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化解孩子焦虑的关键,不是劝说,而是疏导。

0
分享至


之前收到姐妹私信,求助孩子在考试前紧张的不行,“越到晚上压力越大,睡觉也不敢,说担心一起床就考试,一考试就没考好,我怎么鼓励都不行,要怎么办才好呢?

这个烦恼,隔着屏幕我都想跟姐妹抱一场,真的是太常见了。

我今天就跟你聊聊这件事情。


首先要明确第一点,考前焦虑、紧张是正常的现象。

我相信你也知道。我们谁没焦虑过考试呢,谁不是一边焦虑一边长大的呢?

我仔细观察过,孩子之所以会考前焦虑和紧张,最开始的原因都是被环境烘托的。

比如老师敲锣打鼓说期末考试多重要。 比如老师不停发到班群上点名哪个学生分数高。 比如家长发现孩子考前好像掌握的没有那么牢固,于是拉着孩子来做复习; 比如孩子自己也明白,考试有多重要,对他有多重要的时候……


因为预感到一些不利情景而产生的担忧、紧张、不安、恐惧等情绪体验,便成了“焦虑”的代名词。

问问我们自己,焦虑难道都只有坏事吗?

不,很多时候焦虑它是一种迎接挑战的驱动力和警觉力

你看因为重视这次考试,孩子做题更认真了,态度更端正了,这些情况都不是没有发生的。我相信你也看到了这些变化。

适当的焦虑反而是动力,它可以让人更加认真对待、思考排查,对结果往往也是有正向激励的。



但为什么不少姐妹会觉得孩子的焦虑很棘手,越来越难处理,而且愈演愈烈呢?

或者怎么安慰孩子,都没有办法让孩子不焦虑?

育儿上很多棘手的问题,往往出现在错误的回应方式上。

我不想标签化大家的行为,但如果你在回应孩子的时候,你感觉到——

孩子跟你的互动是断层的,你和孩子的沟通是有隔阂的,孩子听完你的话后要不强颜欢笑,要不故作正常,要不反而陷入沉默的,甚至愈演愈烈的……

那往往都暗示着你当时的回答是不太恰当的。

常见的错误,像——

“我对你有信心!”(过度关注) “这事儿对你小菜一碟嘛!”(过于轻视) “不就考个试有什么大不了”(不以为然) “我没时间管你”(毫不关注) “都让你花心思复习,你这几天都偷懒肯定考不好”(指责攻击) ……

都会给孩子带来紧张、无助、鼓励和更恐惧的体验。

之前看过的一部电视剧《追光的日子》,里面女孩任真在复读时曾小心翼翼问过妈妈:

“要是我这次还考不好,你会怎么样?”

妈妈回复的很轻巧:

“你怎么会考不好呢?我相信你不会让妈妈失望的。”


妈妈越是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行,任真的心理压力就越大,一上考场直接出现呼吸障碍、满头大汗、手抖得无法答卷的应激反应。

最终,考试只拿了371分,高考还有530分。


电视剧当然是“快进版”生活,生活由无数个小细节累积而成。

孩子终究是敏感的,如果孩子自己已经感觉到压力了,坐立难安、难以入眠,父母却看不见也听不着,那孩子自然就会想:

为什么他们什么都不懂。 我遇到那么难的事情,为什么他们只会鼓励我,让我加油,让我放松。 我就是不能放松啊,要是能放松我为什么还要求助,他们怎么只关心我的成绩不关心我?

如果孩子感觉到的不是真正的接纳和信任,那他极有可能加重自己的心理负担,身体受心理的影响,像手抖、失眠、恐慌、吃手等行为,也是一系列“后遗症”。

一个孩子从正常的理性焦虑,到慢慢发展为非理性焦虑,乃至出现各种焦虑综合症表现……

大概只需要3-6个月,就可以“病态化”。


我在课堂上给学员们上课时,常说的一句话说,育儿聊天是没有话术模版的。

就像打开每个成年人话匣子的方法不会一摸一样,对A孩子管用的话术,对B孩子不一定管用,如果只是简单套用的话,很容易造成失败,然后失望。

但是分享聊天过程是有意义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讨论,通过观察别人的沟通方式,你可以看到自己。如果一致会有共鸣,如果不一致也会有感触。

就拿Eric三年级的期末考试前,我跟他的沟通来举个例子吧。

看到Eric睡不着,我的第一句话是:

“睡不着啊,要不我今天晚上陪你睡?”

孩子一听赶紧往里面挪一个位置给我,把自己被子掀开,咻一声钻到我被子里,要跟我共盖一床被子。

他搂着我的胳膊,一边鲶鱼一样抱着我一边说:

“妈妈,我好紧张,紧张得要睡不着了,我怕我明天脑袋空白考不出来怎么办。”


我侧身拍着他的背,一边给他顺顺气,一边这么回复他:

紧张是正常的,你前两年都没有考试,这严格意义上是你第一次正式接触考试,所以会紧张是正常的,说明你重视它,学习态度好。

这两周,老师敲锣打鼓,家长严肃以待,同学铆足劲去准备期末考试复习,气氛都已经烘托到这个程度了,你肯定会挺紧张的。

弟弟:“我觉得我紧张到睡不着了,明天考试脑袋空空怎么办?”

我:“紧张也有好处,可以让你考试的时候状态更集中一些,至少它可以帮助你减少因为粗心大意而丢分的概率。

而且弟弟,现在考试等级化,85分以上就是A了,从你平时的考试和小测来看,你的基础掌握得挺好的,你也要对自己有信心才行。

此外这次考试是你第一次正式独立备考呢,不管多少分都是你的起点,有它的意义和价值,之后还有暑假、还有四年级,我们机会还很多,考试只是个检验而已。”

Eric:“那我要是考前太紧张了怎么办?”

“要不这样子吧?首先,今晚妈妈陪你睡觉,我抱着你你会不会就没那么紧张了?(Eric狂点头)

其次,要不我明天打印一张衣衣熊的小照片(他最喜欢的玩偶),我们悄悄的放在笔袋里,那么那么可爱的小玩偶卡片陪着你在考场上,你会不会就没那么紧张了呢?”

Eric:“啊,还可以这样子吗?我要啊,我最喜欢衣衣熊了!”

“对啊,衣衣熊的照片你就悄悄看一眼,然后就让她在笔袋里静静地躺着,陪你考试直到考完结束,如何?”

Eric:“哇,谢谢妈妈!嗯!有你和衣衣熊陪着我,我就没那么害怕了!!”

这句话说完,我们的聊天也就到此结束了,我能感觉到孩子越来越平静,他在我的怀里慢慢睡着了。



我有两个孩子,我家俩孩子对压力、焦虑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我相信你家孩子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基本的大原则是共通的。

就是要让孩子始终感觉到父母和自己是联结着的,孩子的“此时此刻”是被接纳着的。

管他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此时此刻,就正好。

基于这个原则,我给你几个建议,可以帮助你打破认知僵局,换个角度理解孩子。

告诉孩子:
紧张、焦虑是正常的

像我学心理学,我经常跟孩子聊心理学的科普。

我会跟他们说,什么是焦虑,焦虑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好的、坏的、不同的),你现在体验到了什么,你的呼吸、身体、感受是怎样的。

这些都是帮助孩子增进和情绪(无论哪种)的联结。

你别管孩子能不能听懂,你说不说很重要,当孩子越了解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就越能跟自己身上的变化建立联结。

情绪问题,始终都还是孩子的人生议题。

不要让自己非黑即白去看待负面情绪,是和解的第一步。

告诉孩子:
人担心的很多事都不会发生

陷入焦虑容易让孩子产生认知偏差,灾难化思维就是这么来的。

我习惯是用举事实、讲科学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们修正认知偏差。

比如我跟他说85分是A等级(期中考试班上39人都拿了A),以及跟他聊紧张的科学好处,以及告诉他不管多少分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但我们未来机会还很多。

我自己也会设想,他考得好,以及他考不好两种情况,所以我说这句话也是为了告诉孩子一个道理:不管考试考得如何,好与坏都有意义的,复盘往后看就是了,机会还很多。——这便是“成长型思维”的软植。

考完带孩子做试卷复习,是大部分父母和老师都会做的事情,那为啥不提前告诉孩子复盘的意义和价值呢?

还是那句话,你别管孩子能否听懂,但你的理念要表达出来。

功夫得花在平时,关键时刻才能守着孩子不被灾难化思维淹没。

第三步

集中精力

舒缓“此时此刻”的焦虑

接下来就可以发挥你的脑洞和灵感。

看看当下焦虑的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跟着孩子的情感需要去联结他,焦虑就自然而然会被化解,甚至变成动力呢。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你放轻松、开脑洞就好。

我的安抚做法都是随意的“投其所好”,我知道Eric会喜欢的。


我之前看羽生结弦的纪录片,有一个细节很感动,就是无论羽生结弦参加什么比赛,他妈妈都会为他的曲目和表演,DIY做一套专属于羽生的服装。

我当时就想,这个服装除了鼓励之外,肯定还有爱和陪伴

至少是换一个方式告诉羽生,不管这次比赛你会经历什么,这个服装都会代替妈妈在赛场上陪着你走下去。

正因为成长的道路是充满荆棘和风雨,所以关注此时此刻的感受,才是更为持久的支持。

俄罗斯大文豪索尔仁尼琴说过,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

用好的关系去滋养孩子,焦虑就会化为动力,让孩子哪怕在焦虑中都能感受到人生的掌控权。

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启发。互勉,萌芽。

想聊聊养育路上的亲子心理话题,记得关注我的心理号哦

▼ 你好,我是萌芽 ▼

▼ 关注我,彼此不迷路 ▼

感谢你的 点赞 和 转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信部指引动力电池发展路径:支持换电、V2G试点 固态电池成长期技术方向

工信部指引动力电池发展路径:支持换电、V2G试点 固态电池成长期技术方向

财联社
2025-11-13 15:24:04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30岁的梁启超强行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后,却连看都不看她一眼

忠于法纪
2025-11-13 08:49:42
5名男子在KTV喝了15箱啤酒,账单要3万6!警察到场服务员说出真相

5名男子在KTV喝了15箱啤酒,账单要3万6!警察到场服务员说出真相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12 14:29:59
中方不再当“卑微甲方”,美反华机构急了:中国子弹上膛瞄准美国

中方不再当“卑微甲方”,美反华机构急了:中国子弹上膛瞄准美国

趣文说娱
2025-11-13 16:53:13
中国再次刷新记录!北京四环一夜翻新,6小时铺设8000吨沥青

中国再次刷新记录!北京四环一夜翻新,6小时铺设8000吨沥青

北纬的咖啡豆
2025-11-13 21:23:44
赖清德发话,非常期待韩国瑜能站出来维护民意机构尊严,声援沈伯洋

赖清德发话,非常期待韩国瑜能站出来维护民意机构尊严,声援沈伯洋

星辰夜语
2025-11-14 02:19:22
不止于啤酒:百威中国发力“夜经济”打造大湾区消费新生态

不止于啤酒:百威中国发力“夜经济”打造大湾区消费新生态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3 11:16:22
A股:刚刚,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信号很明确,周五还有大动作

A股:刚刚,央行、证监会联合发布,信号很明确,周五还有大动作

云鹏叙事
2025-11-14 00:00:05
1950年沈醉爆料,军统曾在毛主席身边安插特务,潜伏多年未暴露

1950年沈醉爆料,军统曾在毛主席身边安插特务,潜伏多年未暴露

健康快乐丁
2025-02-01 18:15:49
联大激战,8个代表团围攻中国,中方打出王炸,日本跳脚要求撤回

联大激战,8个代表团围攻中国,中方打出王炸,日本跳脚要求撤回

漫步独行侠
2025-11-13 11:05:31
我年终奖8千,其他同事8万,老板要我跟我续签20年合同,我笑了

我年终奖8千,其他同事8万,老板要我跟我续签20年合同,我笑了

张道陵秘话
2025-11-08 16:32:14
一位顶级牛散说破股市:炒股其实很简单,只是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一位顶级牛散说破股市:炒股其实很简单,只是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股经纵横谈
2025-11-04 11:27:21
一场大会上,福建这位县委书记因何再三致谢?

一场大会上,福建这位县委书记因何再三致谢?

人民资讯
2025-11-13 17:47:06
1700家社区食堂关门了:不是老人不吃饭,是饭没送到嘴边

1700家社区食堂关门了:不是老人不吃饭,是饭没送到嘴边

阿伧说事
2025-08-01 07:23:30
父母妻儿五人被害,男子再发声:10岁儿子本躲过一劫外出求助被杀,案发当天自己被凶手儿子拉黑

父母妻儿五人被害,男子再发声:10岁儿子本躲过一劫外出求助被杀,案发当天自己被凶手儿子拉黑

极目新闻
2025-11-12 22:59:10
全运会乒乓球:陈梦刘诗雯上演大逆转证明“姜还是老的辣”,马龙今亮相团体赛

全运会乒乓球:陈梦刘诗雯上演大逆转证明“姜还是老的辣”,马龙今亮相团体赛

上观新闻
2025-11-14 04:38:12
乌克兰司法部长被停职,泽连斯基盟友卷入1亿美元能源贪腐案

乌克兰司法部长被停职,泽连斯基盟友卷入1亿美元能源贪腐案

土澳的故事
2025-11-12 20:24:58
手握20个世界冠军,“忘拉窗帘”身败名裂,生图脸垮沧桑近况如何

手握20个世界冠军,“忘拉窗帘”身败名裂,生图脸垮沧桑近况如何

胡一舸南游y
2025-11-11 19:14:10
17分钟视频毁了曾医生?

17分钟视频毁了曾医生?

蜻蜓世音
2025-11-10 14:39:45
湖底惊现39年前失踪的运钞车,钞箱毫发无损,撬开后却傻眼了

湖底惊现39年前失踪的运钞车,钞箱毫发无损,撬开后却傻眼了

青青会讲故事
2025-09-17 11:32:38
2025-11-14 05:47:00
萌芽研究所BUD incentive-icons
萌芽研究所BUD
关注0-6岁宝宝,妈妈有主见
3242文章数 37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旋转压轴题第2讲,怎样求角度?

头条要闻

俄军一苏-30战机坠毁 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头条要闻

俄军一苏-30战机坠毁 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体育要闻

跟豪门传了十年绯闻,他却偏要“择一队终老”

娱乐要闻

王鹤棣孟子义真要搭?

财经要闻

源峰25亿赌局!汉堡王中国"卖身"求生

科技要闻

月产能突破百万片,中芯国际Q3净利增43.1%

汽车要闻

具备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欧拉5预售价10.98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手机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房产要闻

8200元/㎡!海口宝龙城,彻底杀疯了!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大揭秘:外观、屏幕、配置、影像、续航,基本都清晰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艺术要闻

十年数学研究员转身画画:她说,艺术才是人生的“最优解”!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