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3月27日,央企巨头华润三九联手国新投资,共同斥资73.21亿元,拿下了民营中药龙头天士力的控制权。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商业并购,它标志着那个由闫氏家族掌控天士力长达数十年的时代,正式落幕。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个企业走向了被国家队整合的宿命?
一粒药丸的诞生
当华润三九成为持股28%的新任控股股东,创始人家族带着约36亿元的巨额现金离场,董事长闫凯境等九名高管集体递上辞呈时,外界的议论瞬间沸腾。
一切的开始,必须从创始人闫希军说起。他的人生开局,拿到的是一副烂牌。
![]()
闫希军出生在甘肃的贫困家庭,7岁那年父亲去世,不久后又被改嫁的母亲抛弃,靠着乡亲们的接济才活了下来。
对于这个一无所有的少年而言,改变命运的出路只有一条:参军。
为了抓住这个机会,16岁的他可以跟着征兵的卡车一路狂奔五六十里,用这种近乎残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决心。
![]()
这股子狠劲,支撑他在部队里待了整整三十年。从一名普通的军医,他一步步走到了北京军区254医院药械科主任的位置。
在那里,他还遇上了自己的妻子,时任药剂科主任的吴迺峰。
![]()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85年,国家的一项政策鼓励军队从事生产经营,这扇窗口为身处体制内的闫希军夫妇,打开了药物研发的大门。
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巨大的临床痛点,当时市面上最常用的丹参片,药效释放慢,根本无法用于心脏病的紧急救治。所以,做出一款药效见快的特效药成了扎根他们心头的念头。
![]()
夫妻二人决心用现代化的工艺,将传统的压片剂型改成吸收效率更高的滴丸。
研发过程充满了艰辛,在那个既没有足够资金,也缺少先进设备的简陋环境里,两人只能日复一日地反复试验。
终于,在1992年,他们成功研制出了后来家喻户晓的复方丹参滴丸。
![]()
这款产品的诞生,不仅仅是一次技术突破,它更像是闫希军个人那股不屈不挠的意志、时代政策的机遇以及市场空白的完美结合体。
这款滴丸一经问世,其爆发力是现象级的。
上市第一年,销售额就达到了惊人的8000万元。到了2002年,它更是成为了国内医药史上第一个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的中成药单品。
![]()
这颗小小的滴丸,不仅奠定了天士力在中药心血管领域的霸主地位,更成了这家企业的“王牌”和图腾。
然而,这种巨大的成功,也从一开始就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戴上了一副沉甸甸的“黄金枷锁”。
这种对单一爆品的极度依赖,如同一个成功的烙印,深深地刻进了天士力的企业基因里,为后来的危机埋下了长长的伏笔。
![]()
走不出的多元化怪圈
当复方丹参滴丸带来的现金流如潮水般涌入公司账户时,第一代掌舵人闫希军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天士力的成功可不可以被复制?
他坚信,天士力强大的品牌效应,完全可以嫁接到大健康的其他领域。于是,一场轰轰烈烈却又步步踏错的多元化探索开始了。
![]()
问题的核心在于,闫希军试图将滴丸所代表的“严肃、健康、救死扶伤”的品牌形象,强行覆盖到逻辑完全不同的消费品之上。
这种认知上的错位,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1999年,他雄心勃勃地收购了一家贵州酒厂,推出了“金士力酒”。
![]()
他没想明白,买药的消费者追求的是健康长寿,而白酒的核心消费场景是社交和享乐,这两类人群的底层需求是截然对立的。
他又将目光投向了长白山的优质水源,推出了一款每瓶售价高达9元的矿泉水,被外界戏称为“水中贵族”。
![]()
结果可想而知,同样未能敲开市场的大门。这些看似宏大的跨界布局,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个吞噬现金流的黑洞。
主营业务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被大量消耗在这些偏离主航道的业务上。
根据公开数据,从2013年到2019年,天士力每年的资金缺口平均都超过了10亿元。
![]()
最困难的时候,公司甚至不得不出售旗下的医药流通子公司这样的优质资产,来换取现金维持经营。
这无异于是让核心产品“滴丸”独自支撑着整个集团的战略迷航,使其本就沉重的负担,又压上了一块巨石。
![]()
最后一搏与宿命终局
时间来到2014年,闫希军退休,将在英国主修金融的儿子闫凯境推上了董事长的宝座。
这位“二代”掌门人的思路,与父辈的实业思维截然不同。他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产品扩张,而是资本市场的无限可能。
![]()
他希望通过资本运作和投资并购,为天士力找到第二条增长曲线,彻底摆脱那颗药丸的引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闫凯境主导成立了天士力资本,旗下管理的基金规模一度接近150亿元。
![]()
他开始在资本市场纵横捭阖,将大量资金投向了生物医药等前沿但风险极高的新兴产业。他试图用“钱生钱”的方式,为这家传统的中药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这场雄心勃勃的自救行动,却生不逢时。
![]()
一方面,作为公司最主要“造血机器”的复方丹参滴丸,其自身的增长已经明显放缓。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上耗费了超过二十年时间寻求美国FDA认证却至今未能完全获批,这颗“神药”的创收能力已大不如前。
![]()
另一方面,闫凯境寄予厚望的资本运作也并不顺利。他在资本市场上的多次出手,比如对天境生物、科济药业等公司的投资,都出现了巨额的账面亏损。
更糟糕的是,公司原本计划剥离的医药商业板块,也没能成功脱手。寄予厚望的生物药子公司,三次冲击上市也都以失败告终。
![]()
双重打击之下,投资的亏损直接导致天士力在2022年,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年度亏损。
当输血和造血两大功能同时失灵,留给闫氏家族的选择其实已经不多了。
在这个背景下,央企华润三九的出现,就显得顺理成章。
![]()
华润看中的,根本不是天士力那些复杂的资本版图,而是选择回归本源——天士力围绕那颗滴丸建立起来的核心资产。
它在心血管领域有绝对的优势,还有种植基地,比如三七基地,这恰好能与华润三九的产业链形成完美互补。
![]()
对于同样有国际化野心的华润来说,这简直就是一本花钱都买不来的实战教科书。
这一切都清晰地表明,天士力最大的价值,依然是创始人最初打造的,也是两代人后来极力想摆脱的,复方丹参滴丸及其背后的整个生态系统。
![]()
结语
天士力的故事,其实是近年来中药行业“国进民退”趋势的一个缩影。
从中药研发的长周期、高投入特性来看,民营企业很容易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面临资金链的巨大挑战。
![]()
相比之下,国有资本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资源,能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坚实的后盾。
而那颗传奇的滴丸,也将在“国家队”的版图中,开启它全新的生命周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