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首页上铺天盖地一个“2000”:特朗普称用关税红利给每个美国人发2000美元。发布方式是社交媒体视频,没有说明预算、没有国会流程,财政部到现在都没有给出资金科目和法律依据。
很多人想起2020年疫情时期的大撒钱救市,暂时缓解了生活压力,但是赤字急剧增加,债务不断攀升,只能靠印钱支撑,这次换名“关税红利”本质上还是同样的工具。
关键的问题就是钱要从哪里来,关税收入连国债的利息都支付不了,更不用说全国的现金了。关税并不是中国企业缴纳的,而是由美国进口商先支付,然后转嫁给消费者,体现在油价、运费、日用品价格上。
![]()
政治上,这一招就是转移视线:把注意力从关税是否合法、财政缺口谁来填补转移到领钱的方式上。对华贸易战的账还没算清,第一阶段协议中承诺的取消部分加征关税和退税没有落实,现在又提出“全民发钱”更像是一种拖延,先稳住国内民意,国外交锋的时间就可以少一些。
这样做的法律风险很大,要是其中一部分对华征税在法庭上被判定为违宪,财政部就得把几百亿美元还回去,而且对内发钱、军费和选举开支也在涨。现实前提是法院不立刻拍板、评级不立刻下调、国际场面不翻车,否则退税、赔付、信用评估会形成连锁反应,把财政拖进泥潭。
![]()
此时抛出2000元美金,是由于通胀还没有结束,食品价格高、满意度低,选举即将到来,需要有可见的变化。直接数字比白皮书更好用,打着为美国人争取应得权利的旗号,指责民主党阻碍。拜登认为这不是分红而是透支,奥巴马认为真正的政策就是创造就业。
政治赢并不等于经济赢,赤字爆表,再发现金只会把债务雪球滚得更大。过去靠美元的全球循环、海外购买美国国债来消化,现在去美元化加速,新兴经济体不愿持有大量美国国债,财政空间变小。把退税、赔付、发钱、军费一起压表,风险就不再是纸面上的数字,是信用的透支速度。
从中美贸易角度看,美国的工具箱换了,以前用的是301、关税等手段,声称要让制造业回归本土,几年过去了,制造业并没有成片地回流,美国国内的成本在上升。中国的产业链升级、供应链多元化,抗压能力更强。美国现今再谈及关税也只是维持现状,并不是强势出击。
全民发钱显示出美国政策逻辑反转,对外施压变为了对内安抚,让别人付账最后用债务买选票。造成这其中的原因是,既怕世界排名下滑又怕国内秩序混乱。短期刺激能够续命,但是不能彻底改善状况。
![]()
财政部门细则不明、时间表不明、对象范围不明、支付渠道不明、法律监督着违宪判例,怕拖久了反而造成更大的动荡。这本质上又回到了分红和缓冲哪个更适合的问题。是奖励还是过渡?不要被关键词牵着鼻子走,关税由谁收、合法性怎么判、财政缺口谁来填才是根本问题。发钱只是动作,账总得有人来补。贸易战争胜负不在于口头上,而在于厂房、供应链、信用等级。
对中国读者来说,启示就是中美博弈进入到新的阶段,美国的财政手段更加虚幻、政治动作更加急切、底气不足、手段更加花哨。中国不需要喊话,只要稳住产业链和技术升级的节奏,外部关税游戏就会自耗,只要稳住民生盘子,外部喧嚣就是背景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