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黎辰钰)11月13日,邵阳市大祥区班主任心理健康班会课(初中组)竞赛在精彩呈现中圆满落幕。 七堂主题鲜明、形式创新的班会课依次亮相,聚焦学生成长关键议题,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探究破解成长困惑,充分彰显了全区班主任队伍深耕心理育人、护航学生成长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为区域校园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
![]()
李建梅老师的《真正的“酷”,从不怕被讨厌开始》以阿德勒心理学“课题分离”思想为核心,通过“勇气姿势”破冰、微型辩论赛、“勇气契约卡”等环节,引导初一学生分清“我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认识到“被讨厌的勇气”是在原则问题上坚守自我的底气,帮助学生勇敢活出自我,收获自信与成长。
![]()
![]()
尹小爱老师的《向光而行——备考季里的生命成长课》聚焦九年级中考冲刺期学生的压力与焦虑,以“成长足迹卡”回顾过往成功经历建立信心,通过匿名分享、辩论式讨论打破“成绩至上”的认知怪圈,结合视频《扎根》让学生理解挫折是成长的铺垫,并学习“负面话语改写术”等实操技巧,引导学生在备考中看见自我价值,积蓄成长力量。
![]()
![]()
唐丹老师的《合理归因,促成长》围绕初中学生考试压力与归因认知展开,以“成语连连看”唤起考试相关情绪,通过“考后真心话”引导学生分享成绩感受,结合韦纳成败归因模型区分内外、可控/不可控因素,并以“小帅的烦恼”案例分析不合理归因的影响,总结“正确归因四步法”,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
![]()
![]()
徐正祥老师的《争做校园“消谣”人》以身边谣言案例导入,通过看图、短视频、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谣言传播过程与危害,分析谣言滋生的原因,结合真实案例与校园警察普法让学生了解造谣传谣的法律责任,围绕“谣言止于法律还是道德”展开辩论,总结出“核实真相—公开澄清—及时举报”的三步止谣法,引导学生成为校园“消谣”小卫士。
![]()
伍慧玲老师的《做情绪的舵手》以《头脑特工队》片段导入,引导学生认识五种基本情绪并分析其积极功能,打破“负面情绪=不好”的认知误区,通过“情绪红绿灯”“积极转念”“身体安抚”等实操方法的教学与演练,让学生在“情绪小顾问”任务中运用所学解决校园冲突等场景问题,引导学生接纳所有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肖雯老师的《打造我的“积极情绪银行”》以“情绪温度计”游戏唤起感知,通过心理剧引导学生识别固定型思维,并运用三大工具调整认知,在《能量存款手册》中储蓄积极情绪,最后建立“班级能量银行”,形成集体互助氛围,助力学生积累心理能量、建立成长型思维。
罗璐璐老师的《人生先轨道,而后旷野》聚焦青少年生涯规划,以电影经典台词导入,通过“旷野与轨道”概念讨论、名家观点视频解析及学习状态自查活动,引导学生领悟“轨道是旷野基础”的辩证关系,反思“间歇性努力”的影响,鼓励学生在学业与责任的“轨道”上扎实积淀,为未来探索广阔“旷野”积蓄底气与能力。
竞赛总结点评环节,评委代表逐课分析点评,肯定亮点并提出优化建议;随后,教育局领导周主任现场宣布比赛分数,李建梅老师以最高分脱颖而出,将代表大祥区出征市级赛事。本次班会课竞赛摒弃传统说教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情景体验、互动游戏、思辨探究等多元形式,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实现了“从被动倾听向主动参与”的育人转变。下一步,大祥区将以此次竞赛为纽带,总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与班级管理、德育工作深度融合,为全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筑牢心理防线,让每一颗心灵都能在阳光中绽放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