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掉了咪蒙,然后自己成为了咪蒙。
2019年,自媒体“教母”咪蒙因刻意煽动网络情绪,被网络封杀,也就是那一年,我开始注意到一个现象:
那些谴责咪蒙的官媒们,开始咪蒙化了。
标题,像是进了咪蒙编辑部培训过一般,夸张离奇,故弄玄虚。
![]()
写文章的手法,也学了咪蒙的打鸡血、搞情绪、“10万+方法论”的那一套,只是这个方法不是用来写男女对立,而是用来“讲好中国故事”,讴歌老百姓越来越幸福。
正所谓“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这也是规律,能理解。
但我不理解的是:
我们一些官媒怎么就走上一边输出正能量,一边带货大保健;
一边高调抨击“网络烂梗”,一边又主动制造“低级趣味”这样的邪路呢?
![]()
对此,我百感交集:
本应该代表先进方向的官媒都咪蒙化了,像我这样的落后分子,又该何去何从呢?
我迷茫了啊!
![]()
(某官媒积极带货保健护肤品)
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进入短视频时代,一些官媒不仅没有了职业操守,甚至还在违法的边缘反复抽插。
网上出来个小米汽车着火了之类的热点视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派记者去现场调查,直接截取网友上传的视频,配上几段惊悚的黄色大字,就发出来了。
![]()
乖乖,进化了!懂得怎么提炼、怎么添油加醋、怎么夸张,怎么吸人眼球了。
但!版权意识呢?专业采编意识呢?职业规范意识呢?
官媒就是这样树立专业形象吗?!
用他们之前的话说,是不是太庸俗化,太博流量了?
![]()
还有一种官媒更坏了,嘴上说要抵制“网络黑嘴”,不传播负能量。
结果呢,他们自己开了个号,专门报道别的省的负能量,并靠着负面流量在抖音涨粉好几千万。
搞得很多网友都看出规律了:
某川观察,除了四川哪里都观察。某象新闻,对于河南之外的负面新闻,报道的比谁都及时……
真的,我现在开始怀念那些传统媒体人了,没错,他们虽然没出过“10万+”,虽然每天写着照本宣科、不痛不痒的报道,但人家至少还要脸啊!
相反,我们的一些自媒体反而越来越像官媒了。
一方面,是有了专业的行业操守,知道不是自己的视频,不是自己的文字,不能乱用,怕被告。
另一方面,如果口径不像官媒看齐,观点不看官媒方向,很有可能就发不出来,或者发出来后,很快就没了。
对于一些新鲜出炉的热点事件,不再是一哄而上,而是主动选择沉默。
比如同样是小米汽车被烧的视频,官媒发就没事,自媒体轻则发不出来,重则吃官司。
![]()
有的呢,写好文章后,甚至还会主动送到有关领导那,让给把把关,看能不能发……真就有官媒编辑部的样子了!
但,这样的自媒体还是少数,现在有种非常没有节操的自媒体出现了:
前不久,我去苏州参加一个关于AI人工智能的大会,会上有个自媒体科技账号的博主很是得意。
说自己短短几个月就从0粉涨到了1000多万粉,做成了视频号流量榜第一。
其方法有二,一是利用民族情绪,他在现场说:
“今年4月贸易战升级,美国扬言对华加征100%的关税,我和团队里的实习生说,我们要做一批矩阵账号,每天告诉中国人:我们很强,科技非常强,不怕美国……”
二是利用AI自动寻找相关报道,自动撰写相关文案,自动制作相关视频,自动分发到各大平台……
哼哼,说白了,不久就是靠AI洗别人的作品,洗成了第一吗。
这要是放在版权意识强的欧盟、日本,哪有什么登堂演讲的份,早被罚款罚到破产了!
![]()
(日本三名嫌疑人因为未经版权方许可,剪辑相关片段,添加旁白,被逮捕)
坏人高张,馋士当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写到这的时候我又开始纠结了,揭开这层遮羞布,把他们做过的事给集中起来复述了一遍,好不好呢?有没有风险呢?
罢了,发出去吧!
一:作为一名律师,我也得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法治经济做贡献。
二:如果我们的媒体生态一直处在这种水平,那新闻学真就可以消失了。
三:总要有公鸡打鸣啊!
-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