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服役了,各种高清照也就不藏着掖着了,可以说一群此前从未见过的照片成群结队的被公开,在大呼过瘾之时,大V洞洞也发现福建舰降落甲板起点白线,竟然和航母甲板后缘不平行,末右端差了将近一支鞋的宽度。
![]()
降落跑道中线垂直于甲板后缘,降落跑道起点平行于舰艇后缘是STOBAR航母与CATOBAR航母的标准设计,福建舰舰尾的细节让人十分摸不着头脑。福建级二号舰势必会修改此处设计,可福建舰哪怕是加宽白线整体涂白也行吧,差了一只鞋的宽度,可以说是逼死强迫症。
![]()
为了保证舰载机降落时左右两轮同时触碰飞行甲板,斜角甲板的中轴线应当与航母甲板后缘相垂直,作为降落跑道起点的白横线自然也时和航母甲板后缘相平行。辽宁舰、山东舰、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美国所有采用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的甲板航母,均遵循这一设计原则。
![]()
降落跑道中线和降落跑道末端不垂直的舰艇不是没有,英国那群老航母以及外销的1942系列航母,为了省钱在增设斜角甲板时往往不修改甲板后缘。但不垂直的舰艇往往是将降落跑道起点向全挪一段距离以保障舰载机起降的安全。
![]()
对于航母而言,修改甲板斜度算不上什么大工程,斜直两段式飞行甲板诞生之初简单规划一条倾斜跑道都是常规操作。所以除了囊中羞涩的英系航母之外,很难找到降落甲板起点和甲板后缘不平行的平顶船,就连基辅他都是平行的。
![]()
身为全新建造的航空母舰,福建舰这种微小角度调整,只需要重新划线略微调整拦阻系统安装角度即可,调整难度可以忽略。福建舰都能造到一半冻结图纸修改设计,为啥不顺便改了尾部呢?实在是想不通福建舰的降落甲板起点为啥会和甲板后缘不平行。
![]()
福建舰的降落甲板中线不和甲板后缘垂直就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了。鉴于福建舰的降落危险区边线本就紧挨二号挡焰板右缘,如果按原角度规划斜角甲板,可能出现整个二号挡焰板都在降落危险区之内的尴尬,所以强行多扭了那么0.几度?
![]()
如果能提前发现该问题,福建舰显然不会如此设置舰尾甲板,甭管是改斜度还是改舰尾轮廓,起码降落甲板中线和甲板后缘应该是垂直的。
进一步考虑到,福建舰是一艘蒸改电的航空母舰,原计划搭载的弹射器比较短,原定斜角甲板斜度虽比较小,但得益于更短的弹射器,所以挡焰板和降落风险区的干涉情况相对来说比较轻微。
![]()
但蒸汽弹射器改成电磁弹射器之后,由于电磁弹射器实在是有点长,当挡焰板对应后移之后,会出现挡焰板完全被降落风险区笼罩的可能,所以斜角甲板需要多斜一些。
又因为福建舰本来就因临时冻结修改图纸而发生了严重的延误问题,为避免工期进一步延误,所以才是仅修改斜角甲板斜度却没有修改甲板后缘?
![]()
电弹太长导致斜角甲板调整斜度的猜测倒是相当合理,毕竟因弹射器长度增加而修改斜角甲板斜度的案例还真不少。美国的中途岛级航母,英国的大胆级/鹰级都上演过弹射器长度增加之后,重新布设斜角甲板的操作。中途岛级航母更是因C-13弹射器实在是长了点而搞出了13.5度的特大斜角。
![]()
同样的按照如此推测,福建级二号舰应当也会针对性的调整斜角甲板布局,甭管是保持斜度不变调整甲板后缘的外形,从而确保对齐?还是保持甲板后缘不变,但斜角甲板部分整体左移,拦阻系统整体左移调整舰艇配重,从而确保对齐?
![]()
如此猜测至少看着挺合理的。如果不是该原因的话,就真的想不明白还有啥原因了。只不过福建舰这个夹角实在是逼死强迫症啊,要不不画这根白线,或者加宽后部白线,从而将夹角也刷白以弥补一下?
![]()
至于降落区右侧的弹药抛弃反而和坡道并不冲突,虽然说该坡道看着也在降落跑道之内,但飞机的轮胎要是能压弹药抛弃坡道,轻则失衡左旋飞出甲板机毁人亡,重则右旋直接撞上舰岛,带走半艘航母。
最后,航母是一种极其需要扣细节的舰艇,所以细节真的很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