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为什么会患糖尿病?原来糖尿病是这样来的,现在知道还不晚

0
分享至



王大妈今年60岁,家里烙饼的香气中,她正把最后一勺白糖倒进碗里。她一直觉得,自己日子过得不油腻、不奢侈,每天买菜遛弯、按时吃饭。

可最近一次体检,高血糖的报告单让她陷入沉思:“我没怎么吃零食啊,糖尿病怎么就找上我了?”

医生站在一旁解释:“糖尿病,不只是吃糖多才得的病。日常很多不经意的习惯,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这番话让王大妈和身边的朋友们都怔住了。



你是不是也以为糖尿病只有爱吃甜的人才会被盯上?其实糖尿病形成的“路径”,比你想象得要复杂得多。

究竟哪些因素会让血糖“悄悄居高不下”?哪些小动作其实在默默推高风险?答案并不神秘,但真正搞清楚的人很少。特别是第三个“习惯”,大多数人都没当回事,现在改还来得及。

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少吃糖,就和糖尿病无缘。但医学界的共识却并非如此。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发布的最新指南,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慢性疾病,并非单因饮食中的糖分导致。

人体“胰岛素”功能失调,是绝大多数患者的共同根源。简单说,人吃进含糖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后,胰岛素负责把血糖“送进”身体各个细胞。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细胞“装聋作哑”不响应胰岛素时,血糖就慢慢升高了。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数据显示,高达90%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肥胖及缺乏运动密切相关,而不是单纯因为甜食吃多。



不良生活习惯的长期积累,是“糖尿病”出现的真正导火索。比如:经常久坐不动、爱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作息紊乱、情绪压力大等都会削弱胰岛素的“派遣效率”。

哈佛大学一项涉及12000名中老年男女的追踪研究发现,每增加1小时静坐,糖尿病风险提升13%;每一天多吃1份高油脂快餐,3年后患病概率增加22%。

这些数字写在医学报告上,冰冷但真实。或许你不吃糖,但生活中无形的“慢性杀手”却不知不觉将你推向高血糖的边界。

很多人做过类似的尝试:吃得清淡一些,血糖就降下来了吗?只是“少吃甜食”,效果未必理想。现实中,如果你一直保留着高热量饮食、不爱运动、晚睡晚起等生活方式,血糖依然会慢慢跑偏。

体重可能悄悄增加。尤其是腹部肥胖,腹围每增加5厘米,糖尿病风险提升18%。因为内脏脂肪如海绵吸收胰岛素,导致血糖调控失灵。

轻微疲劳和口渴增多。有研究统计,中老年人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时,感到精神低迷和尿频的概率高达28.9%。这些小变化常被忽视,却是身体最早的“报警信号”。

“三高”统统来敲门。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往往合并高血压、高血脂。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的比例接近52.7%,血管“压力山大”,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直线飙升。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偶尔熬夜、爱吃油炸或重口味食物,血糖不稳定的现象会更加突出。而且,女性和60岁以上人群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进展更为迅速。正因为这些“日常小事”不断积累,糖尿病才被冠以“沉默杀手”之名。

或许你会问:“知道原因了,还能做点什么?”好消息是,科学证明,及时干预生活习惯,大部分2型糖尿病风险是“可逆”的。

建议你记住以下几个核心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试着执行:

管住嘴,合理搭配

碳水化合物主食选择全谷物、杂豆、薯类,少选精白米面,最大程度减少血糖波动。餐盘组合建议:蔬菜占一半,主食和蛋白质各占四分之一。顺序上,建议“蔬菜-蛋白-主食”先后吃,有研究显示,能让餐后血糖峰值明显降低。



迈开腿,持续运动

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分配到每天30分钟即可。研究文献指出,规律运动能使血糖“下降9.1%”以上,同时提升胰岛素“工作效率”。

保证足够睡眠,管理情绪

长期压力、熬夜和焦虑会升高皮质醇,扰乱胰岛素分泌。成年人建议每晚7-8小时高质量睡眠,并通过适当运动、兴趣活动化解负面情绪。

定期筛查,早一点发现问题

尤其是有家族史、超重、50岁以上人群,应至少每年一次体检,关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早发现、早干预,可以极大延缓病程发展。



坚持合理控重,减轻内脏压力

体重每减少5%-10%,胰岛素敏感性可提升16%-25%,对控制血糖尤为关键。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维为:中美若开战,第二天全世界就会发现,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

张维为:中美若开战,第二天全世界就会发现,美国不再是超级大国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4 14:41:58
说唱歌手“孩子王”复活!此前被传在美国遭车祸去世,其母亲曾发讣告确认,本人回应:车祸后手机遗失无法联系他人,错过最佳辟谣时机

说唱歌手“孩子王”复活!此前被传在美国遭车祸去世,其母亲曾发讣告确认,本人回应:车祸后手机遗失无法联系他人,错过最佳辟谣时机

极目新闻
2025-11-14 11:53:46
全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老将汪顺实现四连冠,夺全运会第18金

全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老将汪顺实现四连冠,夺全运会第18金

全景体育V
2025-11-14 19:28:50
大湾区申办2036年奥运会?南沙下个十年,完全可以一搏!

大湾区申办2036年奥运会?南沙下个十年,完全可以一搏!

南沙部落
2025-11-14 09:52:42
中国最赚钱的行业

中国最赚钱的行业

子说一点
2025-11-14 20:02:45
历史第1人!31岁汪顺游出了无人区:斩获全运第18金 200米混4连冠

历史第1人!31岁汪顺游出了无人区:斩获全运第18金 200米混4连冠

风过乡
2025-11-14 21:15:18
加州大学研究发现:有焦虑症的人,大脑中往往缺乏一种常见的营养素

加州大学研究发现:有焦虑症的人,大脑中往往缺乏一种常见的营养素

健康榨知机
2025-11-13 22:37:26
韩网友提问:在铁证面前,中国人为什么还不承认汉字起源于韩国?

韩网友提问:在铁证面前,中国人为什么还不承认汉字起源于韩国?

历史有些冷
2025-11-14 20:10:03
广州为什么那么多电鸡

广州为什么那么多电鸡

前沿天地
2025-11-14 17:13:49
后续!“狗主人反杀案”开庭:亡者妻子不愿出庭,妹妹喊冤被网暴

后续!“狗主人反杀案”开庭:亡者妻子不愿出庭,妹妹喊冤被网暴

阿莱美食汇
2025-11-14 13:51:36
男子哈工大毕业被裁后续:创业3月才开单,到手5万,计划老家买房

男子哈工大毕业被裁后续:创业3月才开单,到手5万,计划老家买房

八斗小先生
2025-11-14 15:51:02
055大驱编队抵近日本,中国昭告全球,越过红线者,必遭迎头痛击

055大驱编队抵近日本,中国昭告全球,越过红线者,必遭迎头痛击

墨兰史书
2025-11-15 06:20:03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李云迪X侵司晓迪的后续瓜!

八卦疯叔
2025-11-01 10:50:45
深圳高位买房的人是真的惨!

深圳高位买房的人是真的惨!

讲真
2025-11-14 23:26:27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最希望中国武统台湾的2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另一个是“敌国”

趣生活
2025-11-08 22:04:51
小米SU7突然加速交付,产能解决了?雷军的套路,犹太人甘拜下风

小米SU7突然加速交付,产能解决了?雷军的套路,犹太人甘拜下风

小李车评李建红
2025-11-14 07:13:17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终于有个日本将军,把窗户纸给捅破了:再打仗,日本可能就没了

李子橱
2025-11-06 21:30:03
爸爸接11岁1米7女儿放学,旁人:老师真年轻自己举牌,女儿好尴尬

爸爸接11岁1米7女儿放学,旁人:老师真年轻自己举牌,女儿好尴尬

人间百态大全
2025-11-09 06:35:03
《四喜》大结局:沈明珠和李景哲结婚,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四喜》大结局:沈明珠和李景哲结婚,成为人生的大赢家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5 02:11:15
有人叫你参加饭局,你不想去,傻瓜才说“我有事,就不去了”,聪明人会用这2句话“应付”

有人叫你参加饭局,你不想去,傻瓜才说“我有事,就不去了”,聪明人会用这2句话“应付”

有故事的人
2025-11-15 06:18:11
2025-11-15 07:32:49
二大爷观世界
二大爷观世界
谢谢大家的关注
1196文章数 8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家居
旅游
房产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旅游要闻

文旅消费转型!景区不收割,真诚才是必杀技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