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白菜免费”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导致内蒙古赤峰一菜地承包者近200亩白菜被闻讯而来的人群“白采”,受害人估算整体损失近百万元。11月11日,赤峰市松山区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称已开展调查处置工作,后续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发布。
一家农业种植户的无妄之灾,甚至很多人到现在还依然认为“几棵白菜不值什么钱”,却很显然已经成为一起极为严重的聚众哄抢他人财物案件,需要认真严肃的调查溯源与法律责任追究。
200亩的规模种植农田,没有人会想当然地认为属于可以任意取用的无主物,因为一条来源不明、未经核实的自媒体流言而集体出动,几百人动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抢摘。更重要的是,在事发现场,白菜种植户明示阻拦,依然无济于事。几百人无视农田主人劝阻肆意哄抢,无疑是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侵犯,对国家法律的无视。
如果说无端听信一则谣言就肆意采摘白菜是纯粹无脑,那么在白菜主人明确拒绝的情况下依然下手就是无知无畏。
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对哄抢公私财物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除了要承担法律后果,哄抢者还需要作价赔偿受害人的经济损失。在这方面,从来没有也不应该存在任何法不责众的空间。近年来多次发生哄抢农田种植承包户财物的恶性事件,一些人所谓法不责众的思想,与某些地方暧昧处置相关案例不无关系。
深入调查此次哄抢白菜事件,首先要对“白菜免费”视频谣言的炮制与传播、升级与扩散链条有一个清晰的溯源。网络环境的清朗需要从个案出发的实践示范,基于现有平台治理的能力,找到谣言源头并非难事,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也成为必须。更重要的是,需要运用大数据介入分析,本案谣言在当地个别媒体参与传播、变相背书过程中,后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民事赔偿责任也不能被模糊处置。也只有严格执法查办和处置造谣及参与传谣主体,才有以案说法、强化信息发布主体法治意识的可能。
更进一步说,对此次哄抢白菜事件的深入调查,还必须复盘哄抢事件发生期间的地方治安处置情况。不是只有受害人报案才可能触发公安机关出警。警察法第21条明确,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就应当立即救助。
在哄抢事件出现苗头、愈演愈烈的时间段,地方基层治理的能力、治安响应的及时度就更受到严峻考验。突然几百人涌到案发现场哄抢,基层治安巡逻单元也应当有基本的信息通报、警务协同的作为,而非坐视属地农业种植户合法权益被公然侵犯。
为属地企业、公民提供治安保护,是最基本的营商环境内容。地方法治环境是由诸多治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安响应敏感度与能力的提升,突发社会事件的即时反馈与应对,以及对公然哄抢公民合法财产行为的依法查处、秉公究责……都能反映地方治理水平。而违法必究,不错不漏、不枉不纵,才是消除“法不责众”思想、让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