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山西长治一桩因狗咬人引发的命案,终于在11月13日开庭审理。案件之所以引发舆论持续关注,不只是因为狗咬人演变成人命案,更因为案情扑朔迷离、细节充满疑问。如今,随着庭审推进,被告人律师的一句“死者可能是被自己人误伤”,让案件走向出现了重大转折。
![]()
据悉,今年1月30日,申红良的儿子在家门口打水时,被邻居郭某家的狗咬伤。狗是拴着的,但链子有四五米长,咬人不假。申家儿子情绪激动,当场将狗摔死。
狗死了,人也受了伤,申家第一时间选择联系狗主人协商处理。可对方家中无人,他们通过和派出所沟通,结果依旧无解。警方曾提醒申家“锁好门、注意安全”,这句话后来被证明不是多余。
![]()
当晚七点左右,郭某的妻子带着亲属共九人来到申家,敲门、砸窗,最后破门而入。申红良当时和60多岁的妻子、女儿在家,儿子不在。对方不仅人数多,还携带工具,情绪激烈,有人当场放狠话:“今天不弄死你们一家不算完。”
随后的几分钟里,申家屋内陷入混乱。
申红良被多人围攻,情急之下,他在厨房窗台摸到一把杀鱼专用的剔骨刀,开始反击。最终,郭某身亡,其妻、妹夫、女儿三人受伤。
![]()
经法医鉴定,郭某死因为左股动脉断裂导致的大出血性休克,生前遭多次锐器刺伤。
但就在大家都以为这是一起典型的“防卫过当”案件时,被告人律师李圣抛出了关键疑点:郭某极有可能并非被申红良刺中致命,而是被自己带去的“队友”误伤。
律师指出,剔骨刀上没有检测到郭某亲属韩某(其妹夫)的DNA,只有申红良本人的,这从侧面说明刀具未必伤到韩某。而郭某的伤口类型、刺入角度,也与现场混乱情况有出入,不排除在多人围殴过程中,被“队友”误伤的可能。
![]()
更关键的是,郭某身中多刀,伤口集中在下肢,按照伤情描述和物证分析,其中一刀极可能是在人堆中误刺所致。
一句话点破重点:不是谁动了刀,而是乱战之中,刀落在了谁身上。
申红良的家属表示,事发当晚家中3人,面对9人闯入、砸窗、殴打,已经报警但来不及等警察到场。申红良被围殴至角落,身边无路可退,才在慌乱中拿刀自卫。
![]()
律师的辩护逻辑是:这是一起典型的正当防卫。对方破门而入,先动手,人数悬殊,申红良在生死威胁下使用武力,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
庭审当天,申红良的女儿也在法院外接受采访,她表示家人一直在配合警方与社区的调解,甚至事发前已经报警,就是希望能通过正规渠道解决问题。谁也没想到会演变成血案。
![]()
除了对致命伤来源的质疑,外界也对这起事件的另一个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参与打砸、入室的其他8人是否承担刑责?
有网友评论:“如果这9个人不破门而入,就没有后面的命案。现在却只有一个被告在法庭上,其他人呢?”
还有人指出,带头闹事者不仅没有道歉,反而让一个60多岁的老人背上命案,实在说不过去。还有法律专业人士呼吁,对非正当参与械斗者,应依法从重处理,否则对普通百姓的居家安全是种放任。
![]()
目前,申红良仅以涉嫌“故意伤害”被起诉,而对其他参与者的法律处理仍未明确公开。
是防卫,还是误杀?证据还原至关重要。案件虽已开庭,但最终裁决取决于几点关键证据:
死者郭某的致命伤是否出自申红良之手?
其他人的伤情是否存在互相误伤?
被告当时是否确处于合法防卫时空?
这些问题,法医鉴定报告、现场痕迹、刀具DNA、以及现场目击证词都将成为决定因素。
![]()
可以说,这不只是一个狗咬人引发的命案,它的走向,也将影响公众对正当防卫边界的认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