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居民存款狂增11.39万亿,10月金融数据揭露了哪些真相?

0
分享至

作者:海豚商业研究院研究员洪涛三(欢迎转评赞)

11月13日,央行发布10月金融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7.01万亿元,同比增长6.3%。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前十个月净投放现金7284亿元。

贷款方面,10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74.54万亿元,同比增长6.3%;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前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73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1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7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3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32万亿元。

前10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3.3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39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447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2.09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66万亿元。

一、总体态势:经济“稳”字当头,但需要“强心针”

先看两个最核心的“体重”和“血压”指标: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总负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 通俗说:整个中国经济体(政府、企业、居民)总共欠金融体系的钱,超过了437万亿,而且比去年这个时候多了8.5%。这个速度,可以理解为经济的“总负债增长率”。8.5%的增速,不算高,属于平稳增长,说明整体上大家在借钱扩张方面比较谨慎,没那么“狂热”。
  • 广义货币(M2,总钱袋子):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
  • 通俗说:社会上所有的钱(包括现金和各类存款)加起来有335万亿,比去年多了8.2%。这个可以看作是整个经济的“血液总量”。M2增速和社融增速基本匹配,说明货币供应和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是大体平衡的。

核心洞察:从“总负债”和“总钱袋子”来看,中国经济这艘巨轮正在以平稳但稍缓的速度航行。没有出现过热,但也谈不上强劲。就像一个成年人,基础代谢正常,但缺乏一点爆发力。

二、结构剖析:谁在拼命借钱?谁在捂紧钱包?

这是“体检报告”最精彩的部分,能看出经济的“肌肉”和“隐疾”。

1. 政府:绝对的“借钱主力”,在努力托底

  • 数据:政府债券余额93.03万亿,暴增19.2%!前十个月政府净融资11.95万亿,同比多增3.72万亿。
  • 解读:这个数据非常醒目!意思是,在大家都不敢或不愿大力借钱的时候,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站了出来,成为了最大的借款人。他们借钱干什么?主要是用于修路、建桥、搞水利、建设5G网络等大型基建项目,以及保障民生支出。这相当于在经济有点“冷”的时候,政府亲自下场,开动“挖掘机”,创造需求和就业,努力把经济温度托住。这是典型的逆周期调节,是经济重要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2. 企业:信心仍在恢复,长期投资意愿不强

  • 数据:对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增长6.3%,但前十个月增量反而比去年少了1.16万亿。细看企业贷款,短期贷款增加较多(4.34万亿),而代表长期投资的中长期贷款增加8.32万亿。
  • 解读:企业们的状态有点纠结。
  • 短期贷款增加多,可能只是为了维持日常运营,应付短期资金周转,比如发工资、买原材料,属于“救急”钱。
  • 中长期贷款虽然总量不小,但结合总贷款少增来看,说明企业对于扩建新工厂、投入新研发这种“长线投资”仍然比较犹豫。这背后反映的是企业对未来市场前景的信心还不够足,在“观望”中前行。

3. 居民:全面“防御模式”,不敢借钱更爱存钱

  • 数据:这是最值得关注的一点。前十个月,住户贷款只增加了73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如信用卡消费、短期个人贷)甚至减少了5170亿!而与此同时,住户存款疯狂增加了11.39万亿元
  • 解读:这两组数据放在一起,信号再清晰不过了:老百姓正在集体“囤现金过冬”
  • 不敢消费:短期贷款减少,意味着大家减少了通过借贷来进行的大额消费(如买车、旅游、买家电)。
  • 谨慎买房:居民中长期贷款主要就是房贷,仅增加1.26万亿,这个增量在历史同期来看是非常低的,反映出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大家买房、换房的意愿很弱。
  • 极致储蓄:把钱牢牢存在银行里,是当下大多数人的首选。这是一种防御性的财务策略,源于对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以及对未来风险的担忧。

小结一下结构特点:当前的经济,呈现出“政府热、民间冷”的鲜明格局。政府在前方努力拉车,而企业和居民在后方显得有些谨慎和保守。经济的内生动力,还需要进一步激发。

三、其他关键指标:看看“血液”流速和“体温”

1. 货币活跃度(M1):6.2%

  • 通俗说:M1主要是企业活期存款和流通中的现金,是随时可以拿来花的“活钱”。它的增速(6.2%)低于代表“总钱袋子”的M2(8.2%),说明大量的钱以定期存款等“死钱”形式存在,停留在账户上,没有快速投入到生产和消费的循环中。经济的“血液循环速度”偏慢。

2. 市场利率:持续低位

  • 数据:银行间拆借和回购利率都在1.4%左右的历史低位。
  • 解读:这说明银行体系里“水”(资金)非常充裕,但大家互相借钱的意愿不强,因为找不到太多靠谱的贷款对象。低利率环境就像国家把“资金的价格”打下来了,目的是鼓励大家借钱、投资、消费。

3. 跨境人民币使用:稳步提升

  • 数据: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都不小。
  • 解读:这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的“朋友圈”在扩大,这是中国经济影响力和金融开放度提升的表现。

总结与展望:挑战与希望并存

通览这份10月的经济“体检报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核心结论:

  1. 经济稳中有忧:总体大盘稳定,但内生动能不足,特别是作为经济终端的消费和作为经济活力的民间投资,仍是明显的短板。
  2. 政策正在发力:财政政策(政府借钱花钱)是当前最核心的托底力量,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宽松、低利率)也在全力配合。
  3. 信心是关键: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或许已经从“缺钱”转向了“缺信心”。如何有效提振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的预期,是下一步政策需要精准发力的核心。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份报告意味着什么?

  • 求职者:可以多关注与政府投资相关的基建、新能源、新基建等领域,这些行业可能机会更多。
  • 投资者:低利率环境下,寻找高收益资产的难度加大,需要更加注重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债券市场可能相对受益。
  • 普通家庭:在捂紧钱包、保障储蓄的同时,也不必过度悲观。国家正在想方设法稳定经济、保障就业。我们可以做的是,理性消费,审慎负债,提升自身技能,以不变应万变。

总而言之,这份“体检报告”显示,中国经济身体基础尚可,但有些“气血不畅”。现在,“医生”(宏观调控部门)已经开了“药方”(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药效正在慢慢释放。我们需要给恢复一点时间和耐心,共同期待经济的“气血”重新充盈、顺畅运行的那一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已确认是张颂文!从车祸现场离去后被官媒报道,高群书果然没说错

已确认是张颂文!从车祸现场离去后被官媒报道,高群书果然没说错

鹿楠
2025-11-18 22:45:03
加入CPTPP:关乎未来的“高难度闯关”搏杀

加入CPTPP:关乎未来的“高难度闯关”搏杀

墨心人
2025-11-19 19:42:48
男女食堂里亲热:肮脏画面流出,全过程披露,女方一动作令人作呕

男女食堂里亲热:肮脏画面流出,全过程披露,女方一动作令人作呕

博士观察
2025-11-19 10:45:17
罗志祥近况:已写好遗嘱,自认被黑惨了,向时间管理大师六字道歉

罗志祥近况:已写好遗嘱,自认被黑惨了,向时间管理大师六字道歉

叨唠
2025-11-19 03:22:18
韩媒警告:一旦东亚开战,韩国导弹将降落北京,同时摧毁中国海军

韩媒警告:一旦东亚开战,韩国导弹将降落北京,同时摧毁中国海军

优趣纪史记
2025-11-20 00:06:12
“漏X装”,火了!

“漏X装”,火了!

微微热评
2025-11-19 14:51:31
俞敏洪南极邮轮被曝入住价在26万至148万元,坐一次要等两年;“内部信”风波后,其发视频称:应邀来南极,为青少年考察自然教育

俞敏洪南极邮轮被曝入住价在26万至148万元,坐一次要等两年;“内部信”风波后,其发视频称:应邀来南极,为青少年考察自然教育

极目新闻
2025-11-19 19:51:43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清书先生
2025-11-19 16:02:32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大量中国游客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中日关系高度紧张:大量中国游客赴日!网友:富士山下都是中国人

大国纪录
2025-11-19 15:52:44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11月,深圳又一家精密大厂宣布停止经营了

微微热评
2025-11-19 13:44:44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20 00:17:37
荷兰政府:已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荷兰政府:已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

半导体产业纵横
2025-11-19 18:27:31
吴艳妮哭成泪人!颁奖典礼掩面痛哭,三届全运会无缘金牌

吴艳妮哭成泪人!颁奖典礼掩面痛哭,三届全运会无缘金牌

奥拜尔
2025-11-19 22:57:40
模特大赛15号选手夺冠引争议,组委会最新回应:她是太太组冠军,带资进组是谣言

模特大赛15号选手夺冠引争议,组委会最新回应:她是太太组冠军,带资进组是谣言

先锋新闻
2025-11-19 16:47:56
在爱泼斯坦案件中躺枪的金刻羽,学术水平到底如何?

在爱泼斯坦案件中躺枪的金刻羽,学术水平到底如何?

爆角追踪
2025-11-19 14:35:56
中日磋商不欢而散,一细节引发全球热议,美媒:日本毫无还手之力

中日磋商不欢而散,一细节引发全球热议,美媒:日本毫无还手之力

古史青云啊
2025-11-20 02:29:56
陈梦:没想到能进决赛甚至冠军,健康完赛是队伍对我的最大愿望

陈梦:没想到能进决赛甚至冠军,健康完赛是队伍对我的最大愿望

懂球帝
2025-11-19 22:50:07
深圳一模特大赛冠军因突破大众审美认知引发争议,有评委发文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一联合主办单位回应只赞助了几千块

深圳一模特大赛冠军因突破大众审美认知引发争议,有评委发文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一联合主办单位回应只赞助了几千块

极目新闻
2025-11-19 10:38:42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穷就别硬装了!”一家三口吃火锅花了217元,父亲心疼钱被群嘲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18 19:53:15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杭州官宣取消灵隐寺门票

界面新闻
2025-11-19 10:37:00
2025-11-20 05:12:49
海豚商业研究院
海豚商业研究院
解读宏观大势,传播商业思想
42文章数 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时尚
本地
教育
家居
艺术

辛芷蕾的炸裂10分钟,让人大受震撼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教育要闻

lsa伦敦占星学院是什么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艺术要闻

惊呆了!外国画家如何颠覆水浒108将的形象?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