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随着中美在各领域的博弈升级,中美愈发意识到了战略资源的重要性。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美国国防部后勤局就发布了一份招标文件,显示美国计划在五年内,采购7480吨的钴。
钴这种东西,对于国家安全和现代工业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它不仅用于电动汽车的可充电电池,其合金也用于制造弹药、喷气发动机、飞机起落架等军事装备。而目前中国在钴加工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建立了庞大的国家储备。
![]()
(中国深海采矿车)
美国这边,在冷战期间曾积累了大量的钴战略储备。但是进入21世纪后,因为财政预算削减,国防后勤局就陆续卖掉了这些库存,这次招标也是美国政府自1990年以来首次尝试采购钴库存,目标是摆脱对中国的依赖,保障自身供应。
但美方的这一计划似乎并不顺利。8月份,投标就被传出截止日期多次推迟,到十月中旬,美方直接宣布取消招标了。
然而,就在美方还未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时候,中方这边却传出了好消息。
日前,外媒就报道称,中方当下已经抵达了西太平洋海面以下2000米的一座海山,并在此测试了一种旨在开采富含钴矿藏的智能采矿车,收集了关键的性能数据。
报道显示,这款智能采矿车拥有自主感知海底环境的能力,可以根据复杂地形实时调整行进姿态,避免翻覆或被困。同时还采用了多矿类复合钻采技术,能同时高效收集多金属结壳、结核等多种矿产。
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深海作业的达成,其意义远不止于技术层面,中方能够悄无声息地抵达西太平洋深海并完成试验,本身就意味着已在某种程度上越过了以关岛为核心的第二岛链监视体系。
我们也知道,美国所谓第二岛链的战略设计核心,就是围堵中国,其布局完全针对中国远洋发展和海洋权益。
![]()
(五角大楼)
从地理上,它锁定中国远洋通道,中国进出太平洋的关键航线如宫古海峡、巴士海峡延伸航线,全在第二岛链的覆盖范围之内。关岛、马里亚纳群岛等节点,就像关卡一样,扼守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必经之路。
在军事上,美军以关岛为核心部署战略轰炸机、核潜艇,既能支援第一岛链的封锁行动,又能直接威慑中国近海及远洋目标,专门针对中国海军的远洋化发展。
而如今中国深海采矿平台的成功布设与复杂作业,就是在事实上表明:所谓的“岛链封锁”,在深海维度已被中国以非对称能力所穿透了。
美国的第二岛链监视体系,其实有个天生的软肋,它主要盯着海面舰艇、浅海潜艇和空中目标,靠的是卫星遥感、海面侦察船、浅海声呐阵这些常规手段。但2000米深的海底,又是高压、又是黑暗,还有复杂的洋流搅局,这些常规手段根本不好使,声呐信号在深海里传播会严重失真,卫星更是穿不透厚厚的海水,常规监测手段基本不起作用。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