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1 月 13 日,Rokid 乐奇与依视路集团旗下的 BOLON 眼镜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戴上新时尚”的新品联合发布会。这场发布会标志着两家公司在智能穿戴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落地,双方联合推出了新一代搭载 AI 功能的 BOLON AI 智能眼镜。
![]()
根据发布会的介绍,这款 BOLON AI 智能眼镜一大看点是拥有时尚的外观设计,整体重量仅为 38.5g,佩戴舒适,拥有钛合金转轴、经典 D 型镜框,时尚立体切面,还有气垫硅胶鼻托。
![]()
BOLON AI 智能眼镜提供耀石黑和极客灰两种配色三款眼镜,太阳镜款售价 2199 元,光学镜款 2199 元,全视线 0 度变色款 2599 元。
![]()
在影像上,BOLON AI 智能眼镜搭载索尼专业光学模组的 1200 万像素镜头,支持随身的隐形音频站,近场模式可清晰捕捉你的声音,同时 360° 收录环境音,远场模式可有效识别前方对话。
![]()
BOLON AI 智能眼镜还是全场景的 AI 生活助手,可以进行 AI 识物 / 答题,所见即所得,一拍即有答案。此外还支持语音导航、AI 翻译、声纹支付等功能。
![]()
本次发布会,BOLON 活力代言人林一也来到现场,和大家分享了使用 BOLON AI 智能眼镜的感受和心得,并与现场观众热情互动,同时还和《影视飓风》技术狂人 Tim 现场互拍人生照片。
![]()
说到这,没错,知名科技内容创作者、《影视飓风》技术狂人 Tim 也现身本次发布会现场,为 Rokid 乐奇新品代言。
我们知道,Tim 一直是凭借对前沿科技的深度洞察和影响力而闻名,他的代言,无疑为 Rokid 乐奇的新品注入了更多科技发烧圈的认可。
![]()
看到这,相信很多朋友会好奇:从最专业级“技术狂人”到最成熟的商业“时尚巨头”,为何代表科技与时尚的两股力量,不约而同地选择了 Rokid 乐奇?
这家中国科技公司又究竟凭借什么优势,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智能眼镜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新标杆?
一、技术狂人的验证:解构 Tim 选择 Rokid乐奇的深层逻辑
要回答这个悬念,首先需要理解技术意见领袖的选择标准。Tim 的背书在专业圈层中具有极强的话语权,他的选择不仅代表了对产品当前形态的认可,更是对平台未来潜力的押注。
而 Rokid 乐奇的产品力、前瞻性与生产力革新,无疑构成了吸引这位“技术狂人”的最直接原因。
智能眼镜的竞争,首先是形态的竞争。用户需要的是一副“眼镜”,而不是一部“设备”。Tim 对 Rokid 乐奇的青睐,首先源于对其产品形态的认可,对将智能眼镜打造成“隐形科技”的产品理念的认可。
Rokid 乐奇在工程设计上实现了苛刻的平衡。其核心产品 Rokid 乐奇眼镜包括双目显示、摄像头、音频在内的全套功能,集成于仅 49 克的镜体中。这一重量数据是实现“全天候佩戴”的关键门槛,它标志着产品在体感上无限接近传统眼镜。
![]()
相比之下,行业内的主要竞争者 Meta Ray-Ban Display 在加入显示模块后,重量达到了 69 克。这 20 克的差距并非细枝末节,它直接决定了用户是“戴着”还是“用着”这款产品。
更关键的差异在于产品哲学的不同。Rokid 乐奇采用的是“双目显示”方案,旨在提供更完整、更沉浸的视觉体验,信息在双眼前均衡呈现,符合人类视觉习惯。而 Meta 的“单目显示”更像是一个右眼通知器。在交互上,Rokid 乐奇构建了一个集成的 AI 助手,而 Meta 的高级操控却依赖于一条额外的“神经腕带”,这无疑增加了用户的携带成本和学习门槛。
对于追求高效和简洁的“技术狂人”而言,Rokid 乐奇这种更轻量、更完整、更一体化的“all-in-one”形态,显然是更优越的工程实现和更优雅的解决方案。
对于技术爱好者而言,一款产品的“天花板”比“起跑线”更重要。他们投资的不是一个静态的硬件,而是一个持续进化的平台。Rokid 乐奇在 2025 年所展现出的“高强度迭代节奏”,是其获得技术圈层认可的第二个关键因素。
还是以 Rokid 乐奇眼镜为例,自今年 6 月面向 F 码用户交付以来,Rokid乐奇研发团队在短短数月内就完成了多达 200 多项的功能更新。这种更新速度在硬件领域极为罕见,它所展现的是 Rokid 乐奇自研 YodaOS-Sprite 系统“低功耗、响应快、易扩展”的强大平台能力。
![]()
这些更新并非简单的修补,而是针对核心用户痛点的深度进化:
提词器功能的智能化:作为 Rokid 乐奇“出圈”的核心功能,提词器从最初的文本显示,进化到了“智能滚动算法”。系统能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自动高亮当前文本,并根据演讲者的语速动态调整滚动速度。这对 Tim 这样的内容创作者而言,是从“工具”到“智能助手”的质变。

翻译功能的场景深耕:针对用户在海外网络不稳定的痛点,团队迅速推出了“本地翻译模式”,在离线状态下也能实现多语言互译。这体现了团队对用户真实反馈的快速响应。

操作系统级的多任务处理:Rokid 乐奇通过系统迭代实现了“混合模式”。用户可以在开启导航的同时,随时通过语音进行拍照、录像或听音乐。这种多任务并行不悖的能力,是操作系统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种清晰可见的“进化力”,满足了科技爱好者对“交互革命”的期待。Tim 的选择,是对一个“活”的、快速进化的生态系统的认可。
如果说形态和迭代是基础,那么一个真正落地的应用生态,则是让“技术狂人”最终买单的理由。Rokid 乐奇正通过一系列深度的 B 端合作,推动“眼镜即生产力工具”的使用习惯革新。
Rokid 乐奇的策略是,系统性地将智能手机上最高频的应用,以“AR 原生”的方式在眼镜上重构,彻底解放双手。
比如在导航领域,Rokid乐奇与高德地图的深度合作,推出了首个全场景智能眼镜导航应用。其最精妙之处在于对 AR 交互的深刻理解:导航画面并非粗暴地贴在眼前,而是呈现在“视线远处”,用户无需频繁切换视觉焦点,极大地降低了视觉疲劳和安全风险。
![]()
在支付领域,Rokid 乐奇联合支付宝,推出了全球首个智能眼镜支付产品“看一下支付”。用户佩戴眼镜,说出“乐奇,付钱 10 元”,眼镜识别收钱码,用户再说一句“确认支付”即可完成。这套基于声纹支付等生物识别能力的流程,将支付从“掏出手机”的动作中解放出来。
![]()
再比如在电商领域,Rokid 乐奇则与京东科技的战略合作,则带来了全球首个“所见即所得”的智能眼镜购物入口。购物智能体 JoyGlance 允许用户在健身、做家务等不便使用手机的场景下,通过注视物品 1-2 秒,即可语音完成搜索同款和下单支付。
![]()
还有在本次发布会上,Rokid 乐奇还公布了和 QQ 音乐的合作,可以直接通过 Rokid 乐奇播放你在 QQ 音乐里收藏的歌曲。
![]()
Rokid 乐奇还和航班管家合作,带来智能眼镜的航班提醒服务,比如询问乐奇你的登机口在哪里。
![]()
这一系列“全球首个”的 B 端落地,证明了 Rokid 乐奇的平台不是一个封闭的玩具,而是一个具备强大商业潜力的开放生态。从第一视角拍摄、实时翻译,到“即看即买”和“即看即付”,Rokid 乐奇的眼镜正在从信息消费设备,转变为一个真正的生产力与交易工具。这正是 Tim 所代表的“技术狂人”们最希望看到的未来图景。
二、行业巨头的押注:依视路为何选择 Rokid乐奇
如果说 Tim 的背书验证了 Rokid 乐奇的技术实力,那么依视路(Essilor)的战略合作,则是对其市场敏锐度和商业价值的双重验证。作为全球视光行业的“老牌劲旅”,依视路的决策背后,是对行业趋势的冷静判断。
智能眼镜市场的竞争,正无可逆转地进入“下半场”。在“上半场”,比拼的是功能完备度、AI 交互深度等技术指标。而在“下半场”,随着 AI 大模型和显示技术的成熟,技术门槛正逐渐降低,竞争的焦点从“技术参数战”转向了“全维体验战”。
行业内一个清晰的共识已经形成:“技术是入场券,设计是通行证”。智能眼镜的核心用户群,正在从对功能极度渴求、愿意忍受怪异外观的“科技爱好者”,向更广泛的“大众消费者”渗透。大众消费者的决策机制更为多元,他们不仅要“好用”,更要“好看”。“戴着它走在街上会不会很突兀?”、“和我的风格到底搭不搭?”—— 这些对美学和社交认同的顾虑,是阻碍品类普及的最大障碍。
Meta 与雷朋(Ray-Ban)的合作,已经为这一融合策略提供了有力的成功佐证。通过借助 Ray-Ban 的时尚基因,Meta 成功降低了用户的“科技感”顾虑,让产品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
依视路显然也看到了这一趋势。作为手握 BOLON 这张“中国时尚眼镜代表”王牌的巨头,它必然要选择一个技术实力最强、平台最成熟的合作伙伴。Rokid 乐奇在 2025 年上半年用一系列技术突破和 B 端合作证明了自己已经拿到了“入场券”,而 BOLON 的加入,则是帮助 Rokid 乐奇补齐“通行证”上的最后一块拼图。
![]()
这场合作,是对“智能眼镜本质”的重新思考:它首先应该是一副“眼镜”,然后才是一部“设备”。BOLON 将其在极简设计、工艺细节和佩戴舒适度上的专业经验注入产品,Rokid 乐奇则提供硬核的 AI 与 AR 能力。双方的结合,精准击中了大众市场的核心需求:既要有实时翻译、语音控制等硬核功能,又能作为日常搭配的时尚符号。
因此,依视路的选择,是基于对市场终局的判断。它押注 Rokid 乐奇的,不仅是其现有的技术优势,更是其有能力将“硬核科技”与“时尚美学”完美融合,率先开辟“科技时尚”这一细分赛道,推动智能眼镜从商务场景走向更广阔生活场景的领导能力。
三、结语:加速狂飙,定义行业新标杆
回看 Rokid 乐奇加速狂飙的 2025 年,其路径清晰而坚定。
年初,Rokid 乐奇在 CES 上引发海外科技媒体的广泛关注,外媒 Wareable 更是先后三次发文推荐,称其为 AI+AR 眼镜的最好设计案例。2 月,一句“我的发言稿就在我的眼镜上”的演讲刷屏网络,让其“提词器”功能成功破圈。
随后,产品开售即爆火。9 月在国内首发,5 天销量突破 40000 台,产能迅速排满,“一镜难求”。在全球市场,Rokid 乐奇眼镜在 Kickstarter 众筹平台上线 8 小时即达到 40 万美元,最终不仅打破了品类记录,目前累计众筹款项已达 400 多万美元。
![]()
这一系列成绩,是其产品力的集中体现。而此次 11 月 13 日的发布会,则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智能穿戴设备这条拥挤的赛道上,Rokid 乐奇凭借其创新的产品力与精准的跨界合作策略,正以“科技 + 时尚”的双重优势重塑行业格局。从技术狂人 Tim 的倾力代言,到行业巨头依视路的深度合作;从打破全球众筹记录,到实现(京东、支付宝、高德)B 端场景的全面落地,这家中国公司正以无可争议的黑马姿态,从“百镜大战”中脱颖而出。
曾经被 Google Glass 点燃又破灭的梦想,正在 Rokid 乐奇手中变为日常现实。它不再是“追随者”,而是在逐步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竞赛中的“规则制定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