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物制造企业源天生物宣布引入丰田通商作为战略投资者。
丰田通商是对日聚酯出口最大服务商,此次融资后双方将围绕服装用纱线、工业用纱线、食品包装、工程塑料等相关领域共同研发后端应用产品。
而汽车安全气囊布,或将成为双方合作的首个焦点产品。
![]()
工业安全气囊布作为涤纶(PET)混纺材料,传统方法难以分离回收,而源天生物的高性能PET降解酶,可在常温常压下精准降解PET组分,实现8小时内高效解聚,产物rPTA纯度媲美石油基原料。
目前,源天生物已经完成了汽车废弃安全气囊布的生物酶解回收rPTA闭环验证。
而早在2020年,丰田通商就与生物制造上市龙头凯赛生物达成过合作,推动生物基聚酰胺(PA56)在纤维、薄膜及工业树脂等领域的应用。
丰田绝不是唯一一家关注到生物制造材料的车企。在相关研究中,生物基材料在汽车功能件中可实现有效降碳,在内饰件、外饰件中还有提升性能、减轻重量的优势。
![]()
根据智药局不完全统计,国际龙头宝马、奔驰、大众、通用与中国新能源车企小米、蔚来等均有生物制造相关合作或产品,下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一一介绍:
![]()
投资先行 做生物制造“合伙人”
早在2022年,宝马就通过BMW i Ventures连续参投瑞士的生物制造企业Bcomp的B轮与C轮,两轮投资中该公司获得融资约7500万美元。
该公司专有的天然纤维增强材料ampliTex和powerRibs已广泛应用在运动赛车、汽车内饰、公共交通等领域。
![]()
今年6月,宝马首次在量产车型的外部部件验证了天然纤维复合材料,考虑在下一代BMW M3的车顶中将碳纤维复合材料更换为Bcomp的复合材料。
通用汽车则投资了世界上最大的菌丝体生物制造企业MycoWorks,并于2024通过旗下豪华品牌凯迪拉克发起了合作。
双方成功在Sollei EV概念车内饰(控制台和车门口袋)中应用了MycoWorks研发的由菌丝体和其它生物基成分制成的材料Reishi。
在国内,头部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与生物制造上市龙头凯赛生物也引起了行业热议。双方在今年2月成立合资公司凯酰时代,项目总投资5亿元,计划建设18条生产线,年产250万套生物基电池壳。
双方合作核心材料为凯赛生物的生物基尼龙56。该产物以生物基戊二胺为核心原料,可以通过玉米等淀粉微生物发酵。
![]()
由生物基尼龙56制成的长玻纤增强PA复合电池壳体,不仅能使电池减重,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此外还具有耐高温、阻燃以及抗静电等特性,成为动力电池壳体理想替代方案。
![]()
多项环保内饰已率先投用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汽车内饰中使用生物制造的新材料。
大众与生物制造初创Revoltech合作开发了100%生物基的工业大麻皮革替代材料 LOVR,用于未来车型的内饰表面,该材料可回收、可堆肥,计划2028年装车。
奔驰早在2022年就在概念车VISION EQXX的门把手上使用了由蛛丝蛋白生物制造企业AMsilk生产的Biosteel纤维,实现了蛛丝蛋白在汽车上的首次应用,该材料可生物降解、可回收、可再生。
![]()
而今年6月,奔驰还与生物制造初创Modern Meadow合作,在AMG GT XX概念跑车的座椅材料使用了由植物蛋白、生物聚合物结合再生橡胶生产的生物材料Innovera。
国内新能源车企中,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的座椅和内饰上应用了原料回收比例超45%的Dinamica材料,生命周期内可完全回收。
该公司还对关键零部件提出了插环材料应用比例要求:循环钢>10%、循环铝>30%,循环塑料>10%。
![]()
蔚来汽车也有一套内饰环保材质集合Clean+,包含再生PP材料、生物基Haptex合成皮等,持续提升整车材料的可回收利用与可再生利用率。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