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坛的魔幻现实永远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前文回顾:
1
今天,出现了一丝微光。
在作家伍剑《外婆2:外婆的私房菜》涉嫌大规模抄袭事件被持续曝光和发酵后,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韬奋基金会终于发布声明,表示已接到反映,“已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对涉事图书开展鉴定”,并承诺“若经核实确认存在抄袭,将立即取消该书’韬奋好书’中选资格”。
![]()
赞的是其回应的速度和对舆论监督的接纳态度。在文坛普遍对抄袭丑闻选择“战略性沉默”的背景下,这份声明至少表明,仍有机构在意脸面,试图与丑闻进行切割。(关于伍剑:)
![]()
真正的考验,在于“核实”二字。如何核实?由哪些“专家”组成?过程是否公开透明?结论能否服众?这将是检验韬奋基金会是真的要“刮骨疗毒”,还是仅仅进行“危机公关”的试金石。我们期待基金会能用一次公正、严谨的调查,为自己正名,为行业立信。
2
就在基金会发声前一天,被抄袭者之一、上海作家沈嘉禄在朋友圈写下了一段堪称经典的讽刺:
“谢谢朋友通报情况,又有人抄袭我的文章,而且还拿了一个奖。也就是说,抄袭比原创更容易获得评委会的认可。怪不得文化繁荣了!”
![]()
这个朋友圈写得有意思。
“又”字,是疲惫与荒诞。
“抄袭比原创更容易获奖”,是直指核心的控诉。
而“文化繁荣了”,则是最大声的讽刺。
沈嘉禄用短短三句话,勾勒出的正是当前文坛价值倒错的荒谬图景:抄袭者名利双收,原创者维权无门,而本应作为守门人的奖项和机构,有时却成了虚假繁荣的“合谋者”。
3
然而,文坛的魔幻现实永远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就在韬奋基金会开始调查《外婆2》的同时,一个更具讽刺意味的消息传来:伍剑的另一部涉嫌“集邮式”抄袭的作品——《幸福巷》,竟然经“全国千家实体书店联合推选”,获评“十佳儿童文学作品”!
![]()
这本《幸福巷》有多不干净?据“抒情的森林”查证,涉嫌抄袭的名单更长、更骇人:从巴金、叶圣陶、萧红、冯骥才、张贤亮、莫言等中国作家,到普希金这样的世界文豪,再到中小学语文教材……
“全国千家实体书店”——这个名头何其响亮!这些书店的CEO和选书师们,难道都不读书吗?或者,在他们的评价体系里,销量和话题性早已碾压了作品的原创性与文学尊严?这个奖项,真是对我们这个时代文化评判标准的一次打脸。
不巧的是,韬奋基金会是这个奖的联合发起人之一……要不要再发个声明?
见我这篇文章,有《幸福巷》涉嫌抄袭的详尽内容比对:
4
文坛需要一场真正的“清场”。
目前文学圈对抄袭事件的沉默太震耳欲聋了。 韬奋基金会的声明,是一个必要的开始,开了好的先例,
当抄袭可以从地方作协主席蔓延到省级作协副主席,当“问题作品”可以横扫一个又一个本应权威的奖项,当沉默成为大多数文学期刊、出版社和颁奖机构的选择时,我们的文学生态系统是不是已经病入膏肓了?
因此,对韬奋基金会的呼吁是:请务必让这次调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用公正的结果,告慰邹韬奋先生“竭诚为读者服务”的精神,也为后来者树立一个“抄袭必究”的标杆。
整个文学圈需要一场真正的、深刻的反思。从作家协会到出版社,从书店到评奖机构,必须共同回答沈嘉禄们的诘问:我们究竟要创造一个怎样的“文化繁荣”?是一个鼓励诚实创作、保护原创精神的健康生态,还是一个默许甚至奖励抄袭、最终必将吞噬所有诚信的“劣币乐园”?
祛除抄袭的毒瘤,需要更多的“韬奋基金会”站出来,更需要一场全行业的自觉清场。否则,像《外婆2》和《幸福巷》这样的“获奖佳作”,会把中国文学牢牢钉在耻辱柱上。
已开快捷转载,文章可自由转载
《知情人透露当年明月“发疯”细节》已404,还没看的朋友可关注“智识漂流”公号,在智识漂流公号输入“当年”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