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等地专家为病人诊疗
为深入推进健康海勃湾建设、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署,乌海市海勃湾区以京蒙医疗协作为重要抓手,通过“人才互通、技术共建、资源下沉”,推动医疗服务从“北上求医”向“家门口诊疗”转变,实现区属医疗机构诊疗水平显著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持续增强。
人才共育强根基技术协同提效能
![]()
特邀专家开展专题讲座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持续深化与北京优质医疗资源对接,积极构建“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交流机制,推动区域医疗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以平台共建为牵引,海勃湾区加快对接首都优质医疗资源。区中医医院与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签约合作,并加入北京协和医院“互联网+医联体”;区人民医院先后成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代谢减重专病医联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微创外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并与北京海淀区人民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建立协作关系。一批批联通首都的高水平医疗平台陆续建成,为“请进来+走出去”双向机制提供坚实支撑。
以平台为依托,着力推动人才培养体系从外部“输血”向自身“造血”转型。区属两家医院累计派出八名医务人员赴京进修,聚焦康复、脾胃病、超声等本地紧缺专业开展专项学习。同时,引入一百零八人次北京名医来区坐诊、带教手术,累计诊疗一千五百余人次,指导开展手术三百八十五例,使本地技术能力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权威专家先后赴海勃湾开展系统化培训与手术指导,为本土人才成长注入持续动力。
专科攻坚破壁垒创新诊疗补空白
![]()
京蒙医院签约合作
依托京蒙协作的强劲优势,海勃湾区集中资源重点打造特色专科,推动区域诊疗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今年3月,乌海市消化疾病诊疗中心在广安门医院专家助力下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实施了乌海市首例“肠道菌群移植治疗功能性便秘”手术,并同步引进胃食管反流病内镜下射频治疗、肝脏穿刺活检等五项新技术,有效填补本地技术空白。
5月,海勃湾区举办“传承岐黄精髓培育杏林新秀”师承仪式,遴选九名中青年医师拜入全国及自治区级名医门下,培养范围覆盖肛肠、心脑病等相关领域,为重点专科储备高素质专业人才梯队。
同时,海勃湾区中医医院联合北京鼓楼中医医院共建康复学科,区人民医院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医三院肌骨超声专科深度合作共建医联体,并于7月成功实施乌海市首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标志着区域减重诊疗水平迈入先进行列。
一系列精准、深入的合作,不仅快速提升了专科能力,更在多个领域形成了技术优势,为构建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的区域医疗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服务下沉零距离健康守护暖民心
海勃湾区进一步打破优质医疗资源的地域壁垒,构建“专家下沉、服务前移”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京城名医馆”建设工作,定期邀请北京等地知名专家坐诊、远程会诊、手术带教,让北京的医疗专家深入到海勃湾区坐诊;让区级知名医生、学科带头人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诊疗和指导工作。进一步夯实网底,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使居民对“家门口”的医院更有信心,有效推动分级诊疗;最贴近居民的基层医师,主动走出医院,进入“健康驿站”(提供健康监测、药事服务、咨询的站点)或直接上门服务,让优质健康服务触达“最后一公里”。
同时,凤凰岭、新华西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顺利接入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高一体化门诊”体系,通过信息互通共享与标准化规范管理,有效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三高”防治专业能力,为“三高共管”落地见效筑牢基础。并依托“健康驿站”“健康小屋”的常态化运营,结合持续开展的健康义诊、科普讲座等活动,居民健康防护意识持续提升,慢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的防控体系日趋完善。
当前,海勃湾区京蒙医疗合作成果持续显现,中西医结合诊疗品牌逐步打响,蒙中医药协同发展路径不断拓宽,为协作向更深层次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这一良好发展态势,乌海市海勃湾区将全方位深化京蒙协作机制,推动技术、人才、管理多维度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区域医疗服务综合质效,为健康海勃湾建设注入更强劲、更持久的动能,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便捷享有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王悦微、时宇豪)
来源:乌海市海勃湾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