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农村,路上碰到熟人聊上几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年纪大的老人识别能力弱,往往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熟人”盯上,让这份淳朴的乡情,成为了他们实施诈骗的“敲门砖”。近日,苍南县藻溪镇发生一起针对老年群体的“冒充熟人”诈骗案。
李大爷,是一名卖猪肉的流动商贩。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在村中做生意。这时,无业的林某靠近了小摊。他先是以买肉为名与李大爷套近乎,偷听到旁人称呼“老李”后,他立刻上演了一出“认亲戏码”:“老李,你是XX村那个谁的邻居吧?我和他是老熟人,经常一起喝酒!”
![]()
几句闲聊拉近距离后,林某便使出了“大手笔”:“剩下的猪肉我全要了,帮我装起来!”李大爷听后把所有猪肉称重包好,共计60元。就在扫码付款时,林某谎称微信没钱,并当场假装给妻子打电话。随后,他话锋一转,向李大爷提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请求:“老李,你有没有现金?我家里很多50元的,想跟你换点100元的包红包用。”善良的李大爷没有多想,便从包里拿出了12张100元现金递给了林某。钱一到手,林某的戏还没完:“你帮我把猪肉切好,我这就回家拿钱给你!”说完,林某便骑着电动车扬长而去。李大爷埋头切了七八分钟的猪肉,再抬头时,早已不见对方踪影。寻着林某离开的方向,李大爷找了一圈也没找到人,这才意识到被骗,慌忙报警。
藻溪派出所民警章焕钦接警后,迅速开展调查。通过走访调查和分析研判,在李大爷的辨认下,成功锁定嫌疑人林某,并将其抓获。最终,李某依法被行政拘留,骗取的1200元如数归还李大爷。
![]()
遇到自称熟人、远亲或子女朋友的人,在无法完全确认身份前,务必保持警惕。对方以任何理由(如换红包、转账换现金等)提出现金交易时,极有可能是骗局,应果断拒绝。
供 稿 | 藻溪派出所
来源 |平安苍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