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主办,学会头痛分会、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联合承办的“2025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头痛分会年会暨第二届南方头痛与神经痛学术论坛暨华南头痛与脑血管病、睡眠障碍共病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以“跨学科融合、规范化发展、高质量赋能”为主题,采用“线下主会场+线上直播”双轨模式,汇聚全国400余位头痛领域专家学者与会交流,通过“1个主会场+2个分会场+10余个核心论坛”,构建起覆盖临床、基础、护理与公共卫生等多维度的学术对话平台,线上参会人数更是突破6000人次。
![]()
会议伊始,多位核心嘉宾致辞为学科发展锚定方向。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头痛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现亮教授指出,分会将持续推进头痛诊疗规范化体系建设,深化区域协作与多学科资源整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肖国宏院长表示,将把头痛学科作为医院重点发展方向,构建全链条诊疗服务体系。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副秘书长陈苒教授表示,学会将积极助力头痛领域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于生元教授进一步呼吁,加快全国头痛防控体系在区域层面的落地实施。开幕式由头痛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冀雅彬教授主持。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头痛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现亮教授致辞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肖国宏院长致辞
![]()
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陈苒副秘书长致辞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于生元教授致辞
![]()
学会头痛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冀雅彬教授主持开幕式
会上还举行了学术顾问聘请及授牌仪式,特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冀英教授担任学术顾问。
![]()
学术顾问授牌仪式
聚焦前沿:分论坛呈现多维研究进展
本次会议设置多个专题论坛,各领域专家倾囊相授,带来前沿学术成果分享,系统展示头痛领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最新动态。
头痛防控体系与前沿进展论坛(含头痛管理与质量控制论坛)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解龙昌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杨晓苏教授,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玲教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钟水生教授联合主持。于生元教授分享了全国头痛防控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及区域推广经验;李焰生教授解读了偏头痛预防国际指南的核心要点,明确临床预防的关键指征;罗国刚教授剖析了偏头痛质量控制的现存问题,提出针对性优化路径;李现亮教授介绍了广东省头痛中心及门诊质控进展,并分享了地方实践经验。在讨论环节,广东省人民医院李彦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袁大华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周瑾瑕教授、东莞市人民医院刘勇林教授、深圳市人民医院康慧聪教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李乐教授等六位专家围绕区域防控落地、基层质控推进等问题交流经验,形成多地联动共识。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于生元教授作《中国头痛防控体系建设进展》专题演讲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焰生教授作《偏头痛预防国际指南核心解读》专题演讲
![]()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国刚教授作《偏头痛质量控制现状-问题与策略》专题演讲
![]()
学会头痛分会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现亮教授作《广东省头痛中心及门诊质控-进展及展望》专题演讲
诊疗与管理新进展论坛由深圳市人民医院褚晓凡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徐隋意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姚源蓉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张洁教授联合主持。董钊教授在线阐述了偏头痛生物标志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精准诊断提供分子依据;周冀英教授通过解析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治进展,分享了“症状分型+功能评估”的鉴别流程;陈春富教授聚焦曲普坦类药物在偏头痛治疗的研究进展,明确了不同患者群体的用药选择;王贺波教授则进一步详解了MO与MOH的机制与综合管理策略。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冀英教授作《前庭性偏头痛诊治进展》专题演讲
![]()
山东省立医院陈春富教授作《曲普坦在偏头痛治疗的研究进展》专题演讲
![]()
河北省人民医院王贺波教授作《MO与MOH的机制及综合管理》专题演讲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董钊教授线上作《偏头痛生物标志物研究新进展》专题演讲
基础研究与交叉学科论坛由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冀雅彬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莉教授主持。肖哲曼教授从代谢机制角度解析了偏头痛与血管风险的关联,分享基础研究成果;董铭教授探讨了脑血管病与偏头痛的共病机制,梳理临床研究结论;张通教授介绍了大模型在头痛精神共病评估中的创新应用,展现跨学科融合价值。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肖哲曼教授线上作《偏头痛血管风险与代谢机制》专题演讲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董铭教授作《脑血管病与偏头痛:已知与未知》专题演讲
![]()
华南理工大学张通教授作《大模型优化及其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专题演讲
中西医结合诊疗论坛由广东省中医医院周道友教授主持。王成银教授结合头痛的中医诊治临床经验,强调辨证与个体化干预结合;钟水生教授参与讨论交流中医特色疗法应用。
![]()
学会头痛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王成银教授作《头痛的中医诊治》专题演讲
头痛非药物治疗论坛由东莞市厚街医院周先举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金生教授主持。侯清华教授带来偏头痛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ta-vns调控治疗的技术进展;任丽教授分享头痛非药物治疗新进展。
![]()
学会头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侯清华教授作《偏头痛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和ta-vns调控治疗》专题演讲
![]()
学会头痛分会副主任委员、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任丽教授作专题《头痛非药物治疗新进展》专题演讲
粤港澳及海南先行先试与头痛诊疗论坛暨头痛共病与特殊人群诊疗论坛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谭戈教授、澳门镜湖医院毛燕娜教授联合主持。陈向燕教授主要分享了香港地区女性头痛非药物干预研究数据;黄培坚教授深入探讨了粤港澳及海南先行先试区域的头痛诊疗新进展。
![]()
香港理工大学陈向燕教授作《Lifestyle Factors and Non-Pharmacological Therapies in Headache and Migraine: Evidence from Hong Kong Women》专题演讲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黄培坚教授线上作《粤港澳及海南先行先试与头痛诊疗新进展》专题演讲
特殊人群与类型头痛及神经痛诊疗管理论坛由阳江市人民医院谭茜茜教授、汕头市中心医院周建华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丽教授及李秋玲教授主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小娟教授致开场致辞。赖穗翩教授针对合并基础疾病、老年及妊娠期等特殊人群,提出“风险分层+动态监测”的管理策略;喻树峰教授详解儿童青少年头痛的病因筛查与非药物干预要点;陈超教授分享了慢性偏头痛与MOH患者的临床管理经验;邹达良教授传递了三叉自主神经性疼痛的诊疗新进展。
![]()
江门市中心医院赖穗翩教授作《特殊人群的偏头痛诊疗管理及经验分享》专题演讲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喻树峰教授作《儿童及青少年头痛诊疗要点及经验分享》专题演讲
![]()
珠海市人民医院陈超教授作《慢性偏头痛与MOH患者管理经验分享》专题演讲
![]()
学会头痛分会常务委员、中山陈星海中西医结合医院邹达良教授作《三叉自主神经性疼痛诊疗新进展》专题演讲
头痛与睡眠障碍、脑血管病新进展论坛由中山市人民医院卢奎教授、汕头市中心医院黄楚明教授主持。李现亮教授结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进一步明确了头痛合并失眠的诊疗路径;李伟教授深入探讨了脑血管病与头痛的关联机制,并分享了有关临床诊疗经验。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现亮教授作《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专题演讲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伟教授作《神经介入、脑血管病疾病与头痛》专题演讲
廖松洁教授结合《头痛问诊要领中国专家建议(2025版)》解读,提出“精准问诊三维框架”规范临床诊疗起点;林华亮教授通过分析华南地区头痛与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数据,为公共卫生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
头痛公共卫生及AI领域新进展论坛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宋兴旺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张玉虎教授主持。林华亮教授此次主要分享了头痛与脑血管病疾病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数据;张通教授着重介绍大模型优化及其在精神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
![]()
学会颅神经分会常务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廖松洁教授作《头痛问诊要领中国专家建议(2025版)解读》专题演讲
![]()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林华亮教授作《华南地区头痛与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分析》专题演讲
头痛与神经痛诊疗管理与护理分会场则分设诊疗与护理两大模块。
神经痛新进展论坛由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何旭英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郭建军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李巧薇教授联合主持,何旭英教授致开场致辞。沈庆煜教授重点剖析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管理难点及应对策略;李海燕教授解读钙离子通道调节剂的更新迭代及临床应用;王小娟教授分享神经痛病例诊疗经验;任丽教授、广东药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李志刚教授参与神经痛病例讨论;何旭英教授作最后的论坛小结。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沈庆煜教授作《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CPSP)患者的管理及挑战》专题演讲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海燕教授作《钙离子通道调节剂迭代》专题演讲
![]()
学会头痛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小娟教授作《神经痛疑难病例鉴别诊断》专题演讲
护理模块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现亮教授、钟高贤教授、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陈谋珠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俊英教授联合主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尹玉珊教授、李现亮教授致开场致辞。董晓航教授扼要分享低颅压头痛的个体化护理与全程化探索方案及并发症预防要点;尹玉珊教授提出头痛的全面护理评估与“头痛日记”书写标准的规范化要求;高俊英教授解析了急性期与预防性头痛药物的护理管理及观察要点;赵晓华教授着重介绍了中医适宜技术在头痛患者中的应用;刘畅教授简要梳理了CGRP靶向治疗头痛的护理全程管理要点;尹玉珊教授作最后的讨论与小结。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董晓航教授作《低颅压头痛护理的个体化护理与全程化探索》专题演讲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尹玉珊教授作《超越头痛:头痛的全面护理评估与“头痛日记”的书写》专题演讲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俊英教授作《精准护航:急性期与预防性头痛药物的护理管理及观察要点》专题演讲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赵晓华教授作《中医适宜技术在头痛患者中的应用》专题演讲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畅教授作《新时代的利器:CGRP靶向治疗头痛的护理全程管理》专题演讲
前沿技术分享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现亮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郭建军教授主持。冀雅彬教授解读了偏头痛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及临床选择依据;刘中霖教授解析了失眠药物的迭代应用及与头痛治疗的联合考量。
![]()
学会头痛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冀雅彬教授作《偏头痛药物治疗新进展》专题演讲
![]()
学会睡眠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刘中霖教授作《失眠药物迭代与头痛联合治疗》专题演讲
培育菁英:首届头痛青年医师病例大赛同期举办
会议期间举办的“‘头’号菁英,‘粤’创未来——首届头痛青年医师病例大赛”成为本次活动一大亮点。大赛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蔡继福教授、澳门镜湖医院毛燕娜教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谭戈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徐隋意教授、贵州省人民医院姚源蓉教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莉教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玲教授组成评审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刘红英教授担任主持。赛事以诊疗思维、病例分析与临床决策能力为核心考核维度。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蔡继福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现亮教授为大赛致开场辞。10位青年医师围绕复杂病例展开“12分钟汇报+8分钟问答”,充分展现临床功底。评委专家逐一点评,蔡继福教授作总结与展望。
![]()
![]()
![]()
![]()
首届头痛青年医师病例大赛现场
经过激烈角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熊宇荣获一等奖,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贝旭、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李碧云荣获二等奖,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李蹊等3人荣获三等奖,佛山复星禅诚医院罗绮冰等4人荣获优胜奖;东莞市人民医院等17家单位被授予优秀组织奖。李现亮主委指出,这次大赛是青年医师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未来将持续打造人才孵化与交流平台。
![]()
首届头痛青年医师病例大赛颁奖仪式
共建生态:构建广东头痛诊疗新高地
闭幕式由汕头市中心医院黄楚明教授主持,李现亮教授表示,此次会议实现了头痛领域多学科、跨区域的深度交流,推动了诊疗规范与前沿技术的推广。未来,分会将以此次大会为起点,启动“广东省头痛诊疗数据库”建设,推进青年医师培育计划,强化粤港澳区域协作,助力广东打造全国头痛诊疗高地。
会后,同期召开了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头痛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李现亮主委作2024-2025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2026年度工作计划与展望。会议就开展常务委员会议等进行了集体讨论,与会委员共同为分会下一步发展建言献策,协力推动头痛学科向规范化、精准化与体系化方向持续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