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糖炒山楂
大男主剧接连搁浅后,女性题材会是救市良药吗?
《四喜》的空降播出,多少给了剧集市场这样的期待。尤其是该剧首播就以微博“沸”字样话题刷足了存在感,电视端开播37分钟破3的收视刷新了央八2025年首播纪录,腾讯视频站内热度也迅速攀升至26000,稳居站内热搜总榜第一。
作为家庭伦理剧,导演沈严+童瑶、蒋欣领衔主演,还有许娣、林晓杰等老戏骨加盟,《四喜》虽说是空降但在“配置”上并不低。而该剧聚焦的女性生育选择权议题,更广谱的代际沟通、原生家庭议题等,也都具有极强的当下性。
![]()
这部剧确实在下沉市场也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酷云数据显示,该剧连续多日拿下黄金时段全频道剧集收视冠军和全端播放量冠军,甚至实时收视不断刷新纪录。官抖上,明珠被婆婆刁难、也是出圈梗“你吃过燕窝吗?你妈妈会炖吗?”的出处视频,点赞量破百万。
不过在猫眼、灯塔等第三方数据平台上,该剧排名基本徘徊在前三名之外。微博上,虽有#四喜高嫁如吞针##四喜当年的事各有难处#等话题发酵,但阅读量和互动量并不高。抖音上剧集主话题播放量达18亿。
题材决定了它天然更对电视观众、或者说是中老年观众的“胃口”,这样的一部剧能够撬动大众市场的观看热情吗?经历了大男主剧的轮番轰炸后,女性题材能如愿救场吗?
配方升级的“样板戏”,好看了吗?
一口气追更至第8集,《四喜》给人一种强烈的感觉是:样板戏。所有的“配方”都正确,甚至还升级了。
首先,故事性足。虽然狗血和烟火气的争议里,有人爱之至极、有人厌之恶之,是家庭伦理剧的常态,但《四喜》还是做到了一种极致感:相比一般的家庭伦理剧,它构建的人物关系更多更复杂,强冲突感、强情节和快节奏同样带来了极强的可看性。
童瑶饰演的沈明珠本是许家的双胞胎女儿,但却被外婆送给了沈家,长大后与家底颇丰的冯建奇恋爱结婚,由此牵扯出了亲生父母、养父母和公婆三个家庭的故事,还有亲姐许之夏、弟媳碧晨和小姑子美奇三位女性以“怀孕”引出的生活困境。
![]()
具体的,沈明珠在短短几集就经历了嫁豪门遭准婆婆刁难、新婚怀孕却遭遇丧夫、是否生下遗腹子等困境,亲生父母的寻亲计划也在拉扯着她,用网友的话来讲“明珠视角,就是恐怖片”。蒋欣饰演的知夏看似老公恩爱孩子听话,实则是“无能狂怒的爸、偏心的妈、吸血的弟弟、和被压榨的她”。
光是这两段话,就可以想象它将在中老年群体中掀起多大的话题度。娱乐独角兽追更时自家妈妈听了一耳朵就无门槛入局,开始热情询问剧名和参与故事讨论。
其次,演员选择“正确”,群像丰满。童瑶和蒋欣在都市剧里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蒋欣饰演的知夏生活化的表演和细节处理,再次让大众看到了她扎实的表演功力,原生家庭这个赛道也是让她彻底夯实了。童瑶演绎的恋爱状态和失去爱人后的恸哭、遭遇逼迫时的理智,也非常具有代入感。
老戏骨的表演让故事群像更加丰富。沈明珠父母的互动日常充满烟火气,温馨治愈。陷入寻女儿执念的许母(许娣饰演),尤其是初见明珠时她藏在知夏背后的那一幕,虽无声但面部表情变化触动了无数观众,引发弹幕讨论热潮。知夏的婆婆虽出场不多,但却极其接地气,甚至是经典的催生语录、碎嘴儿媳妇的日常。
![]()
再者,烟火气和喜剧有效消解了现实题材的“狗血”。烟火气在于细节,沈家饭馆门外玩耍的小童、沈家父母接地气的互动,都在其列。喜剧性则交给了姐夫和弟弟这样的全新关系碰撞,知夏和丈夫、女儿的互动日常也是温馨有趣,倪得宝和前妻离婚后遗像被挂在墙上每天接受女儿祭拜,也是“孝出强大”、让人“笑出声”。
最后,现实议题极具当代性。光是前几集,剧集就讨论了生恩和养恩的关系、生育权的选择等问题,更细节的还包括婚房上不写女方名字、怀孕养生、女性职场困境、中年家庭危机等现实问题。
但这就足够了吗?这些让《四喜》成为一部合格的家庭伦理剧,也吸引了第一波观众,但却未能吸引到更多新观众入场。这也是该剧高开之后、未能在网络端发酵迎来“爆走”的原因。
《四喜》之困:家庭伦理剧越来越难爆了?
所有的配方都正确,就一定会熬煮出美味的汤羹吗?
整体观感上,家庭伦理剧的创新,好似陷入到了一种越来越极致化苦难的窠臼里。《四喜》用一种更极端的困境去打开女性的现实,冲突性更强、节奏更快、社会焦虑的投射也更加密集,虽然典型但也让人“窒息”。一脸疲态的中年人确实没有想看此剧的欲望,观众心疼知夏、樊胜美,但只想过宋莹的生活。
具体的,故事本意是用四个女性的“有喜”去探讨女性的生育困境,立意上是高级的,爱人的遗腹子、中年夫妻的二胎等情况也算有代表性,但在剧情和人物的处理上,《四喜》却又再次陷入到了套路里。
沈明珠的支线故事是高嫁豪门,稀释了女性在极端情况下生育选择权的探讨,故事开始走向豪门婆媳的博弈。最近的剧情更是上演了婆婆极强的控制欲,而后更是有公公暴毙、明珠带领全家人走出困境等“经典情节”,妥妥一出豪门媳妇逆袭记。更像“短剧”。
![]()
许知夏的故事线里不知上进的老公、催生的婆婆、职场危机,也都是常态命题。引爆舆论的,是她身上关于原生家庭的争议,家中最大的孩子就理所当然要被父母“啃”、甚至是跨越底线的扶持弟妹吗?这虽不是新鲜议题,但也得到了蒋欣既往出圈角色自带的buff加成。
而交织在其中的群像塑造,也难逃“刻板印象”。沈明珠婆婆是典型的上层人家的嘴脸刻画,没办婚礼拒绝叫妈妈、送亲家临期保健品等情节,实在不算新颖。至于“你吃过燕窝吗,你妈会炖吗”的奇葩发言、担心手机有辐射没收孕妇手机的行为,只能说贫瘠的想象创造了不接地气的故事。
再加上许娣等人也都高频活跃在都市剧里,也在不可避免迎来审美疲劳期。豆瓣上有网友辣评:“这几个演员组合来组合去,在限定的死死的剧本里靠点鸡血剧情上得台面”。剧本创新和演员表演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哪一个陷入套路化都将被市场所淘汰。
![]()
对流量演员的启用,也成了这部剧受到诟病的存在。不过不是因为演技,而是人设上的bug。黄明昊饰演的弟弟戏份颇重,但在别人的盒饭里加过量的盐、趁人家洗澡时候关掉热水并给洗澡间里放蛇,这样的人物真的讨喜吗?何况人物动机和矛盾在哪里?无怪乎网友呼“可以出一个删除沈明辉戏份的纯净版吗?”
观众对剧集内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仅仅将创新定义为强情节、强冲突是片面的,尊重生活、尊重观众的智商才是必须的。不然只能和同类型的短剧,去争夺中老年人市场了。
女性题材会成为救市良药吗?
至少目前,《四喜》还没成“爆款”,它仍未能冲破固有用户群的限定,走向更广阔的受众中。在一眼望得到结局的家庭伦理剧里,属于它的爆款可能也在大幅降低。
同样押注女性题材的还有女性职场剧《新闻女王2》。作为系列剧第二部,这部剧也被市场寄予厚望:开播前,电视剧就吸引了30多家品牌合作,成为全网港剧招商收入与客户数量的“双冠王”;开播当日单集广告量达到11条,创下了平台年度剧集的单集广告密度纪录。
目前该剧在豆瓣上开分7.9分与第一季持平,算是维稳了口碑。不过其在优酷站内热度仅破8000,在猫眼、灯塔等第三方平台上的排名也不算亮眼,最出圈的话题仍是与《与我耀眼》的”赛道“之战。大概率的,它会成为偏好者的坚定选择,但无缘全民爆款。
![]()
一个是全民向的家庭伦理剧,一个是口碑向好的女性职场剧,或者更具体的来讲两部剧都是女性成长命题,为何都难在播出后走向更广泛的观众群体呢?
对比过往爆剧会发现,《生万物》的秀秀是群像和“俺”文化托举起来的,《许我耀眼》是不完美女主的逆袭,此外还有《雁回时》以极致母女关系的救赎出圈。而《四喜》更像是安全区内的创作,无论是人设还是人物关系,都未能摆脱现有家庭剧的样板,再加上整个故事虽然是走向“光明”的、但过程是“憋屈”的,也更难以吸引年轻观众入场。而缺少年轻观众入场,则意味着造梗、二次传播的几率大大降低,最终只能困于圈层。
再看《新闻女王2》在女性职场成长的议题上交出了不错的答卷,不过相比前作市场仍然提出了不少争议。比如如何保持前作在题材上的新鲜感、然后进行升级;再如经典的换人问题,演员之间的演技碰撞火花不足;还有IP系列化在招商上虽有优势,但如何平衡内容与广告,也是这部剧需要重点研究的命题。
相比上一波大男主剧的“同题竞争”在难分胜负间囫囵收尾,这一次视频网站瞄准了“差异化”上新。爱奇艺的古装探案剧《唐朝诡事录之长安》,也在加入混战,算是“大男主剧”的续航。
目前该剧豆瓣评分8.1分,稳住了民选爆款的口碑,爱奇艺热度破万、云合市占率超22%、猫眼等平台热度榜首的成绩,也足够漂亮。不过其距离真正的爆剧或许还差一个“仵作之死”,还是同样的问题:让剧粉激情燃烧,让普罗大众入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