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2025年11月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格外热闹。绘着挪威国徽的专机刚送走外交大臣艾德,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的国事访问专机便接踵而至,时隔18年的到访即便顶着美国警告也未曾动摇。再过两天,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的专机将降落,开启中泰建交50年来君主首次国事访问的破冰之旅。这场密集的“北京外交热潮”,成为全球务实合作的最佳注脚。
在这场全球瞩目的外交盛宴中,加拿大的身影显得格外焦灼。看着昔日伙伴纷纷在中国合作快车抢占席位,这个曾经在对华关系上屡屡犯错的国家,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急迫。从2025年6月至今,中加高层互动频率创下近年之最:总理6年来首次通话、纽约会晤打破僵局、APEC峰会达成“转折性共识”,外长阿南德、农业部长麦克唐纳接连访华,一系列动作密集得如同“赶场”。
![]()
加拿大的急切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被现实狠狠上了一课。2018年,特鲁多政府不顾国际法准则,依据美国“国内法”无理扣押华为高管孟晚舟,这把“背后捅刀”的操作直接刺穿中加互信根基。中方随即暂停加拿大绝大部分油菜籽进口,要知道中国曾是其最大买家,2024年相关销售额就达49亿加元,约合248亿元人民币。失去中国市场的加拿大农民苦不堪言,西部地区4万名种植户人均损失数万美元,仓库里堆积的油菜籽成为对华误判的沉重代价。
更离谱的是,特鲁多政府并未吸取教训,2024年跟风美国对华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关税,钢铝产品加征25%关税。中方对等反制迅速落地,菜籽油、水产品、猪肉等产品被加征高额关税,中加贸易合作全面停摆。加拿大本以为抱紧美国大腿就能高枕无忧,却没料到盟友的“背刺”来得更狠。2025年特朗普重新上台后,“美国优先”不再是口号,对加拿大钢铝产品加征50%关税,扬言要对《美墨加协定》外商品征收35%重税,仅因一则反关税广告就中止所有美加贸易谈判。
加拿大总理卡尼亲自致歉却遭公开冷落,特朗普一句“来韩国不是为了见加拿大”的羞辱,让这个北方邻国彻底认清现实。经济数据不会说谎,2025年加拿大对美出口下降2%,对应50亿美元直接损失,第二季度GDP按年率下滑1.6%,出口暴跌7.5%,汽车、钢铝、木材等支柱产业一片哀嚎。曾经引以为傲的“地缘优势”,彻底变成依附美国的“软肋”,经贸多元化成为卡尼政府的救命稻草。
![]()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在此刻愈发凸显。2024年中加双边贸易额达930亿美元,加拿大对华出口466亿美元,同比增长6.1%,创下多年来首次顺差,2025年前8个月增速进一步提升至7.8%。跨山输油管道扩建后,加拿大对华原油出口一年就突破47亿加元,中方恢复赴加团队游的决定更让其旅游业欣喜若狂。卡尼政府提出10年新增亚洲3000亿美元贸易额的目标,没有中国参与根本无从谈起。
为了抱上中国“大腿”,加拿大连外交定位都悄悄调整,从“价值观伙伴”改成更务实的“战略伙伴”。农业部长麦克唐纳在北京直白喊话“现在是2025年,不是2018年了”,急于与过去切割;外长阿南德紧随其后与王毅外长通话,高调宣称“加中关系迎来重要转折点”。这种姿态低到罕见的示好,本质上是利益驱动下的无奈选择。
但国际交往讲究“以诚相待”,信任破碎后再重建从来不是靠几句漂亮话就能实现。中方的立场始终清晰,毛宁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中加关系改善需要恢复各领域交流合作,推进解决具体经贸问题,回到健康稳定的正确轨道。这意味着加拿大不能只想要经济利益,却在中方核心利益问题上含糊其辞。
![]()
眼下的国际格局早已不是阵营对抗的旧时代,西班牙顶着美国压力访华,挪威带着诚意而来,各国都明白务实合作才是王道。加拿大要是真想来华分蛋糕,光靠“疯狂示好”远远不够。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正视2018年以来的历史问题,摒弃跟随美国的对抗思维,真正做到相互尊重。
中国市场的大门向来为真诚合作者敞开,但绝不会为反复无常的“捅刀者”开绿灯。卡尼政府的急切可以理解,但“不计前嫌”的前提是“痛改前非”。国际舞台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加拿大能否抓住这次机会,关键要看它是否真的读懂了时代潮流,是否愿意放下姿态用行动修复信任。毕竟,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更会留给真诚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