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的日子,别扫了兴,11月5日,河北廊坊香河县那场闹得沸沸扬扬的接亲闹剧,把这句俗语的虚伪扒得一干二净,也让一群“道喜”的无赖,成了全网唾骂的对象。
当天上午9点多,香河县泰仕登国际酒店,新郎带着伴郎团刚把新娘从楼上接下来,喜庆劲儿就被一群突然冒出来的壮汉泼了冷水。
![]()
据现场目击者说,这几个人斜倚在婚车车头,双手插兜堵着车门,脸上挂着“不给好处别想走”的无赖相,周围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镜头里全是尴尬和难堪。
新娘是外地姑娘,为了这场婚礼提前一周就来香河准备,光是婚车装饰、接亲流程就和新郎对了不下十遍。
新郎更是咬牙订了6辆豪车组成车队,就想让新娘风风光光嫁过来,本该是全城羡慕的场面,没成想栽在了所谓的“本地习俗”上。
![]()
当地知情者说,现在香河新人接亲都得“躲着太阳走”,半夜三四点摸黑接亲成了常态,就为了避开这些“道喜”的饿狼,本该光明正大的喜事,硬生生被逼成了偷偷摸摸的“地下活动”。
![]()
这伙人的“胃口”大得离谱,最初传说是要50条普通烟或10条高档烟。
新人这边陪着笑脸商量,说先给几包喜糖和烟意思意思,对方却蹬鼻子上脸,拍着车头说“少一条都别想动”。
当地网友爆出来,他们有专门的微信群,婚庆公司有人通风报信,车队走哪条路、新人什么来头,摸得门儿清,活脱脱把“拦路”做成了产业链。
11月11日,香河发布情况通报,称经过调查核实,11月5日,胡某某、殷某某等6人以道喜为名拦截婚车索要9条香烟,未指定品牌,双方协商20分钟无果后,新人换乘自家车辆离开,胡某等人散去。
![]()
接亲车队司机宋某误传索要50条香烟,被警方批评教育,对胡某某等6人,根据情节轻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
事件发酵后,网上骂声一片。
有人说“要一支是沾喜气,要50条是抢钱”,有人痛批这种陋习败坏风气,还有人建议新人当时就该报警。
这些声音都没毛病,毕竟谁都看不惯这种借着习俗作恶的嘴脸,官方通报里“依法处理”的说法,也让大家等着看恶人受罚的结果。
可别光盯着这伙无赖骂,为什么这种明摆着的敲诈,能在香河成了“特色习俗”?
网友质疑处罚太轻不是没道理,无论是9条还是50条,这种拦车的行为都构成敲诈勒索。
按照国家法律,敲诈勒索最低立案标准是2000元,按照现在的香烟价格,10条烟可能就构成了立案标准,这些人索要9条烟很可能是规避法律处罚。
退一步讲,即便是构不成敲诈勒索的刑事犯罪,几个人公然拦路的行为也构成寻衅滋事,也可以采取拘留等行政处罚措施。
但通报里只提了“行政处罚”,具体罚了多少、有没有拘留都没说。
![]()
不是陋习难除,是执法太松,以前这些人要红包被查过,现在就换成要烟,钻的就是“法不责俗”的空子。
新人怕耽误婚礼不敢报警,围观者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旁观,更让这些人有恃无恐。
所谓“低俗婚闹”,从来都不是什么习俗,而是人性之恶的遮羞布,当法律对这种“小恶”一再宽容,当“大喜的日子”成了恶人免责的理由,受害的就不只是一对新人。
要我说,真想根治这种歪风,不用搞什么宣传提倡,就该抓几个典型从严处理,让那些打着“道喜”旗号抢钱的人,蹲几天尝尝滋味。
到时候你再看,所谓的“习俗”,立马就能断了根,毕竟,没人会为了几包烟,赌上自己的自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