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 年,一位意大利人举着相机对准周恩来总理。按下快门的瞬间,他不会想到,这张照片后来会走进中国千家万户家庭。
![]()
说起来,洛迪第一次见到周总理就是在1973年,这一年,洛迪获得了前往中国的签证,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来到人民大会堂后,洛迪和一群大使们一起排队,对这次和周总理的见面翘首以盼。
洛迪排了半天才到队伍的中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有周总理的声音萦绕在人民大会堂,为此,洛迪不得不和排在自己前面的人打听,周总理除了会说中文之外,还会哪一国的语言?这位大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告诉他,周总理还会讲一口流利的法语。
洛迪心中一喜,自己的运气未免太好了一点,如此一来,他可以直接和周总理阐明自己的要求。
思及此,洛迪对着意大利驻华大使撒了一个谎,只说自己没有带相机,事实上呢?身为一个摄影记者,他就是什么都不带都会将相机随身携带的,毕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要用上了。之所以撒这个谎,也不过是想要趁此机会去队尾排队。
因为他突然想起来,纵然周总理只给他一分钟照相的时间,他的那些条件也不会得到满足的,原因无他,他的身后还站着三四十个人,故而,他直接从队伍里走了出去,直奔队尾,如此一来,他变摇身一变成为最后一个接近周总理的人。
![]()
当洛迪终于站在周恩来面前时,他还是鼓起勇气和周总理坦白:“总理先生,我撒谎了,我带了相机。” 周恩来打量着眼前这位 “少白头” 记者,嘴角泛起温和的笑意:“面对满头白发的人,我总是愿意的。”
洛迪让周总理坐在沙发上,周总理随意一摆动作,就完美的呈现的相机里,而洛迪也按下快门键,随后,洛迪发现,周总理的眼睛几乎是往地上看的,洛迪还是觉得差点意思,便主动上前,和周总理说,他不是一个出色的摄影师,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机会重新给周总理拍张照片?
一向平易近人的周总理答应了他的这一请求,洛迪乐呵呵的回到自己的拍摄位置。当洛迪取景时,周总理的一位秘书忽然从远处叫了他一声,周总理的目光也因此移向远方,而他看的方向正是中国的未来。洛迪眼疾手快的拍下这张照片。
多年后,洛迪在回忆起自己拍摄这张照片,脑海里想的是,自己的运气还是很好的,他能够有幸拍下这张照片,不是因为他自己有多能干,而是因为自己面前站着的是周总理这般崇高的人,周总理特别有吸引力,他这一生都不会将其忘记。
![]()
这张照片很快占据了《时代》周刊的中心页,随即传遍世界,1974 年还斩获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 “认识世界奖”。
这张照片有多火?印刷量超过 9000 万张,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找到它的踪迹。多年后,武汉、重庆等地办纪念展,这幅照片总会被摆在核心位置,前来看展的观众总要驻足良久,有人甚至红了眼眶。更特别的是,洛迪还把原版照片亲笔题词后送给了周恩来亲属,这份珍贵的礼物后来多次随展览与中国观众见面。
洛迪与中国的缘分不止于一张照片。北京有位叫蔡元的相机收藏家兼摄影家,偶然看到《沉思中的周恩来》后被深深打动,后来竟在法国办展时结识了洛迪。两位艺术家因作品互相欣赏,成了朋友,还互换了签名作品 —— 洛迪送的自然是那张经典照片的签名版,蔡元则回赠了自己的摄影佳作。
其实,洛迪给周总理拍摄照片时,周总理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
![]()
1972 年 5 月,周总理确诊了膀胱癌确,之后,总理在病痛与工作的双重压力下,走完人生最后四年。
确诊后的总理,并没有因此停下工作的脚步。1973 年,他的病情已经开始影响正常生活,但这一年里,他依然坚持会见了来自 40 多个国家的客人,有时候一天要连续见好几拨,从早上忙到深夜。身边的工作人员看他脸色越来越差,劝他多休息,他总是摆摆手说:“还有那么多事没处理,休息不踏实。”
到了 1974 年,总理的病情加重,不得不开始接受手术治疗。可就算躺在病床上,他最惦记的还是国家大事。每次手术前,他都会把重要的文件和工作安排提前梳理好,手术后刚能说话,就问身边的人:“那些急件处理得怎么样了?” 这一年里,他前后做了 4 次手术,可就算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坚持主持了 13 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批阅了近千份文件。
![]()
1975 年,总理的身体已经虚弱到了极点,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但他还是强撑着身体,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了报告。当他用沙哑却坚定的声音说出 “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时,台下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很多人看着总理消瘦的身影,都忍不住红了眼眶。那时候大家都知道总理身体不好,却没人想到,这会是他最后一次在全国人民面前发表讲话。
1976 年 1 月 7 日,总理的生命已经进入了最后时刻,他陷入了半昏迷状态。可就在清醒的间隙,他还拉着医生的手说:“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们去照顾其他需要帮助的同志吧。” 这句话,成了他留给身边工作人员最后的嘱托。
![]()
1 月 8 日 9 时 57 分,周恩来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享年 78 岁。无数人自发地走上街头,眼里含着泪水,想要送总理最后一程。那时候,北京的天气特别冷,可街道两旁挤满了人,大家举着写有 “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 的牌子,默默站着,寒风中,哭声此起彼伏。
总理去世后,按照他生前的嘱托,他的骨灰被撒向了祖国的江河大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