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要去制药?近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人形)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拜耳医药)正式签署合作开发协议。这两家北京亦庄企业将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及具身智能技术在固体药品制造、包装、质量控制、仓储物流等制药工业关键环节的创新应用。
这场本土创新企业+外资企业的跨界合作,直指制药工业的深层痛点。作为对搬运精准度、流程一致性和操作规范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制药工业正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实现产业融合的一个关键方向。当前,传统人工操作面临标准化要求高、重复机械作业等现实挑战,而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北京人形的技术优势与拜耳医药的场景优势,有计划、分阶段地探索并验证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复杂制药场景下的运行稳定性与任务完成能力,逐步打通从技术成熟到场景规模化落地的关键路径。
根据合作协议,北京人形将与拜耳医药围绕制药工业的实际需求,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及服务进入拜耳医药产线的可行性,双方将共同评估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制药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场景和价值创造潜力,打造具身智能解决方案,提升生产效率、保障药品安全、优化运营成本。
外资头部药企为何选择与北京人形合作?拜耳处方药事业部高级副总裁、全球工程负责人Christopher J. Grail表示:“拜耳处方药事业部的使命是‘攻克绝症,治愈疾病,传递希望’,产品供应通过专注于高质量和高效率来实现这一目标。北京人形是拜耳志同道合的技术合作伙伴,我们期待与北京人形共同开发机器人解决方案,探索新技术的潜力,最终惠及患者。”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执行官熊友军回应称:“我们致力于打造‘最能跑、最聪明、最好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此次合作将推动具身机器人在高标准工业环境下的技术成熟与落地,为提升人类健康福祉注入创新活力。”
截至目前,依托通用机器人平台“具身天工”和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北京人形已经与海内外多家头部制造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并在电力作业、运动科学、汽车工厂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落地。不久前,北京人形的具身天工2.0和天轶机器人已经进入福田康明斯工厂,进行物料搬运测试,其中对发动机进排气门进行物料合并时能完成毫米级精度插入。此次携手拜耳医药,北京人形将进一步拓展人形机器人+高端制造场景,推动智能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制药一线。北京人形还将持续在工业、特种、医药等高价值应用场景探索落地,让机器人真正成为人类生产与生活的智能伙伴。
更深层的支撑,来自北京亦庄创新生态的“系统性托举”。北京亦庄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鼓励制造企业、产业园区、医院学校、商业场所等开放应用场景,经评审,对示范作用显著的机器人场景,按照采购投入,分别给予场景方、机器人企业资金补贴。
创新性提出全域场景数据开放、“打样券”补贴、算力支撑等举措,精准破解企业发展瓶颈。此前,北京亦庄已为北京人形开放七鲜超市、人才公寓等真实场景进行数据采集,推动人形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持续学习和优化,并为北京人形建设中试工厂与具身智能数据基地提供场地支撑,以及算力补贴券降低训练成本,北京亦庄以“组合拳”措施,形成“场景—数据—算力”的闭环赋能体系,为企业加速机器人训练、提升其在复杂工业场景中的作业能力奠定基础。
数据显示,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具身智能机器人将成为一个关键形态,市场占比预计会超过30%。紧抓市场机遇,北京亦庄今年实施具身智能机器人社会实验计划,持续深化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推动应用场景覆盖高端制造、教育教学、园林水域等社会经济重点领域。此次合作成为政策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的一个微观样本——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出场景、创新中心出技术,共同编织一张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网络。当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具身智能”深水区,北京亦庄正以全场景赋能,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服务千行百业。
编辑:张紫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