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旁光在刷公众号的时候,突然被一个标题钉在原地:
《研发,我一定要亲你》
我当时心里一惊:
这标题也太好笑了,怎么和旁光写的一样好
![]()
当时,我还以为这是哪个自媒体
结果点进去一看,发现原来是桃李面包
桃李,你不是卖面包的吗?
怎么都放的这么开了
而当我看完之后,我真心想问:
桃李面包的新媒体小编,你还好吗?
这排版,像原始人一样野性
点开正文的瞬间,直接惊呆
不是因为内容,而是排版
纯纯的原始生态风,
粗糙地像刚从记事本里复制出来的
没有海报、没有交互动效、没有排版工具
只有文字、空格、和两张随手拍的面包照片
简单得像是小学生刚写的作文
估计在后台直接编辑一下,就发布了
看到这里,眼眶都湿润了:
因为,终于有品牌号愿意放文案、设计和小编一马了!
![]()
内容只有三百个字
往下滑一次,文章就结束了,
阅读体验极度丝滑,读起来没有压力
但反观许多品牌号,
恨不得在一篇推送里把产品卖点全讲一遍
把所有能用上的技能全炫一遍
每次都要做整一个长图,几屏都看不完
各种互动效果,点来点去,就是不直接告诉你
文案写的像诗一样,押韵、对仗、比喻都用上
整体看下来,确实非常有美感、有调性
但事实上,信息密度非常小
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情,非要下这么大功夫
读完下来,感觉比看书都累
关键是,这对于团队的文案、设计、新媒体而言,
工作量太大了!!!
从创意构思,到内容制作、再到排版发布
花费几天时间,还要反反复复地修改,
最后发布完,大家都累塌了。
所以,这里我真心夸一句:
桃李的内容负责人太懂传播了
他们明白,内容越精致,说服的意图就越明显
反而是粗糙的内容,更容易让人放下“戒备”
这文案,是有体温的打工人文学
“每天小编到公司,两眼一睁就试吃。”
“请假吗?桃不敢。怕被人发现这个工作有没有我都一样。所以,只能想想。”
桃李的公众号最可贵的一点是,它不端着。
Ta的文章,有一个非常活泼的“第一视角”
不是一个抽象的品牌,而是一个真实可感的人。
许多品牌,恨不得大家记不住
全篇都在单向宣传自己的产品
要么是不考虑别人感受的硬夸,
要么是想抖机灵但抖出一地尴尬。
而桃李的这几篇内容
都是代入到了小编自己的视角
去讲述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干了点儿啥
甚至还可以看到小编当众吐槽
![]()
这里的人格,大家感受到的非常亲近
搞笑、活泼、嘴贫但真诚
就像是自己的朋友和同事一样,在进行分享
有趣,又充满了活人感
这团队,真的懂“放手”
我一直觉得,桃李的小编能写出这种东西,
靠的不只是幽默天赋,而是团队的信任机制
内容团队负责人愿意让大家放手去做
自由发挥、写生活、玩梗、吐槽,
而不是什么事儿都要管,什么内容都要一板一眼
这才是真正理解创意的格局。
其实,很多品牌的新媒体编辑,
都知道什么内容最能吸引人,
但奈何尝试提出几次创意都被否定,
后续就干脆怎么稳妥怎么来了。
这里,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不久前桃李中秋月饼的那件事
其实也说明了:桃李的团队不愿意墨守成规
如果单纯求稳,那沿用老套路不就行了?
大家说啥我说啥,没人能挑出毛病
但既然发挥创意,那就有犯错的可能
为了避免犯错,而扼杀创意,则属于因噎废食了
![]()
小编用幽默的方式进行回应,化解了危机
可以看出,关键时刻,整个团队仍然尊重年轻人的想法
结尾:桃李的小编,你冲浪的速度别太快了
今天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发现桃李面包又出推送了
开头就用到了最近很火的:海的那边是什么
![]()
桃李小编,我知道你又悟了。
但你先放下那袋“可可爆了”,快歇歇吧。
如果哪天你真的请假了,我真希望公司别批。
因为真诚+幽默,在今天,已经是奢侈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