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目前关于山寨币的主流机构观点是:如果你想投资加密货币,只需购买比特币即可。
![]()
比特币现在有了ETF,并且表现优于几乎所有其他数字资产。与2017年或2021年不同,本轮周期中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山寨币上涨行情。2021年高峰时期,流通中的代币数量超过260万枚;而如今,这一数字已超过4200万枚。难怪许多人认为这场游戏已经结束了。
这种观点既懒惰又错误。没有所谓的“山寨币季”并不意味着缺乏机会,而是意味着市场正在走向成熟。
2017 年和 2021 年的代币狂潮已经过去——供应过剩、糟糕的代币经济模型以及散户的疲软情绪导致了这一局面。将无差别投机的终结与山寨币的消亡混为一谈,就忽略了问题的本质。这些代币不再试图作为货币参与竞争,而是正在演变成我们见过的最强大的增长营销工具之一。
01
比特币并非基准
比特币不会成为首选货币资产。所有代币都具有一定的货币溢价。最有可能获得最大货币溢价的,是那些被广泛用作支付手段的代币,预计这将是承载最热门 Web3 应用的原生代币。现在断言是以太坊、SOL 还是其他代币还为时尚早,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是比特币。
山寨币正在从投机性代币转向基础商业工具。它们并非旨在取代比特币,而是为了加速普及,将用户从 Web 2 孤岛中拉出来,并以比历史上任何公司都更快、更便宜的速度启动新的网络。
这种变革的后果将彻底改变我们所熟知的互联网。Web2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它们囤积和利用数据盈利的能力。一旦这些数据变得可移植、可验证且由用户控制,维系这些垄断企业的护城河就开始瓦解。
未来五年,我们预计Web2巨头将首次出现同比营收下滑。谷歌和Facebook的利润率依赖于用户数据锁定,因此风险最大。与此同时,苹果则不受此影响——无论应用是Web2还是Web3,它们都能在iPhone上运行。亚马逊的物流护城河依然存在,但即便如此,代币化网络也可能削弱其主导地位。
山寨币并没有消亡。它们只是找到了新的用途,成为伪装成资产的增长引擎。
02
ZkTLS 和可验证数据
山寨币最大的突破在于技术层面。零知识传输层安全协议(zkTLS)——一种对通过HTTPS交换的任何数据进行加密验证的机制——现在使得将孤立的Web2数据转换为Web3上的可验证输入成为可能。
![]()
这为各种新应用打开了大门。在金融科技领域,员工可以将工资单上链,并立即获得USDC借记卡贷款——无需任何发薪日贷款机构。在广告领域,网红可以将帖子与已验证的转化关联起来,无需通过不透明的中介机构即可获得报酬。像网约车司机这样的身份驱动型服务可以将他们的历史记录迁移到其他平台,并通过代币奖励鼓励他们更换服务提供商。
其影响远不止于此。汇款可以绕过汇款垄断机构。代币化的信用评分可以扩大新兴市场的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在医疗保健领域,患者无需泄露个人数据即可提供医疗记录。
在电子商务领域,经过验证的购买记录可以解锁跨平台的忠诚度奖励。在基础设施领域,一些项目已经开始利用代币构建去中心化的5G网络。即使在人工智能领域,网络也展示了代币如何协调全球计算和数据。
在任何情况下,代币都不仅仅是抽象的资产,更是激励机制——推动用户从传统巨头转向新兴挑战者的动力。在Web 2时代,像Uber或DoorDash这样的公司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于补贴,以吸引司机和顾客。代币使初创公司能够以更少的资金达到同样的效果,从而缩短启动双边市场所需的时间。
在加密货币原生市场中,这方面已经存在一些例子。一家新的交易所可以通过奖励那些能够证明其在其他平台交易量的交易者,来“吸血”现有交易所。只要数据能够被验证,就可以部署代币来重新吸引关注度和流动性。
03
现在,成熟变得重要了
这一切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加密技术栈已经成熟。早期,只有技术极其精湛的创始人才能推出产品。如今,构建模块——数据库、存储、身份层——已经就绪,这为以商业为先的创始人敞开了大门,让他们能够在 Web3 领域打造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公司。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正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栈的稳定,技术创始人逐渐被商业运营者所取代。结果并非公司数量减少,而是诞生了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如今,加密货币领域也正接近同样的转折点。
时机至关重要。万亿美元的广告市场正处于变革的风口浪尖。同样,金融科技、社交媒体和云基础设施行业也正经历着快速增长。Web 2 的垄断依赖于对用户数据的囤积,而 Web 3 则打破了这种垄断。代币作为激励机制,促成了用户之间的转换。
对机构投资者而言,最大的误区在于认为比特币ETF等同于加密货币敞口。比特币或许仍是储备资产,但真正的风险投资式增长潜力却体现在那些驱动应用程序的代币上。忽视它们,就好比2000年因为Pets.com倒闭而忽视互联网一样。
风险是不对称的。现在趁着这个领域不热门、估值合理的时候进行投资,或者等到现有企业受到冲击时再入场,届时同样的投资机会可能要付出十倍的价格。
无论如何,收养终将到来。唯一的问题是,你是会尽早参与,还是会姗姗来迟。
免责声明:
本文所发布的内容和图片旨在传播行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所有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加密市场具有高度风险,投资者应基于自身判断和谨慎评估做出决策。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设为星标 避免错过
虚拟世界没有旁观者,每个点赞都是创造历史的像素
关注我,一起探索AWM⁺
2025-10-03
2025-10-31
2025-10-30
商业赞助
![]()
点击下方 “目录” 阅读更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