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没人生娃了?上海一产科医生称:从一晚上8个剖腹产到现在1个没有

0
分享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十年前夜班如同战场,一晚上接连完成八台剖腹产手术,如今整夜值守产房,却可能连一台分娩都等不来。”一位来自上海的资深产科医师如此感慨,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当前生育市场的低迷态势。

曾几何时,医院产科走廊人满为患,加床随处可见,孕妇建档需要托关系、走后门才能抢到名额。而今,从北上广深等超大城市到偏远小县城,产科冷清已成常态,部分医疗机构甚至不得不关停或合并产科业务以应对资源闲置问题。

为何现代年轻人对生育如此退避三舍?



生育率持续走低的背后原因

当被问及为何不选择生育时,许多年轻人的回答高度一致:“经济压力太大,实在养不起。”

有家庭做过详细测算:将一个孩子抚养至大学毕业,基本支出约为68万元,这还未计入购房、购车等重大开销。



而在一线城市如上海,养育成本保守估计接近260万元,是全国平均值的四倍之多。如此巨大的差异,使得许多都市青年直呼“生不起”。

更何况,这还仅针对一个子女的投入,若考虑二胎或三胎,家庭财务负担将进一步加剧。



实际上,经济压力自怀孕初期便已显现。

无创DNA检测费用达2400元,选择无痛分娩需额外支付3000元,若出现妊娠并发症或其他特殊情况,医疗支出更是难以预估。

新生儿降生后,进口奶粉每罐售价380元,每月消耗量通常在4至5罐之间;出生首月所需的护理用品、疫苗接种及产后恢复等相关花费累计可达1万至2万元。



进入教育阶段后,各类课外辅导班单节课价格动辄数百元,钢琴、舞蹈、编程等兴趣课程一旦报名,年均支出轻松突破数万元。

对于普通工薪阶层而言,如此高昂且长期的投入,足以让其在是否生育的问题上反复权衡、踌躇不前。



与此同时,基础生活保障体系的缺失进一步放大了生育焦虑。

年轻夫妻结婚时居住的两居室,在迎来新生命后显得捉襟见肘,换购更大住房成为现实刚需。

然而,当前一二线城市房价普遍高达数百万元,首付与月供已成为压在家庭肩上的沉重负担,更别提还需预留大量资金用于育儿开支。

不少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不惜倾尽积蓄购置高价学区房,只为争取优质教育资源。



孩子出生后,托育服务的需求随之而来。公立托育机构名额稀缺,排队等候时间长达数月乃至数年;私立机构虽可即时入园,但每月收费往往高达数千元,相当于一名普通上班族半个月的收入。



此外,女性职场权益保障机制薄弱,是抑制生育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

已婚未育女性在求职过程中常被视为“高风险人群”,一些企业直接将其排除在录用范围之外;即便成功入职,生育期间也可能面临岗位被替代、晋升停滞等问题。



许多职业女性出于对事业发展的影响考量,最终无奈放弃生育计划。

生育率的显著下滑,引发了一系列跨行业的连锁反应,这些变化正悄然重塑整个社会运行节奏。



低生育率带来的蝴蝶效应

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儿童消费市场——母婴行业整体需求急剧萎缩,线下门店频频出现“店员比顾客多”的尴尬局面。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母婴产品线下销售渠道的销售额占比由69.4%下降至59.7%,同期线下母婴店闭店率攀升至24.1%,新开门店数量远不及关闭速度。



不仅限于母婴零售,儿童玩具与童装销量也大幅回落,曾经热销的进口奶粉和益智类教具如今大量积压仓库,成为库存难题。

即便是奶粉、纸尿裤这类刚性需求品类,也陷入激烈的价格竞争,毛利率被压缩至10%甚至更低水平。



医疗系统同样受到冲击。

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助产士张琳回忆,2016年她全年接生新生儿达1372名,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骤降至219例。



产房外的胎心监护设备布满灰尘,待产包过期未拆封的情况屡见不鲜。

长期缺乏临床实践机会,导致基层医护人员技能退化,部分医生转行他业,儿科专业人才严重短缺。



与此同时,生育率下降加速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21.2%,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将减少至约9.4亿,相比2010年的峰值减少了6500万人,并首次迈入长期负增长轨道。

劳动力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其供给不足或将制约未来发展潜力。公共资源配置也必须随人口结构变迁进行调整,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正在逐步改写社会生态。

面对严峻的低生育形势,国家与地方政府已开始积极应对,陆续推出多项减轻生育负担的支持政策。



生育支持政策的落地与探索

江苏省不断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已将分娩镇痛、辅助生殖技术等相关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同时优化产假与育儿假安排,推进生育津贴“免申请即享受”机制。

辽宁省也在积极探索综合性生育激励措施,通过提高生育补贴标准、提升托育服务质量等方式,切实降低家庭育儿成本。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已有七个省份实现“生育基本零负担”,生育相关医疗费用经报销后个人仅需承担约100元,这项惠民举措让众多家庭切实感受到政策温暖。

在生育津贴发放机制方面,改革也在持续推进。



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的数据,目前已有十个省(市)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参保人账户。

河北、广西等地正加快实施类似改革,符合条件的女职工最快可在2至3个工作日内收到津贴款项,极大简化了申领流程,有效缓解了生育期间的经济紧张状况。



医疗机构与学前教育领域也在主动寻求转型出路。

部分医院拓展服务链条,新增产后康复管理、高危妊娠监测、心理疏导等全周期健康服务;另有机构转向康复护理、医养结合等方向,盘活闲置产能。



幼教行业则尝试创新运营模式,推广“托幼一体化”“老幼共托”等新型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与师资力量,面向2至3岁幼儿提供专业托育服务,既弥补了早期照护资源缺口,也缓解了幼儿园因生源减少带来的运营压力。



那么,即使有了补贴、延长了假期,甚至实现了“生娃几乎免费”,年轻人就一定会愿意生育吗?现实恐怕并不乐观。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一个核心事实:年轻人并非排斥孩子,他们不是“不愿生”,而是“不敢生”。



许多人坦言,几千乃至上万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相较于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养育总成本,以及未来购房、购车等巨额支出,不过是杯水车薪。

因此,真正提振生育信心的关键,不在于零散的短期福利,而在于构建系统性解决方案,从根本上破解阻碍生育决策的实际难题。



生育意愿的回升绝非朝夕之功,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撑与积极包容的社会环境共同作用。

唯有帮助年轻人摆脱经济重压、解除照护困扰、消除职业歧视,使生育不再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人生抉择,才有可能逐步唤醒他们的生育意愿,最终实现人口结构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英媒:桑德兰无意冬窗出售扎卡,更不愿意以2000万欧出售

英媒:桑德兰无意冬窗出售扎卡,更不愿意以2000万欧出售

懂球帝
2025-11-19 01:26:08
这下没争议了!金球奖历年排名榜来了:你真确定梅西压住C罗?

这下没争议了!金球奖历年排名榜来了:你真确定梅西压住C罗?

体坛八点半的那些事儿
2025-11-18 15:22:05
从洗碗工到卡拉OK皇后,却因投资失败沦为穷光蛋,如今老到无人

从洗碗工到卡拉OK皇后,却因投资失败沦为穷光蛋,如今老到无人

刘浶开挖机
2025-11-17 20:56:22
俞敏洪被员工吐槽后,跑去南极“豪游”!新东方Q4利润却暴跌七成?

俞敏洪被员工吐槽后,跑去南极“豪游”!新东方Q4利润却暴跌七成?

双色球的方向舵
2025-11-19 00:59:52
轮到ASML急了?我国成功研制全球首款二维芯片,欧美规则被推翻

轮到ASML急了?我国成功研制全球首款二维芯片,欧美规则被推翻

白梦日记
2025-11-17 21:13:33
最后一届全运:刁琳宇拥抱丁霞,朱婷关爱师妹,王云蕗笑着告别

最后一届全运:刁琳宇拥抱丁霞,朱婷关爱师妹,王云蕗笑着告别

金毛爱女排
2025-11-19 00:00:03
即将抵达深圳!这一次力度很猛!

即将抵达深圳!这一次力度很猛!

深圳晚报
2025-11-18 23:07:04
鸡排哥找不回自己,派头十足令人讨厌

鸡排哥找不回自己,派头十足令人讨厌

陈意小可爱
2025-11-18 03:01:41
只剩下番号和旗帜:战争三年,俄军的精锐部队几乎打光了!

只剩下番号和旗帜:战争三年,俄军的精锐部队几乎打光了!

柴刀夫司机
2025-05-28 09:26:19
乒乓春晚!陈梦再战孙颖莎,一天血战8小时,莎莎以逸待劳要复仇

乒乓春晚!陈梦再战孙颖莎,一天血战8小时,莎莎以逸待劳要复仇

嘴炮体坛
2025-11-18 23:06:18
仅播2小时热度破18000,全网0差评,观众:千万别吃饭的时候看

仅播2小时热度破18000,全网0差评,观众:千万别吃饭的时候看

卷史
2025-11-16 20:08:12
“菜王”原来是它!降压抗癌,才几毛一斤,3种做法好吃又省钱!

“菜王”原来是它!降压抗癌,才几毛一斤,3种做法好吃又省钱!

江江食研社
2025-11-18 10:30:02
东契奇施压,雷迪克开骂,这次詹姆斯真的保不住布朗尼了

东契奇施压,雷迪克开骂,这次詹姆斯真的保不住布朗尼了

艺兔体坛
2025-11-19 00:12:51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万里挑一的天才,中国也有14万

你身边有没有降维打击的例子?网友:万里挑一的天才,中国也有14万

夜深爱杂谈
2025-11-17 21:39:36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人狂必有祸!没成绩还不低调争议满身的吴艳妮,成了"跳梁小丑"

人狂必有祸!没成绩还不低调争议满身的吴艳妮,成了"跳梁小丑"

小熊侃史
2025-11-12 00:22:42
47岁海清近况让人心酸,脸垮嘴斜、又普又显老,昔日女神也落寞了

47岁海清近况让人心酸,脸垮嘴斜、又普又显老,昔日女神也落寞了

心静物娱
2025-11-18 09:20:16
上海部分公办九年一贯制取消初中部直升!多校发布2026年学位超额预警

上海部分公办九年一贯制取消初中部直升!多校发布2026年学位超额预警

随申Hi
2025-11-18 13:01:16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不玩特权这套,职场无阶级,吃饭停车完全平等!网友:这样老板赚得更多

马斯克透露:特斯拉不玩特权这套,职场无阶级,吃饭停车完全平等!网友:这样老板赚得更多

大白聊IT
2025-11-18 17:17:40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法老不说教
2025-11-06 20:45:28
2025-11-19 02:19:00
大鱼简科 incentive-icons
大鱼简科
那些看向大海的人,终会成为大海。
3405文章数 2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今日奇葩丨决定去父留子,大家看看方案可行不?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亲子
旅游
军事航空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亲子要闻

最能干活的那批人回来了 孟婆汤的质量越来越差了

旅游要闻

金叶漫卷大雁塔!千年遗址公园的秋日狂欢,藏着最动人的城市密码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