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服役那会儿,2012年底刚编入海军序列,网上就冒出照片,船舷吃水线附近锈点明显。军迷们放大看,焊缝边上那层橙红痕迹,像是盐水浸泡留下的。
转眼到2017年山东舰下水,类似情况又现,停港期间的影像显示,船底贝类附着混着锈层,论坛里直呼“国产首舰怎么也这样”。
再看2022年福建舰滑入水面,本是喜事儿,可舾装阶段的卫星图一出,舰岛下缘涂层裂纹伴锈斑,热搜瞬间炸锅。
![]()
海外媒体跟风,标题党般喊“中国航母豆腐渣工程”,国内网友分两派,一派忧心制造链条弱,一派辩解环境因素大。
这锈迹从辽宁到福建,一脉相承,总被拿来当靶子,质疑声直指钢材耐性、焊接工艺和整体建造水准。
军迷社区数据摆着,相关帖子从几千到上万,标签“航母锈斑”热度不减。
![]()
尤其福建舰海试前夕,2024年5月出海归来,新照又添把火,船身侧面锈层估摸0.5毫米厚,推测腐蚀速率快,制造能力成众矢之的。
咱们海军建船节奏快,十年三艘,这速度全球瞩目,可锈迹一出,就有人小觑,说跟不上国际一流。
实际情况呢?这些照片多是业余拍的,角度光线一歪,就放大问题。专家早提醒,网络放大镜下,小瑕疵变大祸端。可质疑没停,制造自信心总得经得起推敲。
![]()
放眼全球,这锈事儿哪国海军都躲不开,美军那叫一个典型。
尼米兹级罗斯福号,2013年亚太部署归来,维修报告直言盐分侵蚀涂层20%失效,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斯托克代尔号2020年南海巡航后,船舷锈斑满布,日志记着补漆工序翻倍。福特级首舰2017年下水,锚链区锈蚀超标,海军档案显示电磁系统周边钢件腐蚀速率高。
F-35舰载机更逗,2015年首批服役,2018年横须贺基地照片曝光,机腹红褐锈条,2025年7月国防报告称70%机身涂层脱落,铁氧体吸波材料遇盐雾氧化成灾。
![]()
美媒自嘲“生锈是头号敌人”,疫情期减港停,锈蚀加剧,特朗普2025年3月还点名抱怨,舰艇成“文物级”。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2016年地中海任务,甲板蜂窝腐蚀,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2021年印太归航,吃水线锈密集。
数据上,美伯克级2003到2009年防锈工量增4倍,全球海军年年攀升锈蚀率,高湿度盐雾贝类附着,谁都中招。
![]()
海上装备泡水泡盐,本就考验耐性,中国情况没那么独。
辽宁舰改造自瓦良格,锈基底正常,山东福建国产化后,强度指标对标美俄,可环境一磨,表层总有痕迹。
这共性摆着,质疑中国时,顺带想想别人家也狼狈。
![]()
咱们不搞双标,锈蚀是行业老大难,制造能力得从根儿上比。
专家们掰扯清楚,这锈多半出在建造流程,钢板切割起就遇空气氧化,舾装浸港湾水,18到24个月盐离子渗透,速率0.1毫米每月,海试再加盐雾贝类,表层0.8毫米厚内芯完好,与工艺无关。
鞍钢从2010年攻关航母钢,合金配比镍铬提耐蚀30%,厚度50毫米屈服650MPa,世界最宽机型轧40米板,抗盐雾24小时0.02毫米,与美HSLA-115相当。
![]()
辽宁改造磨锈露苏联钢光亮,证明基础牢。防护上,磨锈后喷含铜环氧漆,抑贝类,每年两次全舰扫描。
福建舰2024年5月海试归,干坞补漆标准化,电磁弹射回收适配多型机,作战体系齐。专家张军社说,福建入列2025年11月7日,标志三飞跃:国产化、电磁弹射、舰载五件套,战斗力倍增,辐射战略海域。海军从滑跃到平直甲板,科技自立自信足。
锈斑是历练印记,维护是战力一部分,中国制造经得起检验。未来蓝水转型,防护链闭合,航母编队更强。咱们一步步来,成就有目共睹。
![]()
这航母锈迹风波,折射海军崛起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