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段智恒
从羊毛梳理到高档面料织造,从智能染色到品牌服装加工,从本土配套到全球输出,扎根泰山脚下的新泰纺织服装产业,历经50余年积淀,已构建起涵盖纺纱、织布、染整、服装、辅料、贸易的完整产业链。作为泰安市“首批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山东省重点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全市拥有纺织服装加工企业90余家,安置就业7500余人,吸纳居家就业50000余人。
全链集聚,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新泰纺织服装产业的崛起,始于坚实的集群支撑。以西张庄镇“中国特色小镇”为核心引擎,采用“规模化、集群化、链条化”三化联动模式,投资建成近6万平方米小镇客厅和孵化基地,集聚纺织企业30余家,涵盖7大门类,形成梳毛、纺纱、织布、染整、服装一体化的闭环产业链。
多细分领域协同发力,产能规模持续扩大。毛纺织领域,小镇拥有20万纱锭、织机5000余台,年加工羊毛2.5万吨,年产毛纱2.5万吨、高档毛呢布料530万米,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棉纺织领域,全市拥有15万纱锭,主要集中在平阳纺织和经纬纺织,配套国际先进设备,棉纱年产能2万吨,织布机500台,年生产各类坯布1900万米;服装服饰及家纺领域,具备年加工成衣服饰3000万件(套)、家纺5000万件(套)的产能,同时年产无纺布4000吨、校服100万件,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
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愈发凸显。山东平阳纺织自1996年成立以来,以设备升级与品质把控为核心,配备12列清梳联、5套精梳机、24台日本村田自动络筒机及300台织布机,形成年产7000吨棉纱、1500万米坯布的产能,产品涵盖纯棉纱、涤棉纱、再生涤棉纱及各类棉布、涤棉布。企业原料精选巴西棉、美棉、澳棉及涤纶、再生涤纶,兼顾品质与环保属性,2019年起先后获欧盟生态纺织品认证、BCI良好棉花认证、GRS全球环保回收认证,构建“60%内销、40%出口”格局。
科技赋能,驱动产业能级跃升
科技创新是新泰纺织服装产业迭代升级的核心密码。当地坚持“数智赋能、创新突破”,依托“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10家企业完成技改升级,实现产能翻番,规上企业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率突破85%,港鑫毛纺等企业智能化率超40%。港鑫毛纺织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深耕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的270g超薄毛呢面料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开创“毛呢夏穿”新时尚。
在产品创新上,新泰企业持续突破边界。华美毛纺织同样以研发为核心,累计研发产品300余种,成为依恋、依芙丽等知名品牌的专供供应商,毛呢面料产量稳居山东省前三;润杰服饰拥有120多项发明专利,特种军用伪装网技术领先。多家企业注重产学研协同,与天津工业大学、东华大学等院校联合研发的水波纹面料、骆马绒面料,技术水平达到全国领先,其中华美毛纺织年产骆马绒面料约200吨,占全球产量的十分之一,以产品创新助力产业链能级跃升。
政策护航,拓宽合作发展空间
好的营商环境是产业蓬勃生长的沃土。新泰从2022年开始推行“链长+专班”产业发展体制,建立完善问题解决、项目推进等即时办理机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从技改扩规、土地出让、厂房租赁到用工保障,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保姆式”服务。实施《工业项目审批服务提速减负十条措施》,对纺织服装等产业推行“多诺合一、十证齐发”集成审批,压缩规划方案审查时限。
平台支撑持续强化。投资近12亿元建设的产业孵化基地,配套完善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实现企业“拎包入住”,已吸引6家企业落地投产、3家孵化企业加速成长。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与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天津工业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建成“功能性面料研发中心”和产业研究基地,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开放合作的步伐持续加快。新泰主动赴南京、苏州、常熟开展“双招双引”,与波司登、千仞岗等知名企业达成代加工基地建设、国风系列羽绒服加工等合作意向。通过成立江苏、浙江、福建招商专班,聘请7名招商顾问,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成效显著,不断补全产业链短板、强化产业链优势。同时依托新泰市电商示范县优势,拓展数字化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