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海·世界·当代·未来|2025上海当代音乐节再启华章

0
分享至


2025上海当代音乐节

将于11月17日至23日

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

上海当代音乐节秉承“上海·世界·当代·未来”的宗旨,展示国内外当代作曲家的精品佳作,既囊括对传统音乐语汇的创新性发展,也包含对现代音响逻辑的突破性探索,更致力于促进国际音乐文化的深度对话。

上海当代音乐节(SHCMF)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的重大艺术实践活动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当代音乐节之一,聚焦具有前沿性与可听性的原创音乐作品,打造青年音乐家施展技艺、碰撞思想的专业艺术平台。


上海当代音乐节的前身是创办于2008年的上海当代音乐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孕育,“上海当代音乐周”于2022年正式升格为“上海当代音乐节”,现任艺术总监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教授。

本届音乐节将呈现5场主题鲜明的交响作品音乐会、1场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4场高水平的室内乐音乐会、6场学术讲座与论坛、“百川奖”国际作曲比赛决赛音乐会以及全国本科作曲教学工作坊。音乐节将上演71位作曲家的91部当代作品。其中,世界首演作品20部、亚洲首演作品1部、中国首演作品10部。本次音乐节还包含1场延边歌舞团呈献的中国朝鲜民族艺术展演。它们将共同构建一场贯通古今、融汇中西、文化多元、连接传统与科技的当代音乐盛会。

音乐节不仅延续了高水准的艺术呈现与学术深度,更在内容策划上展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厚度。从开幕式音乐会五位重量级作曲家经典与新作的交响辉映,到闭幕式上古筝、编钟与电子音效的奇妙对话;从民族管弦乐对中华传统音韵的当代表达,到青年作曲家以电子、人声、打击乐构建的多元声音宇宙,我们既听见历史的回响,也触摸未来的脉动。

今天(11月13日)上午,2025上海当代音乐节媒体见面会在城市音乐会客厅召开。媒体见面会由发展规划处处长韩斌主持。


廖昌永表示,上海音乐学院始终屹立于音乐艺术发展的前沿,创立并不断完善中国专业音乐艺术的教育体制与办学模式,担负起引领中国专业音乐发展方向的责任。上海当代音乐节的举办,为培养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展示了上音“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


上音作曲指挥系主任、上海当代音乐节项目总监周湘林教授对今年音乐节的亮点内容进行介绍:

本届音乐节特别邀请了法籍意大利作曲家马尔科·斯多巴教授、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教授、中国作曲家贾达群教授共同担任驻节作曲家。除了将在多场音乐会中上演他们的杰出作品,三位作曲家还将举办专题讲座分享创作理念与艺术哲思:马尔科·斯多巴教授将讲授《〈特莱耶托里亚〉到〈雷·奥尔索〉跨越〈希兰雅洛卡》〉:一次穿越管弦乐、空间、声音合成、认知科学、诗歌与表现力的创作之旅”》;周龙教授将带来《根植传统·创造更迭谱写浪漫诗韵〈九歌〉》;贾达群教授将分享《〈绿青诗篇〉创作谈》

本届音乐节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将上演波兰作曲家亨利克·格雷斯基《第三交响曲》,由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决赛入围者乌列热倾情演绎;同时,著名作曲家叶小纲为大提琴与乐队而作的《我遥远的南京》,也将带领我们回溯历史,呼唤永恒的和平时光。

2025年适逢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逝世50周年。为致敬这位音乐巨匠,音乐节特别呈现其经典作品《第一大提琴协奏曲》,由青年大提琴家陈亦柏奏响,再现其音乐中的深刻内涵与不朽魅力。

今年也是意大利现代音乐大师卢西亚诺·贝里奥诞辰100周年。音乐节在“经典与新声”交响作品音乐会中,特别呈现荣获贝里奥国际作曲大赛唯一大奖得主、青年作曲家依克山·阿不都沙拉木的作品《抑制》。这不仅是对先驱的致敬,更是对秉承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作曲家的有力推介。

本届音乐节洋溢着蓬勃的青春气息。“上音青年作曲家交响作品音乐会”汇集九位本院青年教师创作的大型交响乐新作;在“经典与新声”等音乐会中,也为依克山、路芊辰等新生代作曲家提供展示平台。在演绎层面,音乐节汇聚了多位中国音乐金钟奖的获奖者以及青年演奏家与歌唱家,他们的精湛技艺将为新作增添光彩。这一“教创演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正是对上海音乐学院办学特色的生动实践。

音乐节持续关注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当代创新。音乐节特别邀请到著名的延边歌舞团,带来“鼓乐弦歌映风华——中国朝鲜民族艺术展演”。他们的到来,展现了朝鲜族音乐的丰富色彩与深厚底蕴,续写音乐节“美美与共”的动人篇章。

上海当代音乐节通过创演当代音乐佳作,促进音乐文明交流互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内涵,致力于构建一个融汇古今、沟通中外的音乐平台。在新的起点,我们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呈现当代音乐的多元风貌,激发创作活力,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作曲指挥系教授、2025上海当代音乐节驻节作曲家贾达群表示,当代音乐节对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而言,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艺术展演范畴。它是城市文化品格的鲜活注脚,既为本土音乐力量提供了与国际对话的窗口,也让世界看到上海包容多元、勇于创新的文化胸襟;更以先锋和多元的艺术表达,丰富着市民的精神生活,为城市注入持久的文化活力。

本届音乐节将上演贾达群教授的两部作品,其一是在11月17日晚开幕式上由上海爱乐在著名指挥家张亮执棒演奏五乐章交响组曲《巴蜀》第一乐章“雄山秀水”;其二是在11月21日下午由法国旅程乐团协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周正中呈现男中音与室内乐团版《秋兴八首》三个乐章。此外,贾达群教授还将于11月22日上午举行一场题《〈绿青诗篇〉创作谈》的学术讲座。他表示,无论是作品演出还是学术交流,真心希望能打开一扇沟通的门,和大家共享创作的喜悦、共探艺术的真谛。


声乐歌剧系主任、2025上海当代音乐节歌唱家方琼教授,将在本次音乐节中演唱由沈葉教授创作的《望海潮·宝珠洞》

方琼教授介绍道,《望海潮·宝珠洞》由上海音乐家协会委约,以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同名诗词为纽带,融合中国古典文学意境与民族音乐韵味,并在现代管弦乐编配中融入非遗元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作品不仅传递出对生命价值与历史变迁的深层思考,也为当下快节奏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处沉淀心灵、感受艺术温度的精神空间。

方琼教授表示,在全体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本届音乐节必将成为一次精彩纷呈、影响深远的艺术盛会,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品牌增添亮色,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注入鲜活的音乐力量。



11月17日至23日

7天视听盛宴

10位指挥家、4支交响乐团

1支民族乐团、4支室内乐团

32位独奏/独唱家

奏响71位作曲家的91部当代作品

五大板块

原创音乐

6场大型管弦音乐会

4场当代室内乐作品音乐会

讲座论坛

4场讲座 2场论坛

国际比赛

第14届百川奖国际作曲比赛

决赛音乐会

校际交流

全国音乐院校作曲本科教学

作曲工作坊

非遗展演

延边歌舞团

专场音乐会



华章再启,沪音共鸣。2025上海当代音乐节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前沿的探索、更加人民的立场,打造一场属于全人类的听觉盛宴,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的音乐动能。我们诚挚邀请您深入参与本次音乐节,在音符中感受时代的律动、文化的交融与未来的召唤。

供稿:作指系

撰稿:宗一鸣、胡宝帅

图片: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编辑:彭畅

审核:张卓

小音家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海音乐学院 incentive-icons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网易官方平台
3010文章数 36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