成210GWh,构建起从基础原材料到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动力电池绿色闭环全产业链,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据统计,2025年前三季度,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产值达860.7亿元,同比增长14.6%,动力电池产量127.1GWh,占全国总量的16%以上,预计全年产量将突破180GWh。
宜宾提供的数据显示,全球每10块电池,就有1块是宜宾造。本次签约进一步强化宜宾的动力电池之都地位。
开幕大会上发布的2030全球动力电池发展展望指出,要多元化场景进一步拓展动力电池产业生态边界。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也表示,下一步将强化战略引领,绘制发展新蓝图,扩大应用场景,构建融合新生态。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当下,宜宾也注重扩大动力电池的应用场景。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新技术、车电分离的新模式,车能融合的新业态,也为动力电池的产业创新带来了崭新的机遇。
行业龙头企业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力。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要加速迈入“全域增量时代”,扩大动力电池的使用场景,拓展到电动商用车、电动船舶、电动飞机等领域,推动从电动汽车到电动社会的转变。从高速度到高质量,从局部突破到全域增量,产业将迎来一个更广阔、更系统的增长时代。
新型储能,宜宾的下一个增长极
在新型储能产业的风口上,宜宾将其作为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全力布局产业链、构建应用生态。
截至2025年9月,中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超30倍,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40%,稳居世界第一。
在动力电池大会期间,新型储能的发展备受关注。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认为,新型储能将是重要角色之一,要加强长时储能、构网型储能、混合储能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市场化应用。
朱共山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的储能是储能替代,未来则是长时储能,需要长时、长寿命、可耐久的电池方向发展,要达到25年、30年的寿命。预计未来储能市场的电池使用量,能占据整个动力电池市场50%的份额。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