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嵌入式托育作为“1 + N”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关键一环,在织密普惠托育服务网络方面发挥着“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服务作用。此模式最为显著的优势在于“就近就便”,它依托社区空间布局,能让居民在步行范围内轻松获取托育服务,极大地降低了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与交通成本,精准解决了双职工家庭面临的“托育远、托育急”的日常难题。同时,由于深度嵌入社区生活场景,婴幼儿能够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照护,更易适应托育生活,有效减少分离焦虑。此外,社区嵌入式托育设施还是构建“15分钟托育服务圈”的核心节点。通过在各个社区进行科学布点,补齐供给短板,能够推动托育服务从集中供给向全域覆盖转变,切实将托育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为实现普惠托育服务全覆盖筑牢根基。
国家关于社区嵌入式婴幼儿托育功能的规定
依据《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导则(试行)》,为规范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中婴幼儿托育功能建设,满足0 - 3岁婴幼儿安全、优质的照护需求,国家对社区嵌入式婴幼儿托育功能的设计、配置、功能组成及设计细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设计原则
- 贴合身心特点:婴幼儿托育功能应充分考虑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做到功能完善、舒适温馨、绿色环保、智慧互联,营造出适合婴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空间环境。
- 保障设施环境:在布局婴幼儿托育功能时,要统筹考虑日照、采光、通风、视觉卫生等要求,为婴幼儿提供安全健康的设施环境。
- 合理确定规模:应结合服务社区的人口结构、婴幼儿数量、服务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服务功能和规模。
配置要求
- 服务对象明确:婴幼儿托育功能主要为0 - 3岁婴幼儿提供安全可靠的托育服务。
- 面积指标规范:每托位建筑面积应不小于9平方米;提供婴幼儿托育服务功能的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应不小于200平方米,且不设置建筑面积上限。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上述建筑面积指标。
- 建设要求明确
- 婴幼儿托育功能应设置在阳光充足、便于家长接送的地段。
- 宜与儿童托管、儿童游憩等服务功能统筹设置。
功能组成
- 室内空间完备:婴幼儿托育的室内建筑空间应包含若干生活单元以及多功能活动室、服务管理用房、供应用房和交通空间。
- 室外场地灵活:鼓励各地提供婴幼儿托育室外场地;若暂不具备独立室外场地条件,可统筹利用社区(小区)公共场地空间。
- 场地条件优良:室外活动场地应具有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条件,并应设置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设施。
设计指引
- 楼层位置合规:婴幼儿托育功能应布置在三层及以下,且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宜与儿童托管、儿童游憩区域设置物理分隔。
- 空间尺寸适宜:婴幼儿托育服务用房室内房间高度和走廊宽度应符合婴幼儿活动和照护的要求。
- 重点部位防护:婴幼儿生活单元及其他活动用房的窗台、阳台、落地窗等重点部位,应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婴幼儿安全。
- 设施尺寸适配:楼梯扶手、栏杆等设施的尺寸应满足婴幼儿使用的要求。
- 材料选用科学
- 婴幼儿生活单元及其他活动用房宜采用柔性、易清洁的楼地面材料;有水房间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
- 墙面宜选用环保、耐久、易清洁和美观的材料;宜选用吸声降噪材料和适合婴幼儿心理特点的色彩。
- 卫生间设置合理
- 婴幼儿卫生间宜临近活动区或睡眠区设置,宜分间或分隔设置。
- 卫生间不宜设置台阶,宜设置婴儿护理台和婴儿冲洗设施。
- 托小班和托大班宜设置适合婴幼儿使用的卫生器具,便器之间宜设置隔断。
- 可结合使用需求设置成人厕位,成人厕位应与幼儿卫生间隔离设置。
京学托育服务实践
![]()
京学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支持各地托育服务建设。集团构建了涵盖“保育照护体系、运营管理体系、人才培训体系、智慧信息化体系”四大核心体系的托育全链条服务。为各地提供托育品牌建设、托育机构运营、托育服务装备、智慧托育软硬件、托育人才培训、托育安全保障、托育设计、托育宣传等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通过这些举措,促进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社区嵌入式托育、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多种托育模式的发展,以专业实力推动托育行业朝着规范化、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