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政府停摆落幕:43天后重启,危机却未走远

0
分享至



作者|梦霞亲见

当地时间11月12日,特朗普签署临时拨款法案的消息,让持续了43天的美国史上最长政府停摆,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

但对普通美国人来说,这份迟来的“重启通知”并没有带来多少踏实感。

两党那些扯不清的纷争还在,谁也说不准下次“关门”会在什么时候。



临时方案解近忧,重启背后藏隐忧

这次能结束停摆,关键是参议院11月10日通过了那份临时拨款法案。

核心内容很简单,就是把政府的资金支持延续到2026年1月30日。

这事儿说穿了,就像给快断粮的家庭临时借了点米,能解眼前的急,却管不了长远。

两个多月后的大限一到,要是两党还在预算问题上谈不拢,政府大概率还要面临“关门”的尴尬。

从9月底到11月初,参议院前后搞了14次表决,每次都没达成一致。

美国制度中原本的“权力制衡”,慢慢变成了两党互相拆台的“恶意制约”。

更无奈的是,这种“停摆闹剧”并不是第一次上演。

1976年以来,美国已经经历了10次正式的政府停摆,只是这次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停摆影响无孔不入,民生经济双重承压

这次停摆的影响,早就渗透到了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上到航空出行,下到一口饱饭,几乎没人能置身事外。

超过100万联邦雇员成了直接受害者:大约75万人被强制“休假”,还有70多万人被要求继续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却一分钱工资都拿不到,只能每天盼着政府重启后补发。

CNN的镜头里,停摆期间,大量领不到薪水的政府雇员排着长队领救济食品,队伍绕着小区转了一圈,望不到头。

曾经让人羡慕的“体面工作”,如今,连一家人的温饱都保障不了。

更让人揪心的是全国4200万依赖食品券的民众,差点就断了基本口粮。

不少低收入家庭只能靠慈善机构的救济过日子。

大家忍不住吐槽:“我们就像两党博弈的棋子,饿着肚子为他们的政治斗争买单。”

航空业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空管人员和机场安检员大多属于“无薪上岗”的群体,长期没工资让不少人选择了缺勤。

全美40个繁忙机场被迫削减航班。

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就有近3000架次航班取消,上万个航班延误。

经济上的损失更是实打实的。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停摆每持续4周,就会造成约70亿美元的损失,43天下来,总损失已经超过140亿美元。

专家估算,这会让今年四季度美国GDP增速拉低1到2个百分点,全年增长率可能从原本的2.1%跌到1.5%以下。

截至11月5日,旅游业已经损失了约50亿美元。

不少依赖政府订单的中小企业更是雪上加霜:由于订单中断,资金回笼无望,就算政府重启,很多企业也因为现金流断裂,撑不下去了。

消费者信心也跌到了低谷。

11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50.3,是2022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38%的人推迟了购车、购房等大额消费计划,形成了“消费收缩—企业盈利下降”的连锁反应。



不止美国,多国曾陷“停摆”困境

很多人以为政府停摆是美国专属,其实不然,全球不少国家都曾遭遇过类似的政治僵局。

最极端的例子要数比利时。

2010年到2011年期间,这个国家整整589天没有民选政府执政,创下了世界纪录。

但神奇的是,比利时的社会秩序并没乱。

火车照常运行,商店正常营业,民众的生活几乎没受什么影响,不少人还调侃“没政府反而更安稳”。

加拿大也有过类似经历。

2011年,时任总理哈珀领导的保守党提出的预算案,被反对党联合否决,随后议会通过不信任动议,引发了新的选举。

不过和美国不同,加拿大的政府服务没中断,只是政策推进陷入了停滞,停摆的核心是“政治僵局”,而非“政府关门”。

2023年,加拿大又差点陷入停摆。

联邦政府的新财政预算遭到多个省份反对,他们觉得预算偏向大城市,忽视了农村地区的利益,双方在议会吵了好几个月,最后才勉强达成共识。

英国脱欧后也出现过类似状况。

2022年,新政府上台后,保守党内部对预算方案意见分裂:一部分人主张减税刺激经济,另一部分人坚持要先保障民生福利。

最后,这份预算案被工党和自由民主党联手否决,政府运作陷入停滞,直到重新调整方案才化解了危机。

这些国家的“停摆”和美国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多是议会制下的预算否决或政治僵局,很少出现美国这样“政府没钱就关门”的情况。

而且,多数国家会通过提前选举、跨党协商等方式化解危机,不会让僵局持续太久,更不会把普通民众的生计当成谈判筹码。

为啥政府停摆了,国家还能运转?

不少人看美国停摆43天、比利时近600天没民选政府,却依然能正常运转,就觉得“停摆也没什么大不了”。

其实这背后,有特殊的制度和社会原因。

首先是“分权体制”在起作用。

像美国是联邦制,地方政府在教育、治安、消防等民生事务上有高度自治权。

联邦政府停摆,只影响国土安全部、NASA这些联邦机构,地方的警察、学校、医院照样运作,基层治理不受影响。

其次是“必要服务”不会断。

美国《反缺陷法案》规定,边境巡逻、空管、军队、邮政、社保发放这些关键岗位,就算停摆也要无薪上岗。

这些核心职能不中断,就守住了社会运转的底线,就不会出现“全面瘫痪”的情况。

再一个就是市场和社会组织够发达。

很多公共服务不是政府独揽,而是由私营企业或者慈善机构承担。

比如美国的国家公园,停摆后可能由州政府接管,或者靠志愿者维护。

低收入家庭缺粮,就会有食物银行、教会等慈善组织补位,形成了一个“缓冲带”。

还有就是,老百姓已经习惯了。

美国自1980年以来已经停摆20多次,大家见怪不怪,觉得“迟早会恢复”,不会恐慌。

而且联邦雇员虽然停薪,但历史上每次都会补发工资,这也减少了社会动荡的风险。

但这绝不意味着“停摆无所谓”。

这种运转只是“被动维持”,而非“主动发展”,经济损失、民生困扰、国际信誉受损,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代价。



国际信誉遭冲击,两党博弈未停止

这场由美国国内政治引发的风波,还闹到了国际上,让美国的信誉打了折扣,连盟友都开始对它产生质疑。

首当其冲的是驻欧洲多国的美军基地当地雇员。

特朗普政府动用紧急资金保障了现役军人工资,却把这些当地雇员排除在外,导致他们10月份的薪资被拖欠。

意大利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美军在意大利设有多处军事基地,常年雇用超过4000名意大利籍工作人员。

欠薪事件引发意大利朝野哗然,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塔亚尼紧急要求美方补发欠薪。

代表基地员工的工会协调员痛批此事“荒诞离奇”,不少雇员背负着房贷,连上班的油费都凑不齐。

工会甚至宣布进入“紧急动员状态”,不排除罢工的可能。

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也没能幸免。

驻德美军基地有近1.1万名德国籍雇员、西班牙基地有大约1000名当地雇员,都面临着欠薪困境。

无奈之下,欧洲多国只能自己掏腰包替美国垫薪:

德国启动了“特别开支”保障员工薪资。

葡萄牙亚速尔自治区政府贷款120万欧元为雇员提供支持。

西班牙政府则直接向美方施压,才勉强让员工拿到了工资。

这些操作让盟友们心里犯起了嘀咕:连员工工资都保障不了,美国的履约能力还能信吗?

德国《明镜》周刊评论指出,美国政客让欧洲盟国人民为其内部僵局付出代价,是对伙伴的不公。

这场欠薪风波,也让跨大西洋关系蒙上了阴影。

美国长期要求欧洲盟友增加军费,却让盟国为自己的内部问题“埋单”。

越来越多欧洲国家开始讨论,要减少对美国的依赖。“欧洲战略自主”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美国国内的隐患依然没有消除。

这次通过的临时法案,只解决了3项年度拨款,还有9项没敲定,两党之间的分歧根本没弥合。

1月30日的大限一到,只要任何一方不肯妥协,停摆的剧本很可能会再次上演。

美国政府就像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在两党的拉扯下,走得磕磕绊绊。

这场持续43天的停摆,留下的不只是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还有民众对政治体系深深的失望。

当政府关门成为常态,当党派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之上,美国想要摆脱这种恶性循环,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社保缴纳全球最高养老金却最低?数据揭露:打工人正在补贴这类人

社保缴纳全球最高养老金却最低?数据揭露:打工人正在补贴这类人

赵昉是个热血青年
2025-11-16 18:03:31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卓伟爆了一个新瓜!

八卦疯叔
2025-11-15 10:16:28
对日发出最严厉警告后,中国第一记惩罚重拳到来,日方措手不及

对日发出最严厉警告后,中国第一记惩罚重拳到来,日方措手不及

时时有聊
2025-11-15 22:10:18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16 07:12:49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双十一没落了?23年销售额1.13万亿,24年1.44万亿,25年让人惊讶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4 23:39:25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中方下达最后通牒,日本民众围堵首相官邸,高市早苗认输不远了?

时时有聊
2025-11-16 16:23:45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去打淞沪会战?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去打淞沪会战?

《中国国家历史》
2025-11-14 22:31:25
高市早苗挑衅之际,中国海警赴钓鱼岛领海巡航 专家解读来了

高市早苗挑衅之际,中国海警赴钓鱼岛领海巡航 专家解读来了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20:10:06
中国队爆冷夺冠,王钰栋成焦点,32年纪录创辉煌

中国队爆冷夺冠,王钰栋成焦点,32年纪录创辉煌

无意争春
2025-11-16 15:54:31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高市早苗拒不撤回,第一波制裁来了;关键时刻,中日海军隔空对阵

时时有聊
2025-11-16 13:56:02
难了,浓眉哥难了!勇士4换1交易方案曝光

难了,浓眉哥难了!勇士4换1交易方案曝光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6 19:23:48
大结局要来了?泽连斯基,下命令了!

大结局要来了?泽连斯基,下命令了!

大嘴说天下
2025-11-15 21:36:57
浙江公厕被打女孩确诊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手术费

浙江公厕被打女孩确诊白血病,急需骨髓移植手术费

大风新闻
2025-11-16 09:15:03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政协委员妻子是最大的祸根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命案:政协委员妻子是最大的祸根

Mr王的饭后茶
2025-11-15 21:52:07
昨晚的新闻联播,怎么看得我热泪盈眶?

昨晚的新闻联播,怎么看得我热泪盈眶?

小椰的奶奶
2025-11-16 10:09:37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王思聪成功和懒懒分手,回国的懒懒被曝变卖奢侈品,网友吐槽太贵

娱乐团长
2025-11-16 15:45:42
文昌阁火灾原因找到了,游客或面临天价赔偿,管理方也难逃追责

文昌阁火灾原因找到了,游客或面临天价赔偿,管理方也难逃追责

可爱的罗
2025-11-15 06:09:33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日本议员:受降的是中华民国,新中国没资格说话!网友:那更好了

青青子衿
2025-11-15 15:51:35
福特总裁:美国制造业人才短缺,如果战争来临谷歌造不出飞机大炮

福特总裁:美国制造业人才短缺,如果战争来临谷歌造不出飞机大炮

爆角追踪
2025-11-16 12:29:56
“避免规模性返乡滞乡”:城里撑不下去,农村还回不去了?

“避免规模性返乡滞乡”:城里撑不下去,农村还回不去了?

特特农村生活
2025-11-16 10:24:47
2025-11-17 03:44:49
小鬼头体育
小鬼头体育
分享体育
2343文章数 214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手机
艺术
时尚
游戏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古尔曼:苹果iPhone正经历史上最大变革,iPhone 18/Pro分开发布

艺术要闻

这些获奖摄影作品,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秋天怎么穿出时尚感?避开老气的着装方式,美得自然又大方

《纪元117:罗马和平》多人游戏问题大 育碧承诺修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