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以“交融智慧·领航未来”为主题的AST华北区推广发布会在北京国贸大酒店盛大召开。本次活动由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简称“北外国际”)联合举办,并得到中国传媒大学(社会创新与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
活动现场汇聚了来自京津冀等全国的多所重点中学与国际教育机构权威代表,共同探讨“AST中国国际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在拓展海内外高中生多元升学路径、提升国内学生全球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01 教育大咖云集,聚焦“中国课程标准”国际化
![]()
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王永利,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院长杨昊,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院长张洪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总经理李国辉,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连仲,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兼AST考试局理事会理事长张梧华,安生教育集团总裁张莉,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考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代伟,河北正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周庆,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陈鑫,AST考试局常务副主任茅彦君等。此外,华北地区多所重点中学及新东方、金吉列、学为贵、新航道等知名机构代表也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
活动伊始,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王永利致开场辞。他对本次发布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并指出:“AST中国国际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作为融合中国教育标准与国际需求的创新实践,为拓宽中外学生多元升学路径、推动中外教育互鉴提供了有效支撑,让世界理解中国的“知行合一,德才兼备,立德树人”等这方面的优秀教育理念,构建高质量教育开放体系、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具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02 基于中国课程的国际标化考试,赋能国际升学新路径
![]()
作为拥有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自主知识产权的AST(Aptitude Scholastic Test)考试,由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中国高考权威专家与剑桥大学资深学科专家联合命题,是首个基于中国国家高中课程标准、高考元素及世界知名大学选才要素的中国国际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
AST考试,被很多中国考生昵称为“英文版高考”,以其“中国高中课程+国际标准化考试”的双重属性,为普高学生开辟了“一考双申”的多元升学路径───中国学生既可通过高考申请国内大学,又可通过AST成绩直通海外名校。截止目前,AST成绩已获英国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一大批世界名校认可,也被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作为招生录取中国内地高中生的重要参考依据。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David Cardwell曾从学术评估角度对该考试进行解析:“虽然剑桥很认可中国高考这一评价方式,在考察学生潜力时,剑桥更需要一个注重特定项的评价标准,而该考试恰好能提供这样的标准,它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能够有效筛选出剑桥青睐的学生。”
03 学术力量汇聚,共筑国际化教育研究平台
![]()
本次论坛搭建了高层次的学术对话平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中国传媒大学社会创新与公共文化研究中心等权威学术机构深度参与,围绕中国国际标准化实践展开了多维度探讨。各方基于自身在教育研究、文化传播与学材开发等领域的专业积淀,共同探索中国国际标准化考试、课程与国际标准化测评体系融合的有效路径。
此次跨机构、跨学科的学术协作,为中国国际标准化考试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不仅标志着中国主流高校对该测评体系教育价值与研究方向的认可,也为推动中国教育标准的海外应用构建了高水平的交流机制。
04 战略协作推进“课程标准”体系升级,建立“AST考试中心”
![]()
活动现场,安生教育集团与北外国际签署深度合作框架协议,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授权北外国际建立“AST考试中心”。
同时,安生教育集团总裁张莉女士与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考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易高招创始人代伟先生围绕中国特色国际化人才发展体系与标准的构建进行了深入对谈,并在整合学术资源、推进顶层设计等方面形成重要共识。
未来,双方将协同推进符合国家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的中国国际化教育评价体系建设,为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作出积极贡献。
05 专家深度解读“科学量才”价值内涵
![]()
张连仲教授围绕《科学量才,为了更好培育新时代国际化人才》这一主题发表演讲。他结合自身专业领域及相关政策,探讨了英语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科学评估等议题。
他指出,当前语言教育正面临重大转型,高利害测评不应仅关注语言技能本身,而应转向更加注重人对语言的实际掌握与运用能力,同时涵盖对学习者思维能力、品格与价值观的综合评价。他强调,外语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自信的表达者”,并更加关注学习的过程与进步。针对测评体系的优化方向,学科测评应从单纯侧重认知能力(智商)向兼顾情感与社会能力(情商)拓展。
张连仲教授也表达了对AST考试体系的期许:希望它不仅是一个测评工具,更能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体系化的支持,助力学生提升国际高等教育所必备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表达素养与学科素养,为适应国际教育环境打下扎实基础。
![]()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院长杨昊就《出国留学与在地国际化》展开阐述。他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既面临重要机遇,也伴随诸多挑战,正步入一个需要“双轮驱动”的新阶段——即出国留学与在地国际化协同推进。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已成为推进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且具有技术挑战的工作。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愿共同探索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国际标准化评价体系,助力中国学子走向世界,吸引优质教育资源来华。
![]()
安生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AST考试局理事会理事长张梧华在主题发言中指出:“AST考试不仅能让中国学生充分展现学术能力,申请海外大学,更是以民间形式使基于中国高中课程标准的国际标准化考试走向海外,吸引海外优秀学子申请中国名校。”
张梧华表示,AST已被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式接受,作为非中国籍学生本科申请的评估依据之一,这意味着AST考试在让中国学生 “走出去”后,也开辟了让海外优秀学生“走进来”的通道。
![]()
未来,AST考试将凭借其成熟的“中国课程标准”评价体系遴选海外学生,助力中国高校在相同平台与层次上,与国际一流大学国际一流大学同标同质,招选海外留学生来华学习。而ASIC课程也将为海外优秀学生开辟进入世界名校或来华留学的新途径。它将和 IB、A- Level等主流国际课程体系一样,成为学生多元化选择中的一项,让更多优秀学生能依据自身情况规划学业,拓宽世界各国教育选择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