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近日,在濉溪县五沟镇的恒丰水稻种植家庭农场,400余亩稻田里两台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五沟香”富硒大米迎来收获季。这片孕育优质稻米的沃土,曾是煤矿开采后的沉陷之地,如今通过生态种植、科技赋能与品牌打造,不仅产出可对标五常大米的软糯香米,更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产业富民的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我们地处黄金水稻种植带,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热资源丰富,能赋予水稻充足的生长周期。得知我们有种稻意愿,镇里主动伸出援手,将土壤和水样送检,发现富含硒、钙元素。”恒丰家庭农场负责人冯博介绍说。在农业、科技等部门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以及农业特派员入户指导等帮助下,该家庭农场坚持生态种植理念,推广“鸭稻共养”模式——以鸭子物理除草、粪便自然施肥,减少农药与化肥使用,同时选用优质稻种,一年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成功将沉陷区“升级”为绿色沃土。
优质的生态基础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根基,科技赋能则让五沟镇稻米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当地以恒丰家庭农场为“主力军”,与淮北师范大学等共建科技小院,深耕绿色种植技术研发。江南大学硒肥应用技术的加持,不仅进一步提升了水稻的硒含量和产量,还通过研发降糖米、降血脂米等功能性产品,开发出米糊、米粉、米面等衍生品,拓展多元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延伸。“五沟香”系列富硒大米获评绿色食品,成功入选“皖美农产”品牌,依托恒丰家庭农场建设的濉溪水稻科技小院也跻身国家级科技小院行列。
科技加持下的优质产品,需要完善的销售渠道才能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近年来,借助邮政乡村振兴馆与各地商协会资源,“五沟香”富硒大米构建起“本地网络+邮政助力+商会搭桥”的立体销售体系,不仅在沪苏浙市场站稳脚跟,还通过团购订单与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让“五沟香”香飘四方,更实实在在惠及了当地农户。冯博介绍,恒丰家庭农场常年吸纳百余名农户稳定就业,让群众实现“顾家、挣钱两不误”,让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与此同时,五沟镇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水域资源,发展鳜鱼、螃蟹等特色养殖产业,养殖面积达6000余亩,2024年实现产值1.35亿元;全镇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9.8万亩。从沉陷区综合治理到生态农业发展,从校企合作攻关到品牌化市场开拓,五沟镇的稻米产业不仅筑牢了粮食安全根基,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在这片“重生”的土地上,优质稻米持续飘香,科技与生态的融合正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肖干 孙楠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