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中原证券发布研报称,运动营养产品在中国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市场持续扩容、消费场景多元化、产品创新加速及渠道融合深化。整体看,运动营养市场呈现“基数小、增速快”的蓝海特征。A股上市公司中涉足运动营养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康比特(920429)、汤臣倍健(300146.SZ)和西王食品(000639.SZ),建议关注这些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
中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运动营养是保健品行业之下的细分领域,主要为专业运动员、健身爱好者以及日常运动人群提供运动所需的各种营养
根据问可汇的数据,2025年全球运动营养市场的销售规模为1881.32亿元,至2032年有望达到3064.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2%。中国运动营养市场的增长远快于全球水平:2024年中国运动营养食品市场规模为97.1亿元,预计2030年增至209.3亿元,年均增长11.56%。中国运动人群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庞大的运动人口基数是运动营养市场在中国快速扩容的第一引擎;此外,全民运动的基础建设日益完善也为此提供了物质条件。
运动营养产品分为两大系列共六个类别
按特征营养素分类,包括补充能量类、控制能量类、补充蛋白质类;按运动项目分类,包括速度力量类、耐力类、运动后恢复类。从展业模型和核心竞争力来看,运动营养市场的竞争主要分为几种:研发与产业链型、产品与营销创新型、渠道与模式驱动型。
全球运动营养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该市场的全球集中度并不高
根据问可汇的研究,前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仅占约25%,这意味着市场中存在大量中型企业和新兴品牌,格局尚未完全固化。区域市场竞争呈现差异化态势:北美和欧洲作为成熟市场,被国际知名品牌所主导;而在亚太地区——尤其在中国,则呈现出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激烈竞争的态势。
与国际市场不同,在中国运动营养的市场集中度较高
根据核算,截至2024年中国运动营养市场CR3达到70%,头部企业包括西王食品、康比特和汤臣倍健等。同时,国际品牌市的占率从2020年的40%降至2024年的30%,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国际品牌。
运动营养品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两大类
线上渠道包括综合电商平台、社交和内容电商平台以及垂直类电商平台。线下渠道包括专卖店、药店、大型商超、便利店、会员制商超、以及健身房等。线上渠道近年来已成为运动营养品市场增长的核心,但线下渠道并未因此而萎缩,而是朝着更专业和更大众两个方向深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