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本届进博会成交额再创历史新高,达834.9亿美元,同比增长4.4%。
下一步,将围绕“出口中国”十大主题活动细化方案,加强组织落实,通过主题国对接、区域特色对接、重大展会对接、定向采购等方式,广泛搭建交流对接平台,切实便利更多国家的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
![]()
发布会现场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摄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
进博会期间,许多参展的中国和东盟国家企业对10月28日签署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高度关注。对于议定书,为什么企业的关注度这么高?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何亚东介绍,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双方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双方经济一体化进程从传统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拓展至数字、绿色、标准、产供链等新兴领域。
3.0版升级,有力推动区域数字科技赋能、绿色产业合作、产业链供应链互联互通和标准规制对接,促进区域内大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加快融合发展。双方企业对此高度关注,正是看到了议定书蕴含的巨大商机。
议定书签署后,商务部第一时间在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公布了签署文本,并对议定书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许多地方和企业已经行动起来,积极研究议定书新规则,为议定书生效后抢抓新机遇做好准备。
商务部正在加快推进议定书的国内核准工作,与东盟方共同努力推动议定书尽早生效实施。“希望各地方、各行业结合实际,指导帮助企业了解好、理解好、利用好中国—东盟自贸区新规则新机遇,真正从中受益。”何亚东说。
1~10月上海市实现进出口3.7万亿元
上周,支持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工作推进会在上海举行。近年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工作安排?
何亚东表示,近年来,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支持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上海市坚持开放引领,充分发挥“外贸大市挑大梁”作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首先是外贸新动能持续集聚,贸易韧性不断增强。今年1~10月,上海市实现进出口3.7万亿元,增长5.2%,其中出口1.6万亿元,增长10.5%。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建立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服务体系,加大力度探索产品碳足迹核算,推动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等国际互认。
其次是服务贸易发展提速,数字贸易活力增强。今年1~9月,上海市服务进出口额1.8万亿元,同比增长5%。可数字化交付服务进出口额6986.3亿元,同比增长6.4%。着力推进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园建设,开通30多条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形成多个高能级算力中心。
再次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型开放80条改革举措已全面落地,77条措施向全国或其他自贸试验区复制推广。保税维修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在全国率先开展保税再制造业务试点。
何亚东说:“上周,我们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在进博会期间,共同召开了支持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工作推进会。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支持上海更好统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三大支柱,聚焦创新、协调、安全、规则四个方面,进一步丰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功能和内涵,协同推进贸易中心与经济、科创、金融、航运中心建设,推动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提质升级取得新成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